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学生来说,不管是co-op,还是intern,本质就是国际留学生身份到公司里工作一段时间。
小编总结后觉得主要就是两个问题如下:
1)学校是否允许你作co-op/internship?
2)是否有公司要你作co-op/internship?
这篇文章里,先从co-op讲起,作为铺垫。
co-op是学习期间进行,所以肯定是跟正常学业冲突的。有的学校不支持、不允许中断学业,但是这样的学校很少了;现在学校都在想办法帮助学生就业,而工业界的实习机会又可以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大部分学校允许你中断学业作实习,但是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超过一定时间长度。
从校内的过程/手续上来说,一般就是跟系里管事的说一下,他们点头批准以后就可以去国际学生办公室办理实习手续了,过程比较简单。
为什么有些学校要强调自己有co-op呢?因为各个学校政策不同,最主要的就是工业界实习能否算学分、是否算是学位学习中的一部分。如果答案是yes,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不算学分或者折算的学分很少,管他叫不叫co-op都没有意义。
--Co-op的全称是cooperative education,按理说就是要算学分的。
学校政策是摆在那里的,查查就知道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是否有公司要你去做co-op。
有些学校跟公司有协议,大体上每年都固定派些学生过去,一般能这样做的学校,都是些跟工业界联系很密切的,是少数派。即使是学校跟公司有协议或者长期合作关系,如果公司处于困难时期,实在没精力也没资金支持co-op项目,也可以取消,同时公司也可能面试挑人而不是是个人就接受,学校里也未必就能保证你肯定就能作上co-op。
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的策略,不是学校帮你找定公司,而是要你自己去找,能找到的话,学校就批准。提供co-op,只是说你“eligible”,但不是“guaranteed”,学校充其量也就是拉些公司来让学生和公司双向选择。
其实co-op这种东西,对于本科生来说最合适,因为本科四年,要修的学分比较多,co-op算学分很划算。按照理解,co-op这个名词本来就应该属于本科。
对于博士生来说,co-op没啥意义,因为博士不是靠修学分毕业的。
co-op对于硕士生来说,理论上是有意义的。不过问题在于,硕士生一般是3-4个学期也就是10来门课就毕业了,除非系里提供的课程实在太少了你上了几门课就没啥好选的,而且你不打算做thesis/project,否则你未必有多少个学分可以用来做co-op,这样co-op可以折算学分的作用可能就没有意义了,就蜕化成internship了。
Internship
Internship跟co-op相比,最大的不同是,co-op一般是学习期间进行的,intern可以是任何时候,换句话说,如果某人已经30好几了,早离校多年了,照样可以找个公司做intern,但是这种实习不能叫co-op–小编举的这个例子是现实存在的。
有些学校对internship和co-op的定义不一样,而且现在很多学校根本不怎么区分这两个概念,等同对待,对国际学生来说,不管是啥性质的,统统交钱算学分,至于收多少钱,算多少学分,学校说了算;也有学校比较地道,你去做个summer intern,不收你钱的。
internship的学分,能否用于学位/毕业学分,折算多少,也是问题,比如有的学校规定无论你做intern获得多少学分,统统不能用于获得学位,有的地方规定最多算3个学分;而且同一学校,不同系里政策也可能不一样。
小编认为,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学校提供什么internship or co-op program,而是说你到底有多少机会能找到实习,学校政策再好,你找不到公司收留你做实习也白搭。
有问题欢迎咨询徐州金吉列加拿大部哦,电话: 0516—8578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