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一个英国小男孩可能无法想象,儿时的梦想会让自己远赴地球的另一端,彻底改变一生。
出生在英国默西赛德郡的威廉·林赛在11岁时就着迷于地图上蜿蜒在中国北方的长城,并立志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今天,这个头发花白的英国人已为保护中国长城奔走呼吁了近30年,他的中国妻子和两个儿子是他最有力的助手。
1986年,林赛第一次来到中国,计划从山海关开始,越野跑完整段长城,后因水土不服而中途放弃。
1987年,他再次来到中国,从甘肃嘉峪关到山海关,用双脚丈量了2470公里的长城。当时由于自然风化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长城亟需保护。鉴于此,林赛决定留在中国,保护长城。
从清理长城上的垃圾开始,林赛发起了一系列旨在保护长城的公益活动,并组织成立了民间机构“国际长城之友协会”。现在,他的中国妻子吴琪担任协会的会长助理,两个儿子杰米和汤米也投身长城保护工作。
林赛最新出版的《虚拟长城:50件长城文物》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其从全球各地搜寻到的50件与长城有关的文物,并记录了这些文物的来源、所有者讲述的故事以及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
考虑到林赛为保护长城所作的贡献,1998年,中国政府授予他“外国专家友谊奖”。200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大英帝国勋章”。
“我在长城遇到的外国游客,他们都说中国人很友好,中餐好吃,但他们并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林赛说,长城是中国最好的文化大使,了解长城,就能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
2007年,大英博物馆展出中国秦朝兵马俑,这让林赛受到启发,为什么不把长城“搬”进大英博物馆和其他英国著名的文化机构呢?通过这些世界知名的机构,可以更有效地传播长城以及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林赛一面和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商讨展览,一面开始准备展品。他与中国各地有关的博物馆联系,邀请他们提供长城文物照片,以及历史故事和考古发现。他还探访蒙古国的戈壁沙漠和中俄边境,考察中国国境以外的汉代长城遗迹。
多年保护长城的经历让林赛明白,一定要唤醒人们对长城和其他历史文化遗迹价值的认识。
“你走在中国任何一个校园里,可以看到各种商学院、计算机学院,但关于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的学院和机构却比较少,”林赛说,“教育,才是保护长城的未来关键。”
除筹划展览之外,林赛还计划促成中国和英国之间有关长城保护的合作。他认为英国政府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解决好长城保护和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
英国的哈德良长城之前也曾面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后来,英国政府将观光旅游和遗迹保护相结合,令哈德良长城得以留存至今。现在,哈德良长城是英国徒步旅游的热门,当地人依靠提供民宿服务改善生活,周围地区也可以维持自然的原貌。
“长城是中国的,也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好它。”林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