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美人无佳期
——评王安忆《长恨歌》
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又是哀叹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类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哀江头》、洪升的《长生殿》一般,以儿女情长道说家过兴衰的悲痛,而其实然也。
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借了“儿女情长演家国兴衰”的母题,将小说故事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也就是从民国到文革以后横跨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大上海背景,通过繁华都市中陋巷的平凡家境下的淑媛女孩王琦瑶,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手法讲述了漂亮女孩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幸和无奈,她的人生所有选择和结果,对于她令人歆羡的美貌都是不成正比的。她那好像可以释放一切美丽的容颜,并没有得到所谓的荣华和幸福,反而是无尽的流言,和被人抛弃的宿命,似乎在讲述一种若是美人便无佳期的传说。
作为一部女性作家的代表作品,《长恨歌》除了女性作家特有的缜密细腻之外更有着南方女人对南方女人了解的一股柔情,自然的融入了王琦瑶略悲略强的人生中,读起来很为这个美人心疼,而又很想成为美人。许是怕杂了这种柔情,小说的描述写的极为抒情,字里行间都透着对上海这个魔都的爱与恨。这种爱恨,就好像我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有着他本身的美好和磨人,开篇用了很大篇幅去讲述弄堂、流言、人们、王琦瑶,用散文的笔法更是道出了小说的某种文艺质感。 在这个小说里王琦瑶是讲究的老上海,艳极一时的上海三小姐,然而风光过后,所有的一切却都被湮没在了时光里。
这部小说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茉莉花》,这部关于女性的电影由章子怡主演讲述了上海弄堂美人的命运,有心机,有挣扎,有辉煌,却也是归了苦楚,却也是十分令人动容。和《茉莉花》相比,《长恨歌》没有将美人的隔代的悲哀宿命发挥至极限但也没有过分强调,而是放了一些有带入和思忖的留白供读者玩味,也是其更胜一筹的地方。
记得有人说,佳期如梦。若是美人无佳期,似乎又好像在说美貌不过一副皮囊,“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倒又有些像是佛理说道了。不排除书中一些地方掺杂了许多寓人与事的道理,文字浅显却又耐人寻味。
作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长恨歌》自是有许多我还没有夸赞的地方,等着大家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