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种稀有花 养蜜蜂救地球

2016年01月19日 每日新西兰


 

关注每日新西兰,随时随地第一时间了解时事动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关注每日新西兰,你都可以得到有关新西兰的第一手信息。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过去十年,欧洲和美国的养殖和野生蜂群数量大幅下降,情况亦出现于中国和日本,甚至埃及,这个现象称之为蜂群崩溃症候群(Colony CollapseDisorder),简称CCD,科学家推测这即将成为全球现象,诱发粮食危机。CCD的成因暂未有定论,有说是蜜蜂进食了基因改造粟米制成的糖而集体死亡,也有说是被杀虫剂或除草剂误杀,成因众说纷纭,但在南半球自成一角的新西兰,蜜蜂数量不跌反升,甚至可以卖往美国,在背后支撑着新西兰养蜂业,对解决全球粮食危机默默作出贡献的,可能是一朵稀有的麦芦卡花(Manuka Flower)。

当年英国人因为怕闷,于十九世纪远道将兔子带到澳洲供狩猎之用,结果没有天敌的兔子急速繁殖,以亿计数量瞬间将农作物甚至野生植物统统吃光,新西兰相对幸运得多。1839年,英国女士Mary Bumby移居新西兰时,为喜欢蜜蜂的传教士哥哥带了蜜蜂同行。蜜蜂寿命一般只有六星期,她用稻草编织成蜂箱,结果令蜜蜂在长达六个月的船程后仍然生存。从此,新西兰有了蜜蜂,也有了养蜂业。

目前,新西兰仍有八成土地属低开发甚至原始地区,据研究新西兰养蜂业逾30年的专家Cliff Van Eaton解释,新西兰未遇到蜜蜂数量锐减问题,可能与新西兰地理位置偏远,能维持原有生态有关。当地有一种娇生惯养的植物,只能生长于零污染的山坡上,连移植澳洲也会水土不服,叫麦芦卡树,正是新西兰名物Manuka Honey的来源。

离开奥克兰前往新西兰第二葡萄酒产区兼有大量麦芦卡树的北岛东部霍克湾(Hawke's Bay)后,看到的尽是绿油油的大草原和数不清的绵羊。初夏正值一年一次的麦芦卡树花期,山丘上开满了白色小花。从事养蜂工作24年的Jonathan Wroe是全国8,000个养蜂人之一,一共打理遍布北岛东岸郊区的5,500个蜂箱,他带我们到他其中一个野外蜂场参观。

只用意大利品种 勤力采蜜又温驯

养蜂场「寄存」在一个饲养了过百只绵羊和牛的牧场内,「购买农地来养蜂太昂贵,单靠卖蜂蜜是负担不起的。」节省成本之余,其实牧场与养蜂也有互惠互利的关系,蜜蜂可为植物传播花粉有利繁殖,为草食动物提供食物,羊和牛又可以吃掉草原上的草,「清理」蜜蜂的住所,而且养蜂所占位置不多,于是养蜂与畜牧合作在新西兰很常见。

踏入他的32个蜂箱前,我们先穿上纯白保护连身衣、手套和头套,他却轻装上阵,没手套也没头套,「其实新西兰广泛饲养的蜜蜂属意大利种,个性最温驯勤劳,只要不攻击牠,牠不会连命也不要去螫人。」蜂箱涂成七彩,以四个为一单位,每个箱有五层,每层有八个蜂板,让蜜蜂有规律地把采集回来的花蜜存好。放在最高三层的蜂蜜是供人食用,最低两层则是喂饲蜜蜂的粮食。每层蜂箱都互通,只有第二与第三层之间设有防止蜂后进入的层网,以免蜂蜜被牠尽吃和取蜂蜜时受牠袭击。

一打开蜂箱,眼前是密麻麻的蜜蜂,数量多得惊人。他把一块约两公斤重、储满麦芦卡蜂蜜的蜂板取出说:「蜜蜂会用蜂蜡将做好的蜂蜜封存好,当封存部份达八成,我就会采收,换上新的蜂板,以免牠们采回来的花蜜没地方放。」他说此时的蜂蜜味道最新鲜美味,着我用手指大力在充满蜂蜜的蜂巢挖一口来吃,果然又香又甜,好吃得我把手指啜得干干净净。

起初,麦芦卡蜂蜜是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医疗原料,未识货的新西兰人习惯将蜂蜜当果酱用,不喜欢味道略苦、又似尤加利叶般霸道的麦芦卡蜂蜜,宁愿采用平易近人的三叶草蜂蜜(clover honey)。直到八十年代,有不同医学报告指出,它比其它蜂蜜的抗菌活性成份高,对感冒、胃部不适和喉咙痛效用显著,从此成为全球趋之若鹜的健康食品,每年为新西兰赚取逾二亿新西兰元(约港币十亿元)。

定期检查蜂后 表现差即叮走

以为把麦芦卡蜂蜜从蜂巢取出就成,但养蜂人的工作其实还未结束。他要在蜜蜂飞程、蜂箱方圆四至五公里内广种麦芦卡树,以便牠们收采花蜜。他更要每星期检查蜂后状态,稍有退步迹象就要另觅新蜂后,令蜂箱长期处于最高效率状态。由于工作繁琐,Jonathan每日清晨五时就到达养蜂场,一直工作至下午四时,一年只得冬天可以放数日短假,但他从未想过转行,连手中的智能手机都不太懂得用的他,甘于过平凡的日子,因为能够做出令全世界爱慕的蜂蜜,是他最大的成就,最开心满足。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