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赚钱,因为小时候老妈没看到这篇文章!

2015年10月23日 阳光母亲





英国:理性消费,精打细算





英国人的理财观念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这种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孩子们的理财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家长会在不同阶段对孩子提出不同要求:5 岁至 7 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 岁至 11 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等。


等孩子到了 16 岁左右,不论是家长或学校至少会教会孩子使用一种以上的金融工具,同时学会为自己制定财务预算和储蓄计划。据报道,英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儿童在银行里有自己的账户,用于储蓄和管理自己打工收入和父母给的零花钱。


2
美国:要花钱打工去





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 " 从 3 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 "。他们对于儿童理财教育有着循序渐进的目标要求:3 岁能够辩认硬币和纸币;4 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5 岁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 岁具有 " 自己的钱 " 的意识 ……


他们有句口头禅:" 要花钱打工去!" 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收入。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3
德国:童话打开金钱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在教育孩子理财的时候却显得非常风趣和生动。


德国曾有一本非常有名的教孩子理财的童话故事叫做《小狗钱钱》,书中写道:" 如果你只是想试试看,那么你最后就会以失败而告终,尝试只是一种借口,因为你还没有付出行动就已经给自己留下了后退的借口,因此你不能去试验,你的面前只有做或不做两条路可以选择。"" 你能不能赚到钱,并不取决于你是否有好点子,更不取决于你的聪明程度,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自信!" 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在树立金钱观念外,还会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4
法国:鼓励消费私房钱



法国家长基本上从孩子上小学前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浪漫的法国人甚至认为让孩子们早些拥有自己的私房钱非常有利于孩子学会经济上的独立,他们会陪孩子将私房钱花掉,然后和孩子们交流消费感受,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消费是否合理。


等孩子到 10 岁的时候,法国家长会给他们在银行设立独立账户,并且定期给账户内划钱。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 " 乞讨 ",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限制消费范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 " 计划用钱 " 的理财本领。他们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学会明智、科学而不是机械盲目的理财。


5
日本:自己赚钱自己管


日本人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恩赐的外,其他都需要靠劳动来获取。日本家长通常会鼓励孩子们利用课余或节假日到外面打工赚自己的零花钱,在培养孩子计划消费方面,有的家长在给孩子买东西时会提前告诉孩子:你看,这个东西今天只能买一个,想要下一个,必须等到下个月的今天。


在日本,等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多半会让孩子建立自己的账本记录每天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让孩子从小学会赚钱、花钱、存钱和钱生钱。因此很多孩子一参加工作走上社会便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收入,让自己的收入有一个合理的分配。


6
瑞士:在体验中挣钱





瑞士的家长从小就会给孩子灌输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的思想。实际上,这也是瑞士的一大民族特色。瑞士的小学里没有理财课程,但是却有一些实习内容,比如一个学期里专门有那么一天让小学生到任意一家公司或店铺里打工,体验工作挣钱的艰辛。


另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模拟市场,让同学们从家长那儿 " 进货 ",当然,也就是一些吃的喝的和小玩意儿,然后拿到学校来卖。孩子们挣到的钱就用作出去露营、参观等活动的经费。每逢节假日,瑞士的一些中小学生会拿着自制的小食品和手工艺品到集市或大街上叫卖,路人一般也都很支持他们,多少会买一些。


7
以色列:强调智慧与责任




在犹太家庭教育理财教育中的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首先,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侵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犹太人的理财教育最为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关于钱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为个人,也是为社会。


8
新加坡:节约储蓄是美德




新加坡人民的生活相当富裕,但节俭的传统价值观在这个国度始终不变。从学校、社会到家庭,都注意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理财教育。从银行存款额看, 90 年代初, 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参加储蓄的百分比就超过 53%, 平均每名学生有大约 1144 新元存款。


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 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家长也会时时给孩子灌输节约和储蓄的概念。在这种环境中, 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



“澳大利亚本土产品国际联盟集团”在中国与澳洲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关注澳洲,关注“澳大利亚澳那AN。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关注我们企业公共账号

1. 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选择关注

2.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澳大利亚澳那AN直接关注

3. 直接加公共平台微信:Aona1st

4. 加【澳那】客服微信:Aonamianmo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