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匆匆记下从3月以来的流水账,对我和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抉择过程,回首起来苦乐自知,但是福是祸目前尚不能结论……
(一)出国读书:姥爷给外孙女做决定?
3月份,姥姥姥爷从澳洲新西兰旅行归来。自从去年去过北欧,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之后,这次旅行更打开了二老的视野。路上,一位同行的老爷爷一直介绍自己孙子在英国牛津的求学经历,对姥爷影响很大。回国后看到Robing同学20多斤的大书包,看到孩子日日在书桌前和雪片般的卷子做斗争,而没时间去打球画画,看到奇葩老师上课不讲而把学生都引向他的家庭辅导班,姥爷从心里怒了。
很平常的一天姥爷急招我,要商量一件重大的事,没等我坐稳,姥爷姥姥拿出了一个存折——把养老的房子卖了的310万……我都不知道姥爷何时以这么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完成了这么重大而草率的举动。姥爷说:“当年送你你出国,我没有觉得不舍得;现在我也想送孩子出国,可我真的不舍得……”他们说:“我们就想让孩子看看世界,把孩子囚在这个书桌前,我们看着心疼。”
七年级却在九年级的插班考试中考第一
五一假期中,我终于整理好思路,想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对孩子最有用的”等等虚头巴脑的问题。假期中,我给我们比较喜欢的城市且排名前50的学校逐一写去了问询邮件,主要看看有没有空位。陆陆续续学校回信了,因为错过了每年一月的插班考试,牛津、萨里、吉尔福德、布莱顿已没有空位,最终伦敦等学校虽有空位,但也只有寥寥几个,而且因为Robing年满13岁,这些学校无一例外要求必须参加9年级的插班考试,全然无视Robing同学只有7年级。同时要求提交诸多成绩证明,以及目前学校的以往成绩单、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单、各科老师的评语、年级组长的评语、所在学校的简介等等。
和Robing所在的学校打交道,实在是一件非常伤神的事,首先老师不理解这个尚能排名年级前50的孩子为什么要离开,因担心对其他孩子有影响,不建议Robing去上课了。其次这个全国排名前列的牛校竟然网站、老师邮箱、对外宣传页等等全不完善。英国学校需要老师从学校邮箱发出的诸多证明,竟然成了不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学校没有统一后缀的邮箱……诸如此类的事情劳神费力,超人妈妈也心力交瘁。5月,抛开了低效率的中介,以我一己之力终于完成了所有学校的申请,得到了4所学校的考试通知。
从6月3日至18日,我陪同Robing辗转于伦敦等4个城市每3天考一场,完成了马拉松一般的考试过程,这些牛校考试的内容都差不多,分别为数学1小时、英语阅读与写作1小时、英语等级40分钟、逻辑1小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1小时,考试完成后安排半小时的面试和校长接见。因为没有学过物理和化学,科学考试的部分答卷只能留着空白,Robing告诉我她在空白处写了:虽然我现在不会,但我将来肯定能学会,你会看到我行……我不知外国老师是不是被感动了,学校在offer中都称赞了Robing在考试中的表现,在其中一个学校还战胜了本土孩子考了插班生的第一名。
考试成绩虽然不错,但差距也是全方位的,英语的差距就不说了,除了物理化学等,作为必修外语的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拉丁语,Robing只会一点点法语;基本每个英国孩子都会的一门乐器,Robing只会一点乐队中用不上的吉他……
8月我们做了出发前的准备,打点好行装;9月3日开学,从此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
(二)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出国读书?
在决定是否出国的问题上,我很是踌躇的,因为当年我周游一圈回国工作是抱定了从此回家,以后哪也不去了的目标的,但是姥爷的重要决定也让我思考了很久。
首先放弃自己的大好江山十分艰难,心绪难平中回母校校庆,和以前的同窗现在的博导聊起了教育,他无奈于现在科研主导的体制中本科教学的尴尬位置,感慨那些高考英雄就这么被抛弃了,很多学生因为失望而回归了留美预备学校的老路。
我好像看到了Robing的未来,拼命跳过了这道龙门,即便是中国最好的大学,等待她的却可能不配她之前的寒窗之苦,况且Robing即便学到吐血也未必考上。
之后,Robing的数学老师也在决定时助了“一臂之力”,这个上课关键点都不讲把学生都敛到他家上课外班的奇葩老师,不知被哪个家长举报了而惩罚全班,用把孩子自尊心贬低到尘埃里的方式挖苦嘲笑每一个人,班里的那个借读来的孩子,因为成绩较差而几乎要被折磨死了,我能感受到Robing的气愤。我不仅气愤而且失望,在塑造孩子人格的阶段,这种粗糙恶劣的环境十分可怕,我不知老师会愤怒多久,但就是那时我真动了离开的心。
离开的目的不是为了去享福,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国外的中学一点也不轻松。回想Robing中学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这个刚送走初三再转战的初一的团队,传达的都是中考导向的信息,关键点是“如何让孩子高中仍能留在这个学校”,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很刺激我的耳膜:“学习就是跟着老师走,百分之百的完成老师的要求,绝对不要问为什么。”这促使我去思考,孩子在应该试错、犯错、不断尝试的年龄,在应该追问原因、学习思辨的年龄,却只能盲从于考试指挥棒,这是对的吗?难道学习就是为了那一朝高考吗?那考试以后人生怎么办呢?
因此,我想让孩子回归一个慢环境,一个不那么急功近利今天学习明天就要成绩的环境,一个允许她自己探索并多角度试错的环境,一个允许她失败并在失败时给予宽容和鼓励的环境,一个帮助她从内在自我促动而不是被动被塑造的环境,一个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整个人生境界提高的环境。一句话,我想慢养我的女儿,我想让她自己找到自己要学的那些东西,而不是学习的全部就为了那几张卷子。
我希望的是:除了眼前这一方书桌,能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除了升学导向,还能让孩子有时间思考、试错、不盲从做自己。从私心里说,我希望借助孩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教育,体会另一种成长的经历。在日后的日子里,孩子会在我的肩膀上站得更高,我会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得更广。
(三)多因素考量,我们为什么选英国?
出国的目标确定后,选择哪个国家是费了很多心思的。首先是说英语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地方可以选择,因为出国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因此将教育优势、文化特色、底蕴积淀等几个方面作为主要判定因素,英国和美国成为首选。最后,我们从学费、学制、毕业后的局面等几个方面做出的判定。
学制:
英国的学制:16岁之前完成的GCSE(中学教育),通才教育是这一阶段的特点,孩子要在对所有学科有所涉猎,选择完成10门左右的课程参加考试取得成绩;18岁之前完成的A-LEVEL(高中及大学预科),这一阶段是准专才教育,针对自己将来的大学学习方向,基于希望申请的学校专业要求,完成指定的课程和考试。大学为本科(3年),如果成绩达到标准可申请继续读研究生(1年),通常4年可以完成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与美国相比,英国的教育体制在内容和时间上更有优势。
学费:
基于美国和英国私立学校的学费对比,英国私立学校的学费远低于美国,如果不寄宿,英国学校一年三个学期的学费通常大致为1.5万镑左右,差不多是美国学校的一半或三分之二。而且英国学校的field trip可以在诸多有文化的欧洲国家进行,旅行费用便宜而见识广博。
毕业后的选择:
既然做了小留学生,我是希望Robing能够在成长环境中建立朋友圈,能够合法留下。而美国目前对中国、印度、墨西哥裔族的另类排队,将取得绿卡变成了很难完成的任务,很多孩子为了一纸绿卡需要委曲求全不敢换工作甚至达10年的时间,更多的孩子因为找不到稳定的工作而必须回国。
而英国居留政策对小留学生更为有利,英国对于永居的要求是合法居住十年或者工作五年,现在Robing9年级,等到她研究生结束以后,基本上也获得了来去自由的居留权,将来不论回国还是留在英国,都更为自主。
而我自己更喜欢欧洲的丰富、厚重、文化久远,我喜欢《傲慢与偏见》、《简爱》、《唐顿庄园》,我最终帮Robing选了英国,Robing盲从了。
温馨提示: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转载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订阅我们】点击右上角 或→关注官方账号,或在添加朋友处输入帐号:sinauk-house
【分享或收藏】点击右上角或
【咨询合作】请直接留言或 来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