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SPEECH Tchoban & Kuznetsov
地点:俄罗斯喀山市
占地面积:10387平方米
落成时间:2012年
摄影: Ilya Ivanov
文章转载自建筑师之死网站 http://archidead.net/
7月7日,第2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市开幕。就如同所有大型运动会一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为喀山市创造了提升经济文化和基础建设的绝佳机会。为此喀山政府在卡赞卡河岸边开辟了一块区域用作建设体育公园,而本项目就是体育公园中的水上运动中心。
建筑主体全长187.5米,按照7.5米间距纵向支撑结构规划。从正反两个立面看,似乎就是一个普通的大体量建筑,外表完全乏善可陈。但这座水上中心的亮点不在正脸上。
侧面才是这个建筑真正的亮点——当然这只是相对正面而言。大跨度张力屋顶构成了整个建筑的流线型外表,与近在咫尺的卡赞卡河构成呼应,或者可以说是将河水的纹理在岸边构筑一个具象化的形象。当然这仅仅只是图纸,所以不要指望什么特别好看的效果。从纸面到具体实现,这永远都是个充满期待的过程。图纸上的构想能实现多少效果?20%,100%或者150%?这对建筑师来说永远是个值得头疼的问题。
我们接下来看看照片。
以图纸为100分的话,我要给这个实际效果200分。建筑侧面的基本形象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图纸上那像砖头一样的窗缝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气铺开的纹理。这种纹理看起来像是水波的形状细分后的效果,浮在金属和玻璃组成的表皮之上,将两种不同的材质化为一个整体的背景。这样的纹理赋予了建筑外表一种质感,让它不再是图纸上冷冰冰的构造物,而成为了一种带着意象的有机体。
我这么说是不是越来越像那些完全看不懂的建筑评论了?好吧我承认,用语言来解释非理性的东西很可能就是这个效果。那么我们通俗点吧:光泽与哑光组成类似水波的韵律感,在朝阳下还真TM好看啊有木有?
金属和玻璃两种材质因为组装工艺的不同,所以也往往对外呈现出不同的纹理。比较让我欣喜的是:原本用在玻璃幕墙上的砖缝状纹理,终于被挪到了金属幕墙上——本来么,那种生硬的纹理根本就不适合占据一个外表的主体位置,所以让他们移到外部较次要的位置,用来烘托中间玻璃幕墙的气氛,是更好的选择。而玻璃幕墙则可以采用一种更加生动有设计感的纹理——这里用的是锯齿纹,和砖缝纹理有了明显的区分。至于的异型玻璃会给装配增加多大的难度……至少我认为是值得的。
不过这两种纹理只是所谓的sub-texture(中文或者叫“潜在纹理”?)。实际上整个建筑的外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被那水波的形状霸占着。但是,这种只躲在近景中的潜在纹理,可以大大丰富建筑本身的外表形象,很多时候人们甚至站在很远的地方根本不用看见这些潜在纹理,就能感觉到它们——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细节可以左右人们对整个设计的观感,即使很多时候人们根本察觉不到这些细节的存在。我想这就是那句谚语“上帝存在于细节”的来源吧。
相对充满设计感的侧面来说,这座水上中心的正面反而乏善可陈。它看上去完全就是苏联式的批量复制住宅楼,你甚至可以从窗子的宽度看出哪里是厕所哪里是阳台。这算是符合环境?很难说,至少完全说不上好看。
另外在我看来,在玻璃外立面上用激光画出游泳池的水波,是另一大败笔——因为画得太像了,结果整个外立面变成了一面类似户外广告牌之类的东西。我的观点是:在现代主义的建筑外表,尤其是外表的纹理上,应该尽量避免任何具象化的东西。抽象才能激发人们的联想,才能构成建筑外表呈现出的思想。而任何具象的纹理都会把外表变得扁平化,缺少艺术感,最终就变成这种广告牌的效果。
至于台阶,我很难说到底是好还是坏。作为纪念或政治建筑的典型元素,台阶存在的通常目的就是保持建筑本身的威严感,拒人于门外。但在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建筑上,台阶这个元素明显被滥用了。而在这个水上中心的项目中,台阶更像是那个时代的后遗症——这让一座原本应该亲和的水上体育中心变得有点不伦不类。不过另一方面说,在体量比较大的公共建筑上,如何处理大门与地面之间的关系,其实也不是一个常见的困难命题。用台阶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在场地间还可以安装更多临时看台。
注意远处建筑侧面玻璃幕墙在室内呈现出的质感,隐约可见的水波纹和锯齿纹与网格状的安装框组成了某种带着传统气息的图案。
整个大厅的大跨度结构全部是三层层压板构造,并用钢拉杆张紧。这实在是个很独特的做法。按照建筑师自己的解释,一方面是为了昭示鞑靼人传统民居的顶棚样式(中国的鞑靼人就是塔塔尔族,其民居样式与俄罗斯的鞑靼人完全一样,其实就是用山墙支撑原木横梁搭起屋顶,非常简单的构造),另一方面,木材对于水上中心来说本来就是非常实用的材料,因为木材本身具有调节湿度和温度的特性,所以大面积的木材可以作为温度和湿度缓冲器,直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让人更舒适。为了这个观点我去查阅了一些林业学的论文,发现木材的这种神奇能力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并且一般效果都会不错。
我的观点是:木材的色泽和质感可以让整个室内空间变得温暖亲切,而且显得很自然。在喀山水上运动中心的室内,木材本身的淡黄色以及搭建起的纹路,与其它蓝色的部分,诸如泳池,顶棚,还有外皮透进来的蓝色的光,组成了一种带着鞑靼人传统风格的内景——这种配色与纹理在鞑靼人的传统服装与建筑上都不少见。
当然对体育场馆来说,一个永恒的批判性话题是:劳民伤财,用完了就废了,管理维护费用还特别高昂。不过从中国广播网对喀山市民的采访中可以看到,大家似乎很喜欢整个体育公园项目,也包括这个水上中心。理由很简单:喀山作为高纬度城市,常年低温,而且见不到太阳。所以市民们普遍反映缺少体育运动的机会。而本项目中的所有场馆,据说之后都会以出售500卢布不限次数月票的方式向公众开放。这个思路在当今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中已经成了通例,即把运动会场馆开放给公众,带动全民健身运动。不过和北京奥运公园面对的问题一样,喀山的体育公园也在一个离市区特别遥远的位置,所以“全民健身”的带动效果也许最终会比较有限,可能还会入不敷出。也许这个问题对于地广人稀油价便宜又缺少锻炼的毛子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