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的文化追溯】八段锦源于古代导引术,在民间流传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期间功法、形式和歌诀有较大的嬗变与演化。关于“八段锦” 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东晋葛洪《神仙传》。据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之“子部·三六五·道家类”(第 1059 册)收录晋朝葛洪《神仙传》,《神仙传》之《卷五》的“栾巴”条记载:“ 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巳,不知气血寓于身而不可扰,贵于自然流通,世岂复知此哉?”
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记载“左右自摇曳”“顿踵三还”等与八段锦动作相仿。据考具体成型于宋代,最早见北宋洪迈《夷坚志》: “常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该时期八段锦有四家:“钟离先生八段锦” “曾慥八段锦”“窦银青八段锦”和“小崔八段锦”,后两家已佚,曾慥《道枢·众妙》中记载了具体的功法要领。南宋曾端伯所著《修真十书·杂著捷径》中,详细记载八段锦动作要领及练功口诀。
明朝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八段锦引导法”所讲“ 于后午前做,造化和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 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古人又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可见其编排精致,体现其动作完美,当然“锦”字还可以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犹如锦丝一样,连绵不断。明清时期,八段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多种八段锦歌诀同时流传。
近代流传最广的动功八段锦套路,定型的八段锦歌诀,据唐豪考证,均发生在清光绪年间。光绪年间《幼学操身》一书和《新出保身图说·八段锦图》两书所记载的八句七言歌诀为早期版本,此歌诀的问世,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歌诀。后世把坐式和立式八段锦称为“坐八段”和“立八段”。“立八段”锻炼时多采用马步,动作刚劲,被称为武八段或北派;锻炼时多采用站式,动作柔和,被称为文八段或南派。建国后 1957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八段锦》一书,内容通俗易懂,为现代“八段锦”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段锦的养生原理】八段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调身” “调息”“调心”等手段,可以疏通人体经络,调节脏腑机能,改善人们的不良心理状态,保证人体气血畅通,达到强健机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八段锦有坐、立、静、动之分。目前练习最多、流传最广的是动功八段锦套路。八段锦由八节动作组成,八节动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一节锻炼的侧重点亦不同。八段锦八节动作的歌诀为:“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八段锦动作慢而绵缓,讲究调心、调息、调身三调合一;另外有诸多伸展性动作,可以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
【八段锦与阴阳理论】阴阳之间有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等关系,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动静、张弛、上下、左右、升降、出入等无不蕴含阴阳之理。八段锦功法首先要求练习者入静,令其思想集中,配合呼吸,心态和谐,从而达到身心统一、精神内守的境界。但入静并非不动,叩齿、咽津、运气等是内动,双手托天、左右开弓等是外动,而最后仍是以静结束。
八段锦要求动作缓、强度小、时间长,每练一个动作,既要配合相应的呼吸方式,又要配合相应部位的放松动作,这样一张一弛,动静结合,从而起到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目的。整个功法中,动为阳、静为阴,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动静结合。阴阳、动静之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共同作用,起到“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的功效。
【八段锦与经络理论】八段锦功法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经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相贯,遍布全身,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复杂的通路系统。人体的气、血、津液等主要通过经络系统输布全身后,才能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抵御外邪和保卫机体的作用。同时脏腑病变往往通过经络传导反映到体表,而体表一些穴位的良性刺激也通过经络传导到有关部位而产生治疗效应,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脏腑的病变也多通过经络得以反映,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可疗治脏腑疾病。十二经络的原穴多分布在腕踝附近,所以在八段锦功法中的加强腕、踵的动作,就可以起到刺激原穴以畅通经络。八段锦每个动作要领都根据经络循行交接规律,体现了“逢练必旋、逢功必绕”的特点,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通过手臂的旋转与屈伸,不仅可以增加手臂的扭矩,而且可以刺激手三阴、手三阳的经脉,进而起到和畅心(手少阴心经)、肺(手太阴肺经)、肠(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等脏腑功能的作用;躯干运动则可以通过刺激任、督二脉和命门穴,以达到强腰固肾的功效;下肢运动可以刺激足三阴、足三阳的经脉,以达到疏肝(足厥阴肝经)利胆(足少阳胆经)、调理脾胃(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目的。
“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其刺激部位重点在胸廓位置,而胸廓是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交界之处。因此,这一动作的重点可调理肾、心包(其功能与心形似)两脏。
“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其刺激部位是胸腹部。依据经络的循行路线,胸腹部自内向外依次为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关动作可通过上下相对地牵拉以疏通经脉,由此调和肾、胃、脾、肝等脏腑功能。
“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的动作,其刺激部位主要是项、背、腰部,通过对循行于此的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阳脉之海)的良性刺激,以此来疏通相关经脉及脏腑。而其中摇头又直接刺激到大椎穴,摆尾直接刺激到肾俞穴和命门穴,由此而使经络疏通不至壅滞,肾水上行以降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的作用点在腰、足。“腰为肾之府”,弯腰锻炼可以影响肾。攀足时要求足趾抓地,俯身双手下按,这加强了对涌泉穴的刺激,同时还可以刺激肾经在踝部位的照海穴、水泉穴、太溪穴等五输穴、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从而能够疏通肾经经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需双手后拢,掌抵腰府,这个动作体现了阴升阳降的动态平衡状态,阴经的经气上升,阳经的经气下降,气血流注,如环无端。
【八段锦与脏腑理论】阴经属脏,阳经属腑,经络与脏腑是一个有机整体。八段锦的每一式不仅与疏通经络有关,而且与调理脏腑不无联系。每式的练习都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柔缓,松紧适宜,动静结合,从整体上对脏腑功能的阴阳协调大有裨益。
从字面看,八段锦的八节动作中,唯有“双手托天理三焦”提及三焦之腑。然而,三焦在中医藏象理论中,既是元气运行之通道,又系水液通行之场所,是上焦(心肺所居)、中焦(脾胃所处)、下焦(肝肾所属)的总称。诚如《难经》所云: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 《中藏经》所载:“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 ”因此,“双手托天理三焦”并非仅影响三焦之腑,而是影响到整个经络系统及其络属脏腑。
中医认为:“肝主筋,喜疏泄条达。”八段锦的动作中,有诸多伸展性动作,可以提高练习者筋(肌腱、韧带、筋膜等)的柔韧性,使筋条达,肝气梳顺。对于有“筋出槽、骨错缝”状况的练习者,通过伸展运动,可以使筋归槽、骨合缝,从而“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最终改善身体状况。“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攒拳怒目增气力” 的动作,要求“攒拳”和“怒目”,由此无疑也有助于调理肝的生理功能。
【祛病健身价值】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和不同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选取相应的八段锦动作,坚持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缓衰老,对生理生化指标及情绪都有积极的影响。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作用,概括起来,经络可运行气血、营内卫外、联络脏腑、病邪传变、诊察病机等作用。中医认为“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认为经络阻滞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八段锦的医疗保健作用,也必将通过疏通经络这一机制来实现。
练习八段锦, 可令气经任、督、带、冲诸经脉上行于肩、臂、肘、腕,下行于胯、膝、踝,至于手足四末,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触动气血循经络互流,百脉皆通,气血充盈;同时体内气血运行发生调节性改变,由于血液呈现再分配状态,出现末梢血管扩张,大大改善毛细血管的微循环,增强血氧的体内交换,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从而证明,八段锦锻炼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病健身的功效。
——龚博敏,上海中医药大学
【关注澳洲橡树屋,做健康朋友。澳洲橡树屋,值得信赖的健康文化传媒。澳洲橡树屋集各医学大家精粹,为大家奉献精彩医学科普文章】
【爱眼特,Eye Rite】澳洲橡树屋独家代理澳洲出产,品牌为Orthorplex,是澳洲医疗用品管理局(TGA)登记品种(TGA登记号为AUST L 206165),纯天然护眼配方。
【功能】维持正常视觉功能、改善夜间视力、强抗氧化性和治疗视神经炎、减少眼球震颤、有效预防和改善黄斑变性、有效预防和改善花眼、预防和治疗青光眼、白内障。
【主要成份】维生素A棕榈酸酯1.32毫克,等量于维生素A 750mcg RE;玉米黄质3毫克;叶黄素6毫克;盐酸硫胺5毫克,等量于硫胺素4.5毫克;越桔(蓝莓)水果干性物 80毫克,等量于越桔果8克。
【橡木鞣花素+】澳洲橡树屋独家专售澳洲原产纯天然橡木鞣花素+,polypill,对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有持续疗效,同时治疗冠心病、清除血管垃圾,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