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在澳洲的苟且,哪里有诗歌和远方?

2016年09月16日 澳洲微天地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媒体已经没有任何的门槛。标题党、假新闻和垃圾文案开始成为了常态。任何个人或者机构注册一个公众号或者微博账号就敢号称自己是媒体,进行无公害地娱乐大众。

这些人为了点击率不仅仅是哗众取宠这么简单,造谣生事都不在话下。更夸张的是为了收取广告的费用,甚至是胡编乱造都可以。这些资讯最大的毒害,是让无法明白是非的老百姓受损。

生活在澳洲,由于语言的隔阂,不少人获取资讯都仅仅依靠于澳洲的社交媒体平台。在澳洲的蓝天碧海旁,充斥着这些垃圾资讯,这对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污染和危害。

当良心的分析成为了稀缺资源的时候,作为读书人的我们需要站出来,指责垃圾媒体,并为我们生活的国家带来客观的资讯。

鄙视这些微媒体的胡说八道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很多这些个人和公司的人员也都是同为留在了澳洲的留学生,和我一样。作为留学生,很多人都经历了寒窗苦读、勤工俭学、步入职场、成家立业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的我们背负了父母和亲人们的期许,也同时背负着这个时代的使命。

作为读书人,我们接受了传统中国文化教育,和西方专业技能的培养。打着“留学生”和“读书人”这深深的金色烙印的我们怎么能够干着胡说八道、坑蒙拐骗的荒唐事?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价值观吗?

在澳洲的这片土地上,有眼见的苟且,也的确有诗歌和远方。作为留学生,历史赋予了我们自己的使命,我们理应具备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一、留学生的价值观将决定澳洲华人社区的未来

很久之前,就有朋友告诉我,澳洲有四类华人:老移民、澳洲出生的华裔、新一代留学生和新移民。

老移民,来澳洲30年以上。当年刚来的时候,吃过很多的苦。那时候,中国还是一穷二白,澳洲和中国还没有那么紧密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当年的老移民口袋里面几乎是叮当响,真的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清洁、货运、餐馆、装修等等。中国民族的勤劳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成为了澳洲的佼佼者,他们为华人后来的发展做出了最重要的铺垫。

老移民的孩子们在这里出生和成长了起来,他们从小接受澳洲的教育,和澳洲人一起长大。黄色的面孔,一口流利的澳洲英文。由于他们没有太多接受中国文化和语言培养的环境,甚至他们的父母辈也并不愿意他们去接受这些教育,这些人更偏向于澳洲人而非华人。由于他们父母的努力工作,他们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成为了各类的专业人士。

2000年前后,澳洲成为了中国留学生的主要求学国家之一。这时候的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出国留学已经不是发达城市的专利,东南西北各个城市都向海外输送子女。澳洲良好的技术移民政策,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了留下来的机会。他们普遍受到了高等教育,本科、研究生根本不在话下。由于有语言、教育水平和中国经济的支撑,澳洲各个行业、企业对具备中英双语、理解中澳文化的人才需求是史无前例的。留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这个时候,还来了一群人:新移民。这些人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获益者、佼佼者、成功人士、土豪。他们中有极为低调的企业家,也有频繁上报的明星们。他们的到来,为澳洲带来了更多和中国紧密合作的机会,也同时炒高了澳洲的房价。他们在中国游刃有余,但是来到澳洲以后也不得不从小生意做起。就算是通过高额投资,也难免遇到上当受骗的尴尬局面。

很多时候,这四类人还真玩不到一起。

老移民受了罪,在澳洲时间长,有资历,在留学生面前容易倚老卖老。在新移民面前,难免显得知道的很多,但是也不免对错过了30年中国经济的腾飞而心有不甘。

澳洲出生的华裔在留学生面前有优越感,对澳洲几乎是了如指掌,但是中文却成了弱项。当面对新移民的时候,中文和中国文化内涵的缺乏成为了普遍问题。新移民在国内呼风唤雨,到澳洲后难免有所落差。但是带着中国资源和资本到来的他们,希望能够嫁接这些优势。这当然也是对澳洲经济极为有利的。然而,他们却不得不面对真真假假的资讯,甚至或大或小的陷阱。

留学生呢?在这四类人里面,最能够起到润滑和承上启下作用的,就是这个群体。留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澳桥梁。

对于中国,留学生大多数在国内完成了高中,甚至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接受过中国素质教育,中文、文化等多方面基础完备。且往往留学生的亲朋好友还在国内,国内具备一定的网络。同时,在澳洲生活多年后,英文虽比不上澳洲出生的华裔,但是专业交流和沟通不成问题。而且,由于澳洲企业的需要,在各个行业的岗位上都有留学生的身影。通过在澳洲的学习,留学生具备了对澳洲文化、习惯、规则的了解,也具备了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人脉。从上学到工作,留学生一直在和老移民、澳洲出生的华裔和新移民打交道。这是唯一一个能够和另外的华人群体相处的关键群体。

因此,一位在澳洲非常成功的华人企业家曾经对我讲过:你们留学生的价值观将决定整个澳洲华人社区的未来!

二、 初心——留学是为了什么?

相信许多人都和我一样,走出国门仅仅是父母的期许,自己则是充满了迷茫。记得在我2000年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时候,只记得爸妈在讲出国就是镀金。镀金后衣锦还乡,报效祖国。

我的父母出生在50年代的中国乡村。他们经历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上山下乡,重返校园,国家分配。当他们离开乡村,走到城市发展以后,他们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为改善生活条件而不断地努力,终于也取得了在那个时代下的成绩。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一个一个,他们把老家的下一代也带到了城市,尽他们之所能,让这些孩子们在城市立足,成家立业。他们要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接受高等教育,甚至走出国门。

在我走出国门的那一刻,我们都没有准备好。我并不知道应该学习什么专业,而他们也没有预知一个工薪家庭如何供养孩子4年的留学生活。每一年的学费对于这个家庭而言都是天文数字。但是,他们选择了冒险,冥冥中他们觉得,这是对孩子最有利的抉择。在未来的十多年里,他们承受了骨肉分离的折磨,他们为子女的学习、工作操碎了心,但是他们无怨无悔。

父母这一代,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付出了自己的岁月。为了我们的成长,他们付出了毕生的积蓄和精力。这是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的意义。走出国门时,这些意义也就已经背负在了我们的身上。

三、生存、生活、生命

是时候回想一下在澳洲留学的那些日子了。

留学的开始,我们要生存。刷盘子、摘果子、背羊皮、卖板栗,拿着每小时5澳元的极低工资,和四个室友挤在两室一厅的公寓里面。逐渐地,我们拼过了各种作业和考试,戴上了毕业的帽子。但是,雅思和就业的大山却依然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没日没夜地复习雅思准备考试,上百份地发送简历,只为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镀金。在这里,我们真真实实地体会过何为生存。

还记得收到第一份工作offer的喜悦吗?还记得第一次拿到正式工资单的激动吗?尽管只是入门级的工作,我们是多么的珍惜啊。我们愿意加班加点,愿意牺牲周末,愿意没日没夜地把工作做好,因为我们不仅仅想要简单地活着,我们期望成就和精彩。

无知不觉间,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住所,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且儿女成群。我们父母也在我们常年的劝说下,来到这里和我们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已然拥有了在这里的生活。

那么下一步呢?

四、苟且、诗歌和远方

《礼记·大学》有文: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我们在澳洲经历了从生存到生活的过程之后,我们是否更应该思考我们这代人的的历史责任?

从小的说,我们在澳洲完成了学业,安家立业。在澳洲有了自己的空间,让我们的父母和我们一起享受这个国家的蓝天白云和社会体制,这是我们做子女必须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修身和齐家。

从大的讲,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在澳洲,拥有中国的背景,我们理应为中澳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尽微薄之力。中澳之间有太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了。贸易、教育、旅游、商业合作、技术合作、投资等等等等。我们既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增进中澳之间的深度合作,让我们的祖国和安家的澳洲都因此而获益;也让生活在澳洲的我们、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下一代有更适合居住和生活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治国”“平天下”,这也就是我们的诗歌和远方。

无论如何,作为读书人,作为留学生,就算我们在这里苟且,也别忘记我们所背负的历史责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值得拥有这个国家所独有的诗歌和远方。

不忘初心、不忘责任,不忘使命。

注:摘自高谈澳洲,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