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中国特色”的英语单词,老外懂了,你懂吗?

2016年01月15日 澳洲鏡報MirrorNews


在过去的外媒报道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为了能更加形象、夺人眼球地描述中国特有的现象,外媒的记者们在报道中掺杂“中式英语”,甚至在报道一些中国新闻时,创造了中国专属的英文词汇。



比如,刚刚过去的单身狗节,外媒在报道这个中国人独有的节日时,特意创造了个新的说法:Chinese singles day.


不只是双十一,“dama” “chengguan” 这一类的拼音单词也强势进驻了西方主流的标题,乃至词典之中。据称,由于中国大妈“彪悍”地撼动了国际金价,美国媒体甚至专门创造了英语新单词dama。

2010年,中式英语“ungelivable(不给力)”风靡网络,似乎标志着一个从“中国人背英语单词”到“中国人造英语单词”的跨越性时代拉开帷幕。《纽约时报》称此事“非常酷”。


过去那些被“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watch sister(表妹)”等中国式英语翻译弄得云里雾里的老外,开始慢慢觉得“中国制造”的英语“很有意思”。

1
Airpocalypse:空气末日

英国《卫报》在报道北京空气污染的时候,用了“空气末日”(airpocalypse)一词。这个新词是表示“世界末日”的 apocalypse 演化而来。用Air(空气)+pocalypse合成。


相比而言,“Beijing Cough”(北京咳)更为有名。这个词还被白纸黑字的写进了旅游攻略,《Culture Shock!Beijing at Your Door》一书介绍称:“北京咳”指不定时发生的干咳或是喉咙瘙痒,从12月份持续到4月份。

2
Straight Man Cancer:直男癌

如果你觉得“直男癌”这种无法直译,只能意会的词没有英文说法,那就大错特错了。英《电讯报》在报道中国直男癌的时候,就直译为Straight Man Cancer。

3
Peking Pound:北京磅

当中国壕们每年出国买买买,LV、Gucci里面挤满了中国人的时候,你以为人家外媒就视而不见了么!由于中国顾客消费能力很强,英国媒体基于“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北京镑”,即为中国人所花的英镑。英国《每日邮报》就用了peking pound 来报道中国壕。

4
Naked Phenomen:裸现象
“裸婚”、“裸考”、“裸辞”……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各种“裸”现象,自然会吸引大量外媒的关注。美国《基督教箴言报》的报道开头就提醒读者们称,“这些有‘裸’字的新闻标题吸引了大量读者,我希望当你点击阅读之后不会失望地发现,内容其实跟不穿衣服毫无关系。”

5
Chinawood:中国坞

在国内和海外市场,中国电影都面临好莱坞电影的激烈竞争。印度媒体别出心裁地用“中国坞”来指代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业。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电影业,对其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即使政府和电影业共同努力,中国电影仍无法取得所期望的那种成功。

很快,这个词也开始被美国媒体采用。《华尔街日报》对“Chinawood”这一模式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中国电影制片商已经找到了一套电影生产模式——配以高品质的作品、充满异国风情的布景、眼花缭乱的动作和四海皆宜的主题,并生产出在波士顿和北京一样畅销的影片。



小编只想默默问一句:托福、雅思考试中如果出现了这些“中国特色”的词语,扣分吗??


资料来源:凤凰卫视欧洲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