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14年4月第2期
任峰 译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精神科
王志翔 校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
Sophie Behrman指出,别忘记幽默在照料老年痴呆患者中的重要性。
当我还是一所疗养院医疗助理的时候,曾有幸照顾过一位80岁高龄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女性。除了偶尔冒出 “谢谢,乖乖”这样的词以外,她的交谈功能几乎只限于面部表情和偶尔的啧啧声和叹息声。
但是,要描述我们之间可能的互动,以及她带给疗养院的快乐和幽默,不能以“受限”这个词开始。言语确实不能准确地表达她的面部表情和滑稽时的表现。缺乏语言有时反倒增加了她能交流的内容。早在低年资医师时,我就已经开始学习照料痴呆患者了。一旦建立和谐关系,我会被这一复杂而深奥的交流变为可能而有所触动。
残疾人常常发现,他们不能适当地参与谈话,或其中一些人还被假定“缺乏学习能力”。我担心痴呆患者也可能被认为是无效交谈者,使得他们被孤立或低估。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痴呆患者进行交流,有些人会倾向于用简单的语言,如笑话或俏皮话,以使交流变得清晰,而减少潜在的误解。但是,这种经过修饰的语言是否对痴呆患者合适和有帮助,抑或它本身反倒阻碍了他们正常的互动?假如痴呆患者不理解这个笑话,和她们讲笑话这种行为是否符合伦理?还是不这样做才符合伦理?
基于痴呆患者的很多原始反射重现的证据,一些模型将痴呆做为退行到婴幼儿时期的发育阶段来观察1。在照料痴呆患者时,护理人员常会有一种认知的冲突,即他们期待成年人独立,但现实中却要面对一位依赖他人的老人。对痴呆的这种“退行”见解有助于解决这种认知不一致。然而,这种退行理论不仅过于简单化,而且带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也存在危险性,因为它否认了痴呆患者既往生活经历的重要性。另外,当痴呆患者被无尊严和不受尊重地对待时,该理论会被用来判断幼稚性,或许就像你正在对待一个顽皮的小孩。
退行至儿童期就已完成的语言发育阶段,过于简化了痴呆患者的交流困难2。语言的更多抽象性社会属性常常在幼儿后期得以发展,因而在某些功能丧失(如普通失语症)之后仍然会存在。一项丹麦的研究发现,在疗养院那些严重的痴呆患者及躯体活动障碍患者身上仍然存在诸如幽默、冷嘲热讽等特点。这些语言特点大约在儿童7~9岁时出现,但是退行理论却将这些患者归入学龄前期的发育阶段3。
幽默和笑声有许多生理和心理益处,包括提高心血管、呼吸和免疫参数,减少疼痛,增强记忆和警醒功能,也能带来一种健康感,增强应对应激情境的能力4,5。痴呆患者或许也能从中获益匪浅。有一种心理分析的观点,把幽默归类为一种成熟的、强有力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对那些可能有患痴呆风险的个体和家庭成员也很有价值。
幽默还有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效:它可以减少有些人曾经历过的人格解体感,促进照料过程中的交流,尤其是在一种习以为常的环境中。当等级分明时,比如医患关系,幽默可以作为一种环境的均衡器;当个体的“面子”受到挑战时,幽默又不失为保护体面的策略6。
正是因为幽默的这些精神益处,所谓“幽默疗法”才能在形形色色的痴呆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7。使幽默标准化以及提供事先计划好的干预措施能导向更好的试验研究,但或许也会丢掉幽默的个性化和精妙之处。依我看来,所研究的这些干预措施,包括与一名经常闹笑话的人相处一段时间,令人不由想起儿童时期聚会的场面,还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与退行理论的共鸣。
幽默应用不当可以被视为缺乏伦理、缺乏人性化。在Winterbourne View医院虐待病人的丑闻之后,有关照料病人的回顾开始强调患有学习障碍的病人被虐待问题,经常提到像“嘲弄”、“笑声”和“招惹”这样的词8。痴呆患者还可能误解正常的幽默 。幽默还可能被痴呆患者误读为对他们的威胁,这些患者可能已经处于焦虑状态,这无疑会进一步阻碍沟通。
与痴呆患者交谈时,简化你的语言,避免幽默以尽量减少潜在的误解。误解会对这样的病人造成伤害、否定他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否定幽默的益处。使用幽默时一定要小心地调整为适合患者的语言。照顾痴呆患者时,幽默可能是一种还有待研究、价值被低估、未充分使用的资源,应该明智而小心地使用。
BMJ 2013;346:f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