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美国高中生,最齐全的美国高中资料整理
这些精英已关注我们
上中学的时候从电视里看到个段子,说有个人去美国旅游,想上厕所了,到处问哪有“WC”,居然没人能懂。主持人评论道,“WC”其实是厕所极其土鳖的译法,现在国外没人知道WC,就连toilet都是过时的翻译,应当用bathroom替代。说完他又摇摇头,北京奥运会要开了,我们基础设施的翻译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要在歪果友人面前丢脸呀。
屏幕外的我深以为然。
高中跟家人去美国玩儿,接受过80年代英语教育的我爸想找厕所,也是拉着人就问哪儿有WC,果然人家一愣。我纠正他是“bathroom.” 这才有人懂了。
从此我深深地认为,在国外你问人WC在哪儿,就如同在中国问:“哪里是茅坑?”是非常诡异的,是脑子不大正常的。
后来我去了温哥华念大学,意识到bathroom并不是唯一的上厕所用语,使用restroom,ladies' room, men's room, 特别是加拿大流行的washroom,都能表明你是一个正常的人类。
从此我深深地以为,国外的厕所都应该以room结尾,WC是外星人才会这样叫的吧。
再后来我去剑桥念研究生,发现英国的厕所上印着“toilet”。
嗯?这好像跟我的认知不符……
但我依旧深深得认为,就算“toilet”可以凭借腐国人一如既往的特立独行勉强过关,WC还是大逆不道的。
再再后来,我去了欧洲玩耍。发现这里几乎每一块厕所的门牌都赫然印着“W.C”。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字母的冲击是巨大的,数年来我自己构建的世界厕所观轰然倒塌。男女老少在印着“WC”门里进进出出,形容仓促,正常无比,没有一个拥有外星人的特征。
你看,真正的外星人其实是我自己呀。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我们对世上所有事物总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比如那个可能只熟悉美国厕所的电视主持人,比如听了他的话的我。
记得知乎里有个答案,大致是说许多国人心中的“国外”统共就一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统共就俩州,西边加州有橘子红酒,好莱坞大波妹,极客和华人黑帮。东边纽约盛产名人名媛大鳄大亨,还有好多钞票。然后这俩州的人民每天幸福地选择着自己的总统,享受着天朝没有的民主自由。
我们现在看来,这种一概而论的认知是非常可笑的。但在一个没有阅读,没有近距离接触的前提下,却又是极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因为它简单粗暴且暗含某种貌似正义的政治诉求。
最可怕的是,也许此时我们正在被类似可笑的认知所禁锢而不自知。
轻则天真,重则愚蠢。青蛙至死还以为世界就剩那个扁圆,这是天真,而试图说服天上的燕子相信世界就剩那个扁圆,就是愚蠢。
对这一问题唯一的解,是那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能留就留,能学就学,保持学生心态,能呆久点儿就晚些回去,多看看。
自己去看看国外的月亮是扁是圆,让完全陌生的环境打碎你原来的认知,让奇葩点爆你的三观,让美好的际遇搞得你热泪盈眶,让文化的多样性告诉你你原先学来的,读来的,别人教的,都是放屁。
不为求得“真理”,只为不再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
出国留学生活的意义,就是那些豁然开朗的瞬间,当你发现拉美未必那么穷,欧洲未必那么富,美国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大把歪国人数学比你强,厕所有100种不同的叫法,加州没有牛肉面。
出国2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活的更清楚了,也更孤独,也正在变得更强大。
1.国外没有那么多主流思想去影响自己的判断,就连台上站着的牛津剑桥的lecturer都总会嘴上说一句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2.在国外,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我自认为一直都是一个上进的人,学习好一直都是我重要的事。但是在这漫长的中学生涯,总是缺了灵魂性的东西,就是热情。一直都觉得最好的就是自己最想要的,到了后来在澳洲预科的时候,不知道以后大学学什么好,那就去biomedicine吧,因为那个系的要求总分最高,后来在国外待久了,发现成绩的好坏只是自己的事,没人在意,热情真的很重要,后来还是上了biome的分数线,但是果断的选择了自己的本命。在此奉劝在专业的优势和兴趣中徘徊的,请不要小看了后者的无线可能性
3.出国真的可以把这个世界缩小,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现在依旧是,但是不会陌生了,不会被高墙的圣光闪瞎了眼。圣光依然是圣光,然而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刺眼罢了
4.你会体验到生活十几年从为感受过的孤独。孤独是一剂温润的猛药,无形之中的渗透经常然后恍然才觉得压的喘不过气来。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听到一首歌,看到一处景,眼眶都会湿。我是个白天很强大的人,晚上在梦里哭醒过好几次,更是荒谬的梦。孤独,没有人在留学的路上可以完全无视,更是人生的必修与来过世上的证明。国内的热闹都无法与你有关。为什么求仙得道需到深山寻,因为静,方得修炼。而静,只有在国外才是如此的湮灭你,你没有家人,所识多为泛泛之交,知交也不会随时在你左右。 你一定会也必须静下来,而人一旦静下来,不是疯了就是超脱到另一个境界。
我在中学的时候是个很嗨的人, 一到放假就是约约约的那种,现在想来,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学的假日本来就很少罢。 出国后,自己有了大把自由时间,没有人规定最晚什么时候回家, 跟盆友在外面吃饭是日常因为没有人在家煮饭。 刚到的那一两个月是高亢,因为跟之前的生活种种都是不同, 然后觉得这种突然改变了的日常开始无趣,然后会反思很多, 我到底要做出些什么。 我自认为是个很自律的人, 所以在我的价值观里,约约约的生活就是一种堕落的开始, 我羡慕那些可以做出一些东西的人。 在学会静下来的时候, 我开始学着去编曲,学着去看完一本课外书然后自己在电脑上写下感想,学着去临摹写生画画,学着去练钢笔字。曾经不知在哪听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有六个朋友, 旅行,读书,音乐,电影,锻炼,养生。而我也希望变成自己欣赏的人。 想找人说话了,会跟三两个朋友在好天气出去走走,越发不喜欢一群人挤在一间ktv唱k歌之王。是会明显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
想补充一下,为什么会孤独。
出国后的圈子,没有亲人,朋友不再是一个班级那种概念里的。班里的同学你看的惯也好,看不惯也好,三年你躲都躲不过。而在国外,开心了就可以日日跟相见恨晚的朋友粘在一起,不开心了马上撕逼永不相见也并非难事。老外的圈子一来并非那么好融入,二来毕竟本性还是不舍得丢弃自己的文化秉性去完全改装成一个西方思考的人(所谓的香蕉人)。中国人的圈子我也说了,只会更复杂。出国留学的人,大多有西方思想的自我主义和说做就做的勇气,也同时有些中国人自古熏陶的价值观。这种四不像只会让留学生很容易在国内国外都变成outsider。另外,孤独的原因太多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国内的热闹与自己空虚的对比,吃饭散步连个说闲话的人都没有,回家不是窍门而且掏钥匙。总觉得,出国,很容易就催老了一个人的心态,习惯了孤独,明白了岁月静好,懂得了十几年爸妈理所当然的守候是如此的珍贵。当外界的东西很多都空了,剩下你一个人,就会开始思考了。
总之,出国不会只是得了一纸文凭。是成长的催化剂,让人修炼或是堕落。
感谢大家的赞同,想必很多出国留学生都是这样的心情吧
我平时不太上知乎的,我也就是一个普通大一学生,经历不够丰富见识也不足以广,此篇也只是个人感受罢了。如果对出国的或即将出国的你有帮助当然再好不过了
麻烦不要私信了,私信我也不怎么回的,毕竟出国这回事是大事,我也不敢以现在的资历去说太多,我能说的已经都在这篇答案上了
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都能找到生活的正能量而努力下去
对于我自己来说。之所以选择出国是想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我已经忘了自己要的是什么,以至于在本科的大学里看到周围为了前途而功利的同龄人越来越迷茫。
想要接触更多的东西,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不走出去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世界可以有多大。
上面那段话是出国前写的
现在已经来了美国3个半月
一个人历时两天转三次机加两个小时车程来到现在在的城市,三个半月里,我上了四周语言课,也上了学分课,参加了很多party认识了很多朋友,和两个台湾女生自助去了拉斯维加斯、大峡谷、波特兰、西雅图、洛杉矶、旧金山,用到了美国所有能用到的交通工具。参加了很多美国华人教会的活动,住过公寓练过厨艺,现在搬到了寄宿家庭,体验美国人的简单直接和文化冲突。期间还考了第一次GMAT,托福的听力从来之前的21涨到了25,阅读从27涨到了30。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生日,室友们为我做的牛排大餐。
从最开始的新奇,到对未来的迷茫,看事情平和了很多。
因为寄宿家庭太远,下学期又会搬回公寓去,最好的朋友那时候都回台湾了,我也不知道将会面临什么。
虽然有过因为语言不通和寄宿家庭产生的小矛盾,也有过听到home爸home妈吵架在房间里害怕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还有因为压力太大想要放弃申请不想考试,连着很久都熬夜到四五点,却什么都没干。这些也都不过是逼着你提早去面对未来的人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果这三个半月我还呆在国内,我的生活一定是:在学校拖拖拉拉的准备GMAT,上着大四剩下的那门课。
我想这就是我出国的意义。
这是留在UCSD的第二个学期,会计课除了federal taxation国内基本上都学完了,再选了感兴趣的两门linguistics和psychology. 现在听这些非专业的课也没什么压力,听英文看英文都变成了一种习惯,口语也在一点点地进步。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再回头看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
从寄宿家庭搬回了学校附近的公寓,不小心选错了地方,和一个阿拉伯人合租,每天带5、6个中东人回来住,让公寓每天变着花样的脏乱,客厅永远是烟味。呆了十天逃出来了现在室友是墨西哥人和美国人。开始学习做饭,再也不是黑暗料理了。
一个月前把研究生申请完了,7个学校3个出了结果都给了录取,其中一个还给了一点奖学金。现在说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可是两个月前的自己还想着自己没有希望了。
下个月底回国,对于现在所在的这个城市已经有了割舍不下的感情,回国四个月应该就会继续回来读研究生。
这近7个月,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大。
距离上一次更新已经差不多一年了。
研究生的第一年已经结束,幸运地找到了一份暑期实习。没有了最开始的新鲜感,在异国他乡也开始怀念国内热闹的街道,可口的食物。
出国以来最大的感慨是,自己费尽力气达到了的目标其实只是下一个起点,出国交换前会担心GPA, 托福,出国后又开始担心GMAT,申请文书,等到研究生开学,又担心起学业和找实习的压力,现在实习找到了,下一步又将是CPA考试和找全职。
我感激自己的家庭能提供给我这样一个选择,让我离开自己的comfort zone, 离开既定的轨迹,然后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感谢所有给我点赞的朋友。
借用Harvard(哈佛大学)的话:
Enter to grow in wisdom / 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
我翻译一下:出国的意义就是见识更大的世界,然后回来建设祖国和造福全人类。不好意思,我又俗了。言归正传,很大出国在无数出国介绍的书籍,网站以及这个问题的其他daan里都有,我这里就说几个我在外面留学时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1. 在日本留学的时候:CMU日本校区在一所大厦的17层, 楼下有一个平台, 周末都会有各种活动. 有一次是赛车活动, 每人控制一个遥控车在一个赛道上比赛;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遥控车, 现在也是. 但是在中国, 我这样大的人还玩遥控车会是幼稚的表现. 日本文化则不同, 他们遥控车有一个一个团队, 团队里的人有人负责操控车(驾驶), 有人负责调教转向和马达, 有人负责提高电池输出效率, 活似一个F1赛车团队. 我住的公寓旁边还有一个模型店。开始我以为里面只是买点遥控汽车之类给小孩的玩具,然后发现里面的东西涉猎极广:有很专业的遥控车,有机器人高达,还有一大片的轨道交通模型(铁路+新干线模型),活生生得是一个职业模型收藏店。我想我小时候要是在旁边有这么一家模型店,我肯定是天天过来看和玩。
2. 令我现在依旧记忆犹新的是, 还有一次日本小学生跳舞活动上, 有一个学生是老师搀扶着在跳. 起初我以为她是娇气, 最后快结束发现原来她缺了一条腿. 在中国可能这样的小朋友只能在座下观看当个啦啦队. 但是日本人不这么认为, 任何一个小朋友不应该由于自己的残疾而丧失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 所以即使专门叫一个老师来扶着你, 也要让你跳完。
3. 在CMU本校区的时候,我自习经常选在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的大楼,因为这样可以感受到计算机的气息。一进门,你就会看到一个Bill Gates和他老婆的头像,因为整个楼是他们夫妇捐的。这还不算,其实我让我震惊的是:在教室里自习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些椅子上写着:“This chair is donated by xxxx."(椅子由很久之前的校友xxx捐赠),甚至有些教室外面挂一块牌子“This classroom won't be possible without the generosity of xxxx,xxx,and xxx (or class xxx)" (几个人一起,或者一个班级的老学长学姐们合捐的教室)。我当时就被美国高校这种浓厚的捐赠文化震撼了。我在这种环境下每天被感染着,让我自己也不止一次地想过以后成功了也给学校捐一把,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学校里。老了之后,带着儿女孙子等,给他们看我当年捐过的椅子和教室。相比之下,反思国内的大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够,没有给学生灌输这种捐赠文化(学生捐了也怕被贪污)。CMU和其他美国的大学则是把这种文化传承在整个校园里,让捐赠这一行为显得很酷,让毕业生成功之后也想这么去“潇洒”一把。
4. 最后就是:前几天收到之前CMU日本校区老师的邮件,我又要换今年的助学贷款了。这笔贷款总共是 3.6万 美元,2009年日本神户政府的一个教育基金会借给我的。2011工作开始便每年还 1/10,十年还清。刚拿到贷款的时候,他们从来没要求过我必须在日本工作多少年或者履行其他义务之类,也压根没要我抵押什么物品或者找个在日本的保证人,甚至没有对我做任何的背景调查。不管我在美国,或者后来回到国内,他们和我的唯一联系方式就是我的那个gmail邮箱。每年6月底他们发一封邮件通知我还款,他们的账户的具体消息,然后我打钱过去。我想如果我不回邮件不还钱了,想必他们是根本找不到我这个人的吧。很多时候,想到这件事情,我就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也很敬畏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即使连我一个外国人受到恩惠和感到震撼。
我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