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留学国家+专业+姓名+联系电话,我们将给出您专业建议!
吴军,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
2002年,进入Google,是Google反作弊(Anti Spam)的创始人。
2005年起,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
2010年离开Google,加盟腾讯,任主管搜索业务的副总裁。
2012年8月离开腾讯,回到Google。
要做好通才教育,又要做好专才教育,我们现在的资源来讲这个逻辑做不到的,这是自己骗自己。
我们一般对大学有一个误解,中国在争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时候,误解就是好大学有一些硬性的指标,这是没错的,世界一流大学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好的指标。但是这些东西是否真正成为一流大学最关键的因素,这是很多我们的教育者对一流大学的误解。因为经过我走访英国、美国几乎所有最好的大学,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特色比它们的这些共性重要的多。
我常常看到一些中国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章,很多人送我一些杂志等等,都会说既要做科研又要做好教学,要做好通才教育,又要做好专才教育,我们现在的资源来讲这个逻辑做不到的,这是自己骗自己。美国有资源可以做到这点的基本上只有两所大学,一个是斯坦福,一个是哈佛。牛津和剑桥的资源都做不到,所以他们强调了特色。
美国有钱的孩子学不到东西就到欧洲,跟今天我们很多中国的孩子到美国学习是一样的道理。艾略特考察了欧洲的教育以后回去改造哈佛,他35岁当了哈佛的校长,而且一干40年。他讲什么呢,他说我们的教育是需要培养实干家可以做出成就的人,不是说学拉丁文举止优雅。我们现在社会上有钱人都觉得说我的孩子上大学是为了培养贵族,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的增进公共福祉。
哈佛的毕业生以后都做什么,你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很多人做了一些公益事业,不挣钱的事,而不是说哈佛毕业了以后要挣大钱,这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说不是培养世界的旁观者和观众,不是培养对他人劳动挑剔的批评家,这是艾略特定哈佛的理念。他当40年的校长,完全可以把这些理念贯彻下去。
一流大学是培养未来世界领袖,不光是编程序的程序员,或者说做生产线的工程师。为什么说是未来的领袖呢,因为你可以想这样的一件事,我们的老师20年前接受了一些教育,他的思想在那个时候形成。我们是今天的人,我们管20年后的事,有的时候把20年前的人观点加在我们的头上管20年后,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
美国大学不是凭空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历史是很落后的。哈佛大学曾经没有人上的,以至于美国有钱人到欧洲上大学,从欧洲借鉴两点,第一点就是红衣主教,约翰纽曼。他原来是牛津大主教,他研究了牛津大学的教育,自己把研究的结果写了一本书,又按照自己的理念在爱尔兰办的都柏林大学。
大学教育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他说如果有两种大学教育的体制,一种大学是说你修足够的分数考试及格就毕业,拿着学费走,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我不强求考试,没有严格的学分和学多少课程,让这些大学生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四年,年轻人的求知欲望很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向师长学习,向周围的同学学习,让他们生活一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哪一种大学更好?他说第二种更好,在过去一百多年里牛津大学就是这么做的。牛津大学的学院制这么来的,这是一个通才教育的理念。
在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里,你学的东西有什么差异?比如上数据结构的课,美国州立大学也会把数据结构的课讲的很好,这不是主要的差别。差别在于你有一个很好的老师群体,他们很关心你们,不光辅导你的课程,而且会辅导你平时的生活,有很好的同学群体,他们有很好的方式组织起来,一流大学的学生是培养对社会担当。为什么叫社会担当呢,耶鲁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门楼切尼依维斯,这是纪念战争中死去的两个学生。
凡是耶鲁的毕业生在战争中为国家死难的都纪念,最有意思的就是另外一件事,它有一面墙是介绍南北战争中死难的人,两边的人都有,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虽然耶鲁自己在北方,对南方死难的人也纪念。因为我的毕业生必须得有社会担当,从南方过来毕业了以后回到南方去,当你的州遇到困难要你挺身而出的时候你要做这件事情,这是我培养大学生的目的。
他们所走的大学之路也是目标非常明确——冲着文凭而去。当他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又会觉得自己总算结束了不很情愿的考试生涯,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
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助教时,辅导的课程常常有近百人(这在美国私立大学中算是很大的班级),班上大约1/3的学生是亚裔(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他们进入大学时的成绩平均应该比其他族裔高不少,但是这些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并不多,很多都学得很被动。
反观白人孩子,虽然有不少成绩实在令人看不过去(我还遇到过期末考试得零分的白人学生),但是另一方面却有相当多出类拔萃的,他们学习非常主动,这不仅体现在对所学的学科非常有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成绩优异。
这是我在亚裔子女或清华本科生的身上很难看到的。我弟弟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也注意到了类似现象。这其实反映出美国人和亚洲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而学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很现实的利益而学习。目的不同,结果常常也不相同。
亚裔家长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1998年,著名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和美国另一名新秀,高一学生李宾斯基(Tera Lipinski,当时只有15岁)争夺奥运会女子单人滑冠军。在决赛中,经验丰富的关颖珊因为紧张而造成失误,最后屈居亚军,而李宾斯基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正常发挥,获得了冠军。赛后,两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讲的话其实折射出两种教育的差异。李宾斯基讲,我当时就想着转呀转呀,结果完全发挥了水平。而关颖珊讲,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奶奶……为了报答他们,我要好好发挥。正是因为来自上一辈太重的压力以及对冠军过多的渴望,使得关颖珊在那次奥运会上错过了她一生中最有可能获得奥运冠军的机会。
重压之下的中国学生,踏上大学之路就成了家长实现自己梦想的延伸,很多年轻人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会觉得他们总算完成了家长交给他们的使命。在这样的想法下,他们所走的大学之路也是目标非常明确——冲着文凭而去。当他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又会觉得自己总算结束了不很情愿的考试生涯,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
当我的孩子梦华和梦馨开始接受教育后,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当然希望她们的大学之路能够比我走得更精彩,也更轻松。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要让她们能够懂得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样她们的路才能走得更长。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不能让她们害怕教育。梦华和梦馨视力都非常不好(基因的问题),她们的眼睛只能让她们每天晚上花一般孩子一半左右的时间看书。梦华在最后申请大学时,她大部分同学都在熬夜不断优化自己的申请材料,她却不得不在10点钟就休息了——并非她不想熬夜把自己的申请材料写得更好一点,而是眼睛不允许。而梦馨虽然还很小,已经需要每周花大量时间在户外以保护眼睛。
或许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学习强度不大,她们迄今为止没有厌倦学习。我一直给她们灌输这样一个思想:当你们大学毕业后,你们的同伴大部分不会再坚持学习了,只要那时候你们还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你们就能赶上并超过别人。
在教育子女上,我能想到的第二个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由着她们的兴趣,学习和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这一代人在接受教育、选择专业时,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问题。但是,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更多地考虑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生计而学习。
(本文来源:海那边)
更多资讯,请访问金东方留学官网: www.easyoz.com
全国咨询热线:4006-989-511
如果大家觉得内容有价值,请点击微信右上角选择“发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给那些还没有关注我们微信平台的朋友们!重要的资料可以点击“收藏“。
您也可以通过扫描或长按左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