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生态系统:现在与未来》——中山大学教授张志安演讲

2016年01月22日 今日头条


未来媒体将是什么样子?中山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未来媒体机构生态将由专业媒体、机构媒体和自媒体三者组成,缺一不可。

以下是张志安老师在“2016今日头条未来媒体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今天,我的演讲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一是心态,结合美国报业融合的动态趋势和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谈谈学界和业界面对媒介融合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冲突;二是变化,主要是中国报业和媒体机构当前和未来的变化;三是趋势,对未来新闻业报道方式和行业生态的一些想法。

首先来说说心态。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传统新闻业,新闻业的生态系统正在发生根本变化,新新闻生态系统中,有一些趋势比较明显:

大型企业将在变局中获胜

对大部分小型或中型媒体来说,他们无法阻止传统用户的大量流失,以及广告和发行收入的快速下滑,超大型企业则可以通过多元业务的经营优势、与中小企业通过交叉补贴的方式建立优势互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比如,我给你我的用户和渠道,你给我你的优质内容,重新寻找新的内容生产、信息分发与价值变现的产业链。

非营利性新闻业的兴起

美国传统报业在快速衰落,但学者们对新闻业并不悲观,因为社会有一种价值共识:严肃新闻业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过去这些年,大量基金开始支持互联网平台去做众筹或非盈利性的调查报道,且网络原创的深度报道已经多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种对严肃新闻业给予尊重和珍惜的价值共识,不管在哪个社会、那个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的新闻加工的方式

当下的新闻生产,不仅需要原创也需要整合,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采访报道、也需要具有独特价值的选择、加工和创造。这是一种新闻生产的代替性模式,社会化的生产与原来专业化的生产相互协同,更加强调用户思维、草根参与和开放合作。

传播权力向受众的转移

以专业新闻从业者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其垄断性的中心不复存在,新新闻生态系统正由“新闻工作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不过,很多传统媒体的管理者并不十分愿意接受这种传播权力的转移,他们一方面坚守专业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文化保守性。

今天传媒业面对融合转型和新新闻生态系统,有两种心态或语境的冲突非常明显。一种是“职业语境”(occupation context),包括: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注重专业化生产,强调传统媒体的权威,突出真实、真相等专业精神,秉承精英主义的价值观。另一种是“变革语境”(reform context),包括强调替代性生产模式,注重社会化生产,强调新媒体的影响和价值,突出产品、体验等用户需求,秉承草根、开放、去中心化的价值观。

这两种心态的冲突,在传统媒体内部、在学界和业界相互对峙、相互交织,缺乏足够的共识。比如,管理层深感转型任务的迫切,一定要找到新路,这是“向死而生”的战略需要,而对基层编辑或记者来说,却并不认可所在媒体转型的路径选择,同时也更多看到体制机制的限制因素。

此外,很多传统媒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遵循内在逻辑是:在“面对冲击—被动响应”的总体模式下,变革的动力来自外部而非外部;变革与反变革的冲突伴随着转型的全过程,并表现出一种来自职业文化层面的主动抵抗。总体上,“职业语境”仍然主导着新闻记者的自我认知、角色协调和职业行为模式。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一点,归结起来就是:面对这种已经出现的新新闻生态系统,我们真的能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个全新的巨大挑战么?

第二点我想说变化几百年前,我们的生活节奏还是由时钟决定的,旧的时钟如同旧的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决定着我们的传播模式和交往方式。但是今天,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重构了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和信息链条,随时随地地“在线链接”塑造出了新传播、新交往和新关系。如果我们还是把互联网当成是继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媒体”,没有把它当成一种结构性的力量去看,那么,我们的观念和认知显然还停留在“旧世界”中。

回到中国新闻业,不少人不太愿意把这些人当成是新闻业的新行动者,但在我看来,他们已经不折不扣成为“中国新闻业新行动者”: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小编”;大学新闻专业学生,他们做的社区新闻报道很多时候不比专业记者差;重大事件目击者,第一时间提供鲜活的现场图片和信息;科技博客、商业博客等专栏作者,评论中不时有内幕信息爆料;爆料者、人肉搜索者,也在挖掘真相;摄影摄像发烧友,提供的原生态视频很受欢迎;抗争事件的传播者、社会运动的倡导者,尽管有“私利”,但可以持续提供重要事件的信息;企业自媒体的编辑、写手、软文改编者,也在提供行业报道和评论服务;社会组织的新媒体编辑,等。

当我们把他们作为新闻业的新行动者去看待的时候,今天的新闻业出现了新的“金字塔”。

第一层是“新闻业”。

在座的各位媒体老总,你们在金字塔的最上端,你们是传统新闻行业的代表,你们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第一是严格把关,对事实负责,第二是追求专业,强调信息的质量。概括起来,核心价值是“把关和专业”。

第二层是“公共新闻业”。

比如微信微博的主编、大学里社区新闻报道的学生等,他们更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对话与协作”,也在持续不断的提供新闻,但不再是传统的、封闭的、原创的、组织化的生产,而是开放的、参与式的、边界日益模糊的生产。

第三层是“公共传播业”。

比如今日头条,它有“公共新闻业”的一些特点,但主要提供“公共传播业”的功能,给用户提供包括新闻、资讯、服务等在内的各类信息,同时也搭建桥梁,让公众参与、评论和对话。

我想,这就是今天我们中国新闻生态系统正在发生的变化,从金字塔的顶端慢慢开始到中端转变,再向底层变化,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传播的链条。在这些变化当中,我们更多需要注重的是公共传播业,它将以何种姿态和生态出现、生长和发展,直接关乎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我想说趋势。有一些观点对中国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概括。比方说,我们的党报在政府财政补贴和供养机制支持下,会越来越具有符号化、知识化生产的意义,更应该为公务员读者群提供公共治理的知识。此外,党报为更多基层政府提供网站制作、专题宣传或舆情研判等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种公关化的色彩。而对于大部分的都市报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政策红利、也很难得到政府的财政补助,很可能会变成数据化、营销化、小型化的公司联合体。

未来中国媒体的生态当中,从类型来看,有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还有自媒体。从属性来讲,国有媒体在国家的支持之下,一定会占据舆论场中的重要位置;商业媒体,以腾讯等门户网站为代表,他们会是未来媒体的中坚力量。此外,也会有一些非盈利性媒体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还有“虚拟现实”(VR)技术和应用对新闻业的影响。我们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去年拍摄了国内新闻院校第一部VR短片《舞狮》,但我们实践不会停步于此,我们今年也在筹建VR报道实验室。单纯的VR技术可以完成全景拍摄,然后带上可穿戴设备,可以进入虚拟场景或真实场景,体验身临其中、置身其中的视觉、听觉感受。这种技术应用于极端新闻事件,观众可以立刻“成为”巴黎袭击中的亲历者,在你之后就是恐怖分子的追赶、身边就是急速奔跑的市民。

这就是未来的媒体类型和报道变革。只要在任何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都有VR的拍摄装置,那么,我们只要带上眼镜,就可以立即“抵达现场”。这时候,我们还需要媒体做现场报道么?很多时候,几乎不需要。那么,新闻媒体的价值何在,我想,专业媒体要做的更多是深度调查和价值阐释。由此,我想对未来媒体业提出四点不成熟的考虑:

第一,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作为传播介质会彻底消亡么?本质上,我们关注的不是介质本身或渠道,而是这个渠道背后传统媒体业存在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在互联网时代能否继续延续。

第二,当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被打破,互联网与物联网边界打破、深度融合的的时候,新闻又在哪里,它还将以今天的形式存在么。新闻不仅是信息、不仅是现场,新闻更是体验、更是互动,新闻的功能也不仅是告知和监督,也是对话和共识。

第三,当“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运用、当观看设备变得廉价和普及,任何事件发生后,我们直接调取现场拍摄的VR视频,带上眼镜、身临其境。这个时候,记者的作用又何在呢?从“虚拟现实”到“扩展现实”,从“讲述现场”到“就在现场”,还需要报道么?记者的价值或许是给读者提供分析、对话和阐释。

 面对未来媒体业的这些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如何改变,我们已经“在路上”。我想,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首先,我们要跳出传统的、面向媒体机构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定位,走向为社会各行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甚至自媒体去培养更广泛的公共传播人才。他们的能力不仅是采写编评、挖掘真相,还包括如何促进对话与公共交流。其次,当人们随时处于“在线链接”状态的时候,他们也许更加渴望非链接状态下的交流和互动,如何培养学生管理冲突的能力、善于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也十分重要。所以,“人际传播”的知识和技巧、思维也需要加强。从新闻传播走向社会传播、平衡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关系,或许是未来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方向。

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步的思考,提出来供大家参考,谢谢。



长按二维码,勾搭头条君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丨今日头条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