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地时间8月4日,BBC电视台播放了纪录片 《面对中式教育,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别名《看中国老师如何完虐“英国熊孩子”》 第一集。纪录片非常有趣,两国教育模式的直接对比,习惯了自由、开放、少有面对残酷竞争的英国孩子在面对中式教育时有诸多啼笑皆非,这种反差对中国老师和英国孩子都是极大的挑战,因而形成一副非常有意思的画面,几许欢乐几许愁。纪录片虽然才播了第一集,但已经能明显看到两国教育方式不同带来的孩子在学习态度、效果、思考能力和情绪能力上的差别,而一如既往家长们会持续唱衰中式教育的诸多弊端,而旗帜鲜明的站在科学开放的英式教育一头。但是否想过,英国目前的教育状态和方式是因何而来,如何形成,又曾经历过何种历史的变革才到今天的的状态?所以拿当前中英两国的的教育现状相比,犹如是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儿童的相比,极差过大,不成比例。何出此言,且看下文。从《艾伦·图灵传》看曾经20世纪的英国公学,当时天才图灵就读于舍伯尼尔公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当时较为著名的公学。这位计算机之父热爱化学对学校设置的简单的数学课程、枯燥的拉丁文和不能真正体现自然规律的科学课程没有任何学习的兴趣,弃之不顾,成绩糟糕,以致一度学校有开除图灵的想法。而书中提到该公校的校长在日常的讲话中反复强调的是“从教室、从宿舍、从操场、从游行,从你们和老师的关系,从你们的资格和级别,你们应当开始懂得权威、顺从、合作、忠诚,把学校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资格和级别,权力和责任的平衡,这对大英帝国来说,是更珍惜的东西。而“打开思维”这件事,顶多算个细支末节就不错了。“(摘自《艾伦·图灵传——如谜的结题者》 (英)安德鲁·霍奇斯 24页)。从当时的英国所处的历史环境来看,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萧条,失业、罢工充斥着当时的社会,英国已然失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称霸全世界的工业大国地位,而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于稳定工作、收入的渴望,而竞争激烈的考试成为公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因为成绩好、听话的学生有希望能成为这个国家里的知识阶层,从而获得相对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我想这个公学的办学状态该是当时整个英国公学的缩影,而处在20初期至上旬时期的英国的经济社会下那样的教育状态在所难免,关于英国的当代史随处可查请允许我此处略去无数字。是不是似曾相识,终于要说到重点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英国经历了战争、经济低迷的20世纪的大半段到如今的国力发展,这上百年因经济的发展到社会发展再到教育体制的逐步变化,这是一个何其长而漫长的过程,我们怎么可以拿一个已经经历了百年兴衰环境下逐步形成的教育体制去跟一个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制相提并论呢?这显然不公平。在这里本人没有对我大中国的经济政体有任何菲薄之意,就事论事的说,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体下所存在的不同教育体制具有完全的合理性。所以请对各方面都在发展中的我国宽容一些吧,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历史的阶段,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时代,而无处不在的各种信息让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到那些已经走过这些阶段国家的教育体制、方式和方法,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人家现在的好,而没有注意到人家是怎么走到现在的。我们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教育变革的过程,而随着对于各种教育制度了解,和对人个性化的越来越关注,国家实力的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也许要不了百年,我们的教育就能有着实质的变化。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处在变化中的我们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只能硬生生的接收在英国熊孩子看来无比艰苦、枯燥、残酷的学习和环境吗?好吧,万能的爸妈来解决。可以移民,一了百了,只是归属感将是心底永远的痛。可以拼的头破血流进数一数二的教育体制上有所变化的名校;而诸多离这些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古语说,自助者天助之。是否可以在孩子接受传统课堂教育的同时也有机会有可能接受另外的不用维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理想的场所是家庭,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但通常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会无助于如何教导孩子,需要具体的方法和工具。记得在BBC的纪录片里,英国的老师提到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针对孩子不同的接受角度和能力来为孩子定制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就是这样,我们现在的学校还做不到因材施教这么细的颗粒度,就让我们父母自己尝试来做吧。记得《剑桥男孩成长记》里面的那位妈妈就写到,她从小就注意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当发现孩子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时,她就引导孩子加强数学方面的学习,从而孩子的数学成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美国也是鼓励父母多为子女因材施教,学校和家长都不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儿童的好坏, 父母有更多的空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点,而不是局限于课堂上学到的一点知识。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在图书馆、在博物馆、在各种workshop,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美国父母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做手工、看艺术、玩科学、搭模型等等。有时候孩子们遇到点挫折,父母就会在旁边轻声鼓励TA不要放弃;有时候孩子们攻克了一个难题,父母则笑容满面的称赞TA“Good Job”;有时候孩子们遇到了问题,父母则耐心地给TA们讲解。在长期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总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从而将这个点发扬光大。初来美国的时候,我很惊讶于老美有这么大的耐心陪伴孩子,后来我才发现,这是他们的文化,他们乐于将休息的时间贡献给家人,乐于陪伴家人共度亲子时光,乐于带着孩子尝试不一样的东西,引导孩子的兴趣。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样的商业和技术天才能够出生在美国,不光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更是因为家长从小的兴趣引导。因此,无论身在何地,无论接受哪国的教育,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是一位工程师,现居美国硅谷;我也是一个可爱宝宝的爸爸,宝宝小名叫“憨憨”,所以朋友们都叫我“憨爸”。在美国生活,我深深地被美式幼教理念触动,我愿意将每一次的感触与国内的朋友们分享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