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精准解析: 怎么应对青春期的熊孩子?

2016年05月01日 走进加拿大






说起青春期,大家都会想起那部美剧《成长的烦恼》。青春期似乎成了全世界家长们的“心头疼”。青春期真的如此可怕,还是被贴上了标签呢?


北京、黑龙江、广东和山东等六省一市的2万名家长和2万名初中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实证调查数据。Pacers就用这10组大数据,为你描绘和分析一下当下中国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整体现状和大致轮廓。


了解自己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给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滋养和教育,他们自然就会平稳度过,并且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大数据1. 青春期不一定就是可怕的“暴风雨”


解析:


初中生家长大多正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年危机阶段,面临健康、事业、婚姻、子女和社会支持的多重挑战。当“中年期遇上青春期”时,很多家庭进入一个互相之间不了解、不明白、不交流的阶段,亲子冲突较多,很多家长会用“叛逆、早恋、不好沟通、另类”等词汇来描述青春期的孩子。


实际上,青春期虽然充满“暴风雨”,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一直以来,公众对青春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过度焦虑,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和暗示,容易使家长曲解子女的成长性变化,从而采取危机管理的教育方式,反而强化了初中生的叛逆行为,导致亲子冲突升级。 


 

大数据2. 家长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的人”


解析:


同伴是初中生课余时间玩乐、倾诉和分享秘密的首选对象,高达55.54%的初中生更愿意向“朋友、同学”倾诉心事,选择“母亲”的仅为14.34%,而选择“父亲”的仅占3.44%。这预示着初中生已逐渐将同伴作为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家长已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的人”。

 

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青少年“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对同伴倾注越来越多的感情,同时萌生了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望,男女生之间的接触显著增加。这种在同伴群体中培养起来的互动能力,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

 

在这个时期,家长需要认同并接纳自己的权威逐渐降低的现实,适度放手,支持并帮助子女拓展交往范围。

 


大数据3. 孩子不开心时,不希望家长马上“救火”


解析:


超八成家长和学生均认为亲子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冲突,初三时冲突达到最高水平。冲突主要集中在学习、交友、花钱、隐私、偶像崇拜等“个人选择”方面。50.39%的初中生认为“和父母沟通中最大的困难”是父母不能理解我。

 

有意思的是,当初中生面临心理压力或负面情绪时,并不希望父母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更希望父母将自己视为独立个体,给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的机会。可见造成青春期亲子间沟通困难的并非时间因素,而是沟通方式。

 


大数据4. 异性交往不等于“早恋”


解析:


48.32%的初中生表示“很愿意”结交异性朋友,而46.34%的家长担心子女“学业受影响”,还有40.37%的家长担心子女“染上不良习气”,担心子女“身体受伤害”和“情感受伤害”的分别仅占6.76%和6.52%。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更关注和担忧孩子学业受影响等现实因素,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更没有看到异性交往对孩子练习相处亲密关系,建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的重要价值。

 

由于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缺乏充分认识,不少家长处于高度戒备、过敏状态,24.03%的家长“通常不会同意”,有的甚至给孩子贴上“早恋”的标签。说明家长并不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异性友谊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

 


大数据5. 家长不一定知道子女的学业和情感的真正需求


解析:


47.39%的学生认为家长给的学习压力较大(比如父母期望高、父母管得更严),而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注重培养子女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他们的子女在学习上自主性更强,学习动机也更偏重内部因素,感受到的学习压力相对越小。

 

小学生需要“保姆式”学习指导,而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更强烈,较抵触家长的过度关注与关心。高达63.21%的初中生希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18.29%的学生希望能自己管理学习,希望家长买学习资料或报班、辅导功课的仅分别为3.96%和5.59%。可见家长未能发现孩子在学业和情感上的真正需求,做得最多的恰恰与孩子的期望相反,导致亲子双方的供求偏差,势必引发亲子冲突。

 


大数据6. 能够“做自己做得好”的家长,才有权威


解析:


子女认为父亲和母亲作为家长“比较合格”或“不太合格”的比例分别为34.24%和44.46%,也就是说,初中生对父母的评价总体上趋于一般。进一步让子女对家长的工作状态、家庭责任、为人处世、脾气秉性和生活情趣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家长在上述五个方面做得越好,学生对其总体评价越高,反之亦然。

 

调查说明,子女对父母权威的认可主要取决于家长“做自己做得多好”而非“为孩子做了多少”。子女对家长的评价能反映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与权威水平。在家庭教育满意度方面,夫妻双方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意味着“意见不一致常争执”“不顺心时爱唠叨”“无心犯错也常被责备”等家庭负面事件呈增加趋势,直接影响家庭氛围和子女成长。

 


大数据7. 父亲在家教中的缺失,造成孩子严重损失


解析:


夫妻共同教育子女的家庭仅为43.02%,由母亲主要承担教子责任的则高达40.70%。此外,父亲与子女的情感沟通状况更令人担忧,初中生选择父亲作为情感倾诉对象的比例仅为3.44%。父亲教育的缺位和父亲教育资源的浪费,值得警醒。

 

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唤起社会对父亲在家庭教育地位的反思,父亲是孩子形成独立、自信、果敢、坚强、富有进取精神等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父亲和母亲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明显差异。尤其在教育青春期子女时,父亲更关注子女的发展性成长,较少干涉子女的同伴交往,更坦然接受子女变化。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为民主、平等的亲子交流模式,需要父母有更大的包容度和更开放的心态,需要父母更多给予精神层面的引领和支持,这些恰好是父亲的优势。

 


大数据8. 辅导班报得再多,成绩也不一定好


解析:


参与本次调查的近半数家庭父母职业为“工人/农民”,经济状况属于较低水平。调查发现,在追求更高、更好的教育方面,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具有同样强烈的愿望,并不会因为收入不高就减少家庭教育的投入,经济压力更加明显。调查数据显示,72.08%的初中生报了兴趣班。

 

兴趣班除了花费金钱,还占用了青春期阶段本来就非常宝贵的亲子沟通时间,加上家长由于投入太多时间、精力而产生的“高投入-高期望”,容易引发挫败感,更加易怒,更加容易采取严厉的教育方式。但事实上,在家庭教育支出压力大的家庭中,子女学业成就优秀的比例反而较低。也就是说,投入过度带来经济压力,未必能带来子女优异的学业成绩,反而有可能危及亲子关系。

 


大数据9. 孩子对性教育并不会“无师自通”


解析: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年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小学生家长及2万名小学生的调查,超七成小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性教育,选择“几乎没教过”的占26.78%。而此次调查中高达46.00%的初中生家长“从未提过”相关内容,6.36%的学生通过低俗而不健康的成人片或成人小说获取性知识。可见初中生家长的性教育素养和能力普遍有限,严重滞后于青春期孩子的需求。

 

本次调查中91.38%的家长为60后和70后,性教育方面大多是“无师自通”,缺乏科学、健康的理念,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教育方法,因此对子女与异性交往充满紧张和担忧,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身体变化时感到不安和恐惧,影响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大数据10. 亲子沟通质量越高孩子成绩越好


解析:


27.04%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心情不好时选择向子女倾诉的仅为4.10%,而有心事时愿意和家长分享的初中生仅为17.87%。其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沟通方式,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倾向于采取反抗、忍耐、妥协等沟通方式。

 

良好的亲子沟通应涵盖事务型沟通、消遣型沟通和情感型沟通等三种类型。深入的情感沟通能加深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化解中年家长的心理危机、缓解初中生的青春期焦虑。但调查发现,初中生家长与子女沟通呈现出单一、泛化的状态,话题多集中在学习等事务型沟通上,沟通方式多为家长问、子女答的单一模式。话题广泛、“什么都聊”的家庭仅为36.33%,很少聊天的家庭则高达14.53%。

 

这十大误区勾勒出青春期家庭教育“两轻两重”的特点——轻家庭文化建设,轻子女心理支持;重子女学业监督,重子女教育投资。大数据表明:当今中国的初中生最缺少的,是家长带入同理心的密切的亲子关系、和父亲参与其中的良性的家庭氛围。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并且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智慧的家长除了抓成绩、抓升学之外,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中国青春期孩子最缺少的这两块短板当中:对子女的全面心理了解支持、和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情感呵护,才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健康、更优于同龄孩子的成长环境之王道。






这样你的孩子以后到美国留学,也更容易在美国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因为美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生活和沟通交流的,他们深谙“家和万事兴”对一个人的重要程度。只需要看看每次总统竞选,各党候选人都打这张家庭牌以获得更多的选票,就可见一斑了。


家庭对于孩子的重要之处在于:孩子们在身处外界的环境中时,时刻需要面对的是老师、同学对你的评判,包括表扬,批评,优秀或者还需努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积累了很多的压力的。孩子只有在家里,才可以得到理解,得到轻松,得到滋养,得到完整的个性发展。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而不是和学校一样,问做完了作业吗?考试成绩如何?练了钢琴吗?等等,这样的家庭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关心”方法。


其实家长能与孩子促膝谈心的时间仅有几年,我们应该非常珍惜。中国家长习惯“给予”孩子,而不常“参与”孩子的世界,更不习惯让孩子“给予”别人,参与“贡献”。


这种做法导致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就是孩子一回家后就关上房门,除了吃饭上厕所就不再出房门了。孩子美其名曰“私人空间”,家长也觉得孩子需要“安静环境”才能好好学习。


但是其实关上门本身就是让孩子没有一个“环境”,什么是环境?有人,有物,有声音,有干扰,有互动,才叫环境。况且,孩子在屋里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没有倾听,没有诉说,没有交流。而且,孩子除了小时候在家他能关他的房门,出了家门他们在学校上课,在大学和大家住在一个宿舍,在以后工作的职场,他们还可以关门吗?


所以,像关门这种家里的小事我们也要注意,孩子最好在家长的陪伴引导下,学会从小习惯各种环境,而不是在家让孩子我行我素,没人能干涉,没人能妨碍。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酷很独立,实际上他们在房间内是自闭的,是孤独的。过于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和他人自然相处能力的孩子,大部分是来自家长和家庭教育的责任。



中国家长通常“培养”孩子的方式,就是不惜血本的花重金付出,只求孩子的成绩和才艺样样优秀,很少有和孩子有心灵上的关心和互动,孩子并没有接受到真正的“教养”。


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父母仍然会有上述的给予,但同时又会有无限多的抱怨,比如“父母养你很不容易,你要懂事,长大后要多挣钱报答父母”等类似的话,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是更大的负担,是心理不健康的一大来源。


真正用心培养孩子的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教育都交付给学校,交付给补习班,交付给钢琴,交付给各种才艺老师。家长才是真正举足轻重,有意无意地决定了孩子前途的关键人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