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市中心的Pimlico图书馆举办了第24期伦敦读书会。这次读书会虽然不设主题,可分享的五本书都引发听众关于生死,善恶,现实的思考和讨论。无论书目是不是符合听众的品味,至少在分享的时候大家都能结合自身和社会进行一定的反思⋯⋯我相信,无论大家将来是不是会去读这些书,这些思考和影响都会是长久的。而这个,也许就是这次读书会的意义之一。
[时间]2016年9月6日(星期二)10:30-13:00
[地点]PimlicoLibrary
[庄主]兆赫MHz
《最好的告别 :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分享人:Jessie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AtulGawande)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Matters in the End
译者:彭小华
出版时间:2015-7-31
页数:248页
定价:49.90
装帧:平装
ISBN:9787213067792
作者简介:
阿图•葛文德,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
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2003年美国最佳短篇奖得主,2002及2009年美国最佳科学短篇奖得主,2009年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
分享要点: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原名是《Being Mortal》,Mortal是“凡人”的意思,似乎更贴近主题。
对于目前的我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又远在异国。夫妻双方父母的养老送终是我们早晚都要面临的问题。一旦国内的父母生病,需要照料的时间可短可长,而我们又有自己的子女需要照顾,更不用提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处理亲人的最后那段时光?如何能在这样情况来临的时候对自己子女的影响降到最小?⋯⋯分享者Jessie带着这些疑问读了这本书。
作者以丰富的医疗经验,在知天命的年龄,根据自己所见所感写下这本书,书中包含了作者对医学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关于“凡人”这个话题,书中提到,医学无论如何发奋图强,依然避免不了无法战胜死神的结局。生命到了最后一刻必定是衰老与死亡;而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都要面对。
这本书讲述了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出现养老院,一直到现在,美国社会对于养老体系的发展。作者通过身边所经历的故事引发出的问题,来探讨这些问题对推动整个养老体系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那些关于衰老和死亡的小故事就像电影一样画面感十足,让人感触至深。
这本书包含历史,社会体系,老年病学的发展,数据⋯⋯然而它并不是一本晦涩难读的书。恰恰相反,书中穿插的小故事让这本书生动起来,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哲学性,引人思考。
关于善终护理(或者称作临终关怀)的问题,可能多数人都思考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病人?应该竭尽全力去抢救这个人,想尽办法,动用一切手段,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来延缓病人的生命吗?对于病人来说,这些治疗(比如说化疗,靶向,插食管⋯⋯)可能意味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经历痛苦。书中提到,如果不是为了满足所爱人的希望,可能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会选择放弃治疗。正是因为无法割舍亲人的爱,病人才会经历治疗的痛苦而选择继续。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也许经过治疗,病人能延缓若干年的生命;然而也有可能最终只能勉强维持几个月或者更短的生命。可是谁应该为这个选择来负责任呢?是病人自己?家人?医生?⋯⋯而这一切,又都涉及到勇气。
近些年,善终护理开始被接纳。原因之一也许是人们开始怀疑是不是应该竭尽全力去延缓将死病人的生命。我们那样做是不是想要逃避死亡这个事实?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面对死亡?善终护理主要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减轻病人痛苦,尽量让他生命的最后时日能更舒服一些,更开心一些。用书中的话说,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关于老年。书中说: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而我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老年所涉及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疾病,而是各种身体上的退化,听力下降,腿脚不灵便,记忆力也不如以前⋯⋯自己好像变得越来越没有用处了。而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老人失去的更不仅仅是他的自理能力,而是他的尊严。为什么很多人在年老的时候不愿意去养老院而希望待在家中呢?因为在养老院,你的吃穿都需要按照别人的要求/流程来做,不能睡懒觉,不能随意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吃饭,在规定的时间洗澡⋯⋯这些老人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选择,像一个犯人一样失去了尊严。这种情况下,对于老人心理上的冲击可能要远远高于身体上的。那么老人应该如何养老?
总之,这是一本直击人心的书,也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每个人都会有面临这个问题的一天,无处可逃。所以,我们一起看书,思考,讨论吧。
《灿烂千阳》
分享人:李倩
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译者:李继宏
出版时间:2007-9
页数:428页
定价:28.00
装帧:平装
ISBN:9787208072107
作者简介: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塞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并因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受邀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问世后大获成功,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600万册,创下出版奇迹。
分享要点: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分享,是因为在分享者李倩认识的,读过这本书的人中,所有人都对这本书“有话说,有感想”。甚至李倩13岁的儿子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也想要和妈妈聊一聊这本书。
这本书乍看名字会以为是一本温情的书,然而它却充满了伤感与悲情。书名来自于十七世纪波斯诗人SaibTabrizi,诗中描述:One could not count the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Or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这本书的情节立体而生动,让人有种既视感,就像在欣赏“映画音乐”时脑海中会浮现出相应的画面一样。如果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描写的是阿富汗社会的冰山一角,那么这本书可以说是把一个千疮百孔的阿富汗社会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
作者通过他敏锐的感受力描写了他所知道的阿富汗。通过两位女主人公的生活展开描写,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伤感又动人的故事。同时描述了阿富汗近三十年的历史,政治,文化变革。带领着读者走进故事,并且触动到读者内心深处。让读者悲痛压抑到无法喘息,读完之后久久无法释怀。书中的世界是我们不曾经历的世界,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悲惨的,缺乏人权的世界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同时处在地球的两处。
李倩通过辅线,作者描写不多的两个人来展开分享。
第一位是娜娜,玛丽雅姆的母亲。在作者寥寥数语的描述中,“妖怪”这个词出现了四次。原版中这个词是“genie”,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阿拉丁神灯中的那个从神灯中跑出来的精灵。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玛丽雅姆五岁的时候打碎了妈妈心爱的瓷器,非常害怕“妖怪”会从妈妈身体里出来。读到这里,很容易让人猜测是不是小姑娘怕被妈妈骂,“妖怪”应该是妈妈生气时怒目的言行。第二次是在娜娜有机会去结婚前两天,那应该是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她发病了,被描述为“妖怪”来了。在这里“妖怪”应该是指病魔。第三次出现,是在娜娜临死之前。玛丽雅姆对爸爸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像爸爸其他妻子所生的孩子一样的生活,所谓正常孩子的生活。她的母亲娜娜对她说,“你要是走我就会死。妖怪会来,我会发作。”第四次出现在娜娜死了之后,玛丽雅姆去到父亲的住处,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对她说“有个妖怪让你妈妈吊死了自己。”
娜娜,作者用的笔墨不多,但她却是书中一个典型的女性人物,又是一个活得很明白的人。比如在玛丽雅姆因为杀死自己丈夫而进了监狱时,娜娜说: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又比如说,玛丽雅姆想上学的时候,她说:像你和我这样的女人,这辈子只需要学会一种本领就好了⋯⋯忍耐。当玛丽雅姆一次次对父亲充满幻想的时候,娜娜告诉她,父亲对她的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直到她死了之后,玛丽雅姆似乎才明白她父亲的虚情假意。娜娜又是极其果决的,当玛丽雅姆要离开她的时候,她说:你要走了我就死给你看。当玛丽雅姆迈出家门的时候,她就真的上吊自尽了。她用她的生命向女儿验证了女儿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位是莱拉的父亲哈吉姆。如果说娜娜作为书中女人悲剧的代表,那么哈吉姆则是作者笔下对这个国家仅存的那点希望和期盼。哈吉姆受过大学教育,做过高中老师,但在苏联入侵以前被解雇,在面包厂工作。他持有“女孩子一定要读书”的观点,虽然阿富汗共产党把他开除了,他却觉得共产党办教育是治国之根本。在任何状况下,他都没有放弃让他的女儿受教育。他说:“婚姻可以等,但教育却不行。”“如果一个社会的女人没有受到教育,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进步的可能。”哈吉姆永远把女儿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就好像希望之光一样在书中存在。
两个书中故事的配角就描画得这样成功,怎不让人对这本书心生向往。加之这本书语言非常优美,英文版本语言语法都相当易读,中文译本也相当精准地表达出原文的意境。非常值得一读!
《罗生门》
分享人:Juunne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林少华
出版时间:2010-9
页数:249页
定价:25.00
装帧:精装
ISBN:9787532751495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奖”是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之一。芥川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多为历史题材,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让读者关注到社会丑恶现象,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罗生门》是其代表作。
分享要点:
《罗生门》这本书收了作者13部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在12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0多篇短篇小说,和其他一些游记和诗歌。他的作品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透露出对中国古神话和传说的向往。他的作品短小精悍,用词奇特,擅长通过他的作品来发掘人的恶与自私,阴暗的一面。通过日常普通人心理的阴暗面和对待其他人时内心瞬间的转换作为切入点,来表达人性的丑恶。在短小的篇幅中,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表达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这是其短篇小说的魅力所在。由于题材所要表达的都是人性的阴暗,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读起来的感受也相当压抑。但是通过他的这些故事,也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
芥川在二十多岁时候游历中国几个月,回日本后生了一场大病,自此身体一直被病魔缠绕。尽管他在35岁的时候就自杀身亡,但他的文学成就仍然让他成为日本近代杰出的作家之一。
《橘》是这本书中难得一见的有些温情的作品。然而那种温暖也是稍纵即逝⋯⋯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体的不适引发了精神的抑郁,加上现实中他生活上的一些变化,亲人的离去等等,让他对人生看不到任何希望。这些影响了他的作品,也同样可以解释他自杀的原因。
有一部叫做《罗生门》的同名电影,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另一篇文章《竹林中》。虽然是1950年的黑白电影,但是也值得一看。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分享人:Weiwei
作者:[法]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
出版社:自由之丘
原作名:Les Rêveries du promeneursolitaire
译者:袁筱一
出版时间:2014-2
页数:216页
ISBN:9789868746015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要作品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请注意区别另一位卢梭:亨利·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1844年5月21日-1910年9月2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分享要点:
这本书是卢梭生命中的最后一本散文集。如果你对卢梭感兴趣想要拜读一下他的著作,那么这本书是一个很不错的入门。它的语言轻松又严谨,书中的十个章节各自独立、并无关联。不需要按照顺序阅读,读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来读。
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已到垂暮之年。他已经放弃了之前为之奋斗的文化,政治,思想的斗争,远离尘嚣,寄情于大自然。因此闲适的心情也诉之笔端。尤其是最后一篇散文,讲述他和华伦夫人之间的感情。
卢梭在年轻的时候自认为是一个帅气的穷小子,而华伦夫人则是富有魅力的贵夫人。两人相识五十年,他认为在这几十年中,华伦夫人带给他的是任何事物无法代替的精神上的支柱,也希望他自己能给华伦夫人带去生命的光彩。不管他对华伦夫人是敬爱也好,崇拜也罢,短短四页的温情描述让人赞叹两人情谊的非凡。这篇篇幅最短,没有完成,但却温情脉脉,读来十分感人。
这本书被称为卢梭最纯洁的一本书,因为这本书是写给他自己的。里面很多关于他对人生的思考,与自己的对话,内心的挣扎,就像一本日记一样。他不断的在反省、总结人生,同时也在审视周围的人,能够透过一些表面的事物看到本质,体现出他超出常人的感悟和想象力。比如书上有这么一段话:
我见过许多人在探讨哲理时书生气比我更足,但是他们的哲学可说是同他们自己毫不相干。他们力求显得比别人博学,他们研究宇宙是为了掌握宇宙的体系,就好像是纯粹出于好奇才研究一部机器似的。他们研究人性是为了能夸 夸其谈一番,而不是为了认识自己;他们学习是为了教育别人,而不是为了启发自己的内心。他们中有好些人一心只想著书,只想能被欢迎,也不管那是什么样的书。当他们的书写好了,发表了,对它的内容也就再也不感兴趣了,除非是为了要使别人接受,或者在遭到攻击时要为它进行辩护,而且他们也不会从中汲取什么来为己所用,也不为内容是否正确而操心,只要不遭到驳斥就万事大吉。
书中的十个章节里面,第五章节是最值得推荐的。这篇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似,描述在卢梭被遣送到一个孤岛上时的情景。虽然卢梭一直声称他在寻找内心的平和,寻找人生的真谛,但他内心的情感太过敏感和丰富,精神上又受到压抑,不禁让人去想,他终究能不能找到他一直在寻找的那些内心的平静呢?我们作为普通人,很难达到内心的平和,可是我们能够找寻快乐,那么快乐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种平衡点呢?
《生命册》
分享人:北北
作者:李佩甫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3
页数:433页
定价:36.00
装帧:平装
ISBN:9787506362436
作者简介:
李佩甫,当代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羊的门》《城的灯》《等等灵魂》等,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等。
分享要点:
这本书是去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故事讲述了中国50年代以来社会的发展,从农村到城市,各个社会阶层在社会变迁之中存在的矛盾。文章中有非常浓厚的中原乡村色彩,让读者几乎可以闻到土地的味道。
因为作者自身的丰富经历,书中囊括了从农村到城市各行各业的人物,官商,媒体,税务,国企,房产。整本书分为12章,其中6章描写了他到城市以后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其中又穿插很多他在农村时发生的事情。全书用很大篇幅来描写当时村民的朴实和善良。主人公是一个孤儿,在农村靠吃百家饭长大,其间还遇到自然灾害。后来他从农村走向城市,大学毕业后在大学里做助教。最开始走进社会的他,是“背着土地在行走”,带着全村人的希望。他生活艰难,一边受尽城市人的歧视,一边又承受着村民的各种求助,不得不低头托关系求熟人。为了回报村民,他每个月都在欠债生存⋯⋯最后,他不堪重负,放弃工作,和他的一个朋友骆驼逃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闯荡。骆驼是一个非常聪明且有才华的人,他们刚开始靠帮人写小说为生,然后被骗,费尽周折才要把钱要回来。后来他们又跑到另外一个城市,开始努力靠股票挣钱。骆驼在成为有钱人之后,整个人就变了,和主人公形成了越来越强烈的对比。
作者在描述自己写作的这本书的时候,说它是一本“自省书”,在主人公面对城市的各种困难诱惑的时候,他都能够自省,通过回忆他的农村经历让他不断的反省,清洗自己。这本书花了八九个章节,貌似在描述与故事不相关的人物和事情,所以看起来似乎有些杂乱。但作者是正是通过这些来解释他对社会的理解,把社会矛盾展现出来。阅读的时候,我们也会思考,关于人性善恶,是非对错⋯⋯这些故事和人物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经历或遇到,可是通过作者的描写,又觉得它们确实以各自的方式存在于我们身边,让我们得以更深入的去了解这个社会,同时反思沉淀自己。
本期读书会的五本书分享完毕之后,大家意犹未尽。又延长时间讨论了其中的几本以及它们引发的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共同的感叹是:好书这么多,时间这么少。希望能讨论下如何挤时间来读书的问题吧。感谢大家支持9月读书会,期待10月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