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澳洲和新西兰的澳新军团日(Anzac Day),人们会在这天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并向从战场归来的勇士及为国家默默奉献的妇女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简称澳新军团)与1915年4月25日在加利波利半岛(Gallipoli Peninsula)登陆。
这一战役伤亡惨重,为了缅怀士兵们为国牺牲的勇敢精神,新西兰于1916年首次举办纪念仪式,在北岛南部怀拉拉帕(Wairarapa)小镇蒂努伊(Tinui)树立起了一块十字架纪念碑,以寄托哀思。
“澳新军团日”于1921年开始成为法定假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纪念“澳新军团日”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这一纪念日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关注与兴趣,并且唤起了他们对烈士们的敬意。
加利波利登陆
当时,澳新军团受命攻打通往博斯普鲁斯(Bosphorus)海峡和黑海的咽喉要地——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然而,这场惨痛的败仗夺去了87000名土耳其人和44000名法国及英国士兵的生命。
阵亡的将士中有2721名新西兰人,约占加利波利一役新西兰士兵总数的四分之一。另外,有8500名澳大利亚人为国捐躯。
历史学家们认为,加利波利登陆是新西兰拥有独立国家身份的开始。
在这一战役中,新西兰首次登上了国际舞台。新西兰军队也凭借擅打硬仗、不怕艰难的表现赢得了尊重。
如今,每逢“澳新军团日”到来之际,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新西兰人都会聚集在战争纪念馆前,以庄严肃穆的仪式来祭奠先烈,缅怀为国捐躯马革裹尸的英雄们。
鲜红的法兰德斯罂粟花(Flanders poppy)已成为“澳新军团日”的象征,人们会在这一天佩戴这种鲜艳的红色花朵,以表达哀思。
“罂粟花日”
在过去85年中,新西兰人一直保持着纪念“罂粟花日”(Poppy Day)的传统,这一天已成为新西兰历史最为悠久的全国性纪念日之一。
人们一般将“澳新军团日”前的那个周五作为“罂粟花日”。 那天,新西兰退伍军人协会(RSA)的志愿者们会在街角和公共场所进行守夜,出售别致的红色罂粟花纪念章,为该组织的慈善基金进行募捐。
罂粟花之所以能够成为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和女性的国际化标志,与一位名叫约翰•麦克雷(John McCrae)的加拿大士兵颇有渊源,他在1915年写下了一首哀婉忧伤的诗歌——《在法兰德斯战场》(In Flanders Fields)。
人们将法兰德斯的罂粟花与在阵亡的将士们联系起来,将其视为烈士们永垂不朽的象征。早在法国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 wars)时期,许多军人就葬身于法兰德斯地区,而罂粟花在这片洒满鲜血的土地上生长起来,开得漫山遍野,覆盖着牺牲战士的墓地。
自1922年首次举办罂粟花募捐(Poppy Day Appeal)活动以来,人们佩戴的罂粟花样式几经变换,但始终不变的是其缅怀过去、关爱人间的主题。
如今,许多人会在“澳新军团日”前几天就佩带上罂粟花,并按照传统在纪念活动结束时将其摆放在当地的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前以示敬意。
“澳新军团日”的经典活动
在澳洲和新西兰,人们会以各式各样的活动纪念“澳新军团日”。活动会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钟,然后,人们可以度过一个放松休闲的午后假日。
按照传统,陆海空三军将士都将参加黎明时分的纪念仪式,这一仪式对于曾经征战沙场的老兵们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15年4月25日,澳新军团正是在黎明时分开始登陆加利波利的,退伍老兵们会重温服役时期“站岗”的惯例。
男兵和女兵队伍会首先进行简短的游行,他们会来到当地的战争纪念馆前,为整场纪念活动拉开序幕。
黎明纪念活动的氛围颇令人动容。当朝阳冲破黑暗,庄严的军队仪式、铿锵有力的行军鼓、诚挚的祈祷、悠扬的赞美诗和小号独奏的难忘乐曲——《安息号》(The Last Post)融合在一起,让人深深感动。
随后,人们将默哀一分钟,并以嘹亮的“起床号”(Reveille)结束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