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发表在加拿大主流报纸《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上的小短文在加拿大被疯传。 文章是一位家住温哥华的81岁的英裔老太太写的,讲述了她和她邻居一位68岁的中国老太太之间暖心的故事。 文章被各媒体转载。。。 要知道,温哥华今年因为高房价被评为“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中的第3名,而中国土豪是被认为推高当地房价的主要原因。 就是在这样一个人们对高房价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的当口,整个加拿大的心猝不及防的,被文章里这位瘦小的中国老太太所做的一件小事感动了。 我住的小房子是在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看上去都要被旁边那栋前些年翻盖的大房子压倒了的感觉。不过它翻建之后的两三年里我也慢慢习惯了。 ——文章81岁的作者Angie Morris 在文章的开始这样写道。 这栋大房子去年10月份被一家中国人买了住进来,女主人叫Nicole,英文讲得很好。 上午11点,门铃响了,一位瘦小的中国老妇人站在我家门口,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在她的另一只手里,拎着一个纸袋。 这位中国老太太就这样在文章里出现了。她是Nicole的妈妈,和老伴从中国过来临时照看孙子的。3岁的小孙子还不会讲英语,而他的妈妈Nicole这个夏天有事回上海了。 她拎着的袋子里是一个盛满热汤的保温桶,还有不锈钢饭盒,里面盛着米饭、蔬菜、还有要么是鸡、肉、或者是虾,有时还有饼。 老太太每天这个点都来,带着各种好吃的中国饭菜。原因是女儿临走前说起过,旁边住的这个80多岁的邻居老人即将要动心脏手术了。 所以老太太主动承担起了给作者——邻居这位80多岁老人Angie Morris——做饭的任务,每天到点就来,换着菜式。 而老太太一句英文不会。好歹作者Angie Morris还会一句普通话——“你好”,但也只会这一句。 So,大家就可以想象这不同国家不同生活背景的两位老人是如何交流的了。 一次,拿出来饭菜之后,她从袋里拿出一个iPad,指着屏幕。那是她女儿发来的一段文字,文字里告诉我她的妈妈想知道饭菜还合胃口吗,她妈妈一直担心我会不会觉得太咸…… 我不太会用iPad,所以一时找不到键盘来输入,于是老太太又拉着我去她的房子,找她老伴帮忙,然后我在屏幕上看到了在上海的Nicole。 在视频通话中我们说了她妈妈为我做的饭菜,她还特意叮嘱我不要食用过量的盐。 Angie Morris坚持让Nicole告诉她妈妈不要每天忙碌为她送饭了,Angie Morris觉得自己也没法做些本地菜来作为回报。而Nicole则说:“别担心,她总是要为家里人做饭的,再说她很喜欢给你送。” “那你能告诉我她的名字吗?”我问Nicole。 Nicole说了一个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的音,那是她妈妈的名(first name),所以Nicole教给我说她妈妈的姓(last name)——荣。 我就在这个故事里叫她“荣”了。 最初的时候,Angie Morris吃完饭菜,洗了饭盒和保温桶拿着给荣送回去,这可把荣老太太给担心坏了,赶紧扶着80多岁的Angie Morris的胳膊坚持把她送回她的家门口。 “而一路上我也很担心,因为我比她高大得多,我要是一旦摔倒,也一定会把瘦小的她给带倒的。”Angie Morris写道。 现在荣让她女儿通过email告诉我,我可以把吃完的饭盒和保温桶放在我家门前草坪的椅子上荣会来拿。其实荣最初就通过手势想要告诉我这样做,但我当时没明白。 有一次我还保温桶还晚了。但没有保温桶也根本难不住荣。那天她端着一大碗热汤,就那样小心的一步一步的挪到了我的门前…… 有时候,Angie Morris的小孙子会过来,他和荣的孙子一起玩球。两个老太太则坐在一边看,当球有时滚过来的时候,她俩把球给轻轻踢回去给他俩。 “荣的三岁小孙子还不会讲英文,但从他嘴角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喜欢这个游戏。”Angie Morris写道。 后来,通过朋友的翻译,Angie Morris知道了有关荣的一些事——她在文革时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被迫到田里干农活。而Angie Morris自己,是在战时的英国长大的。 这就是我们俩,两个在各自完全不同的国家长大的奶奶们。我们互相不会对方的语言,但仍努力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有时借助于现代科技)来交流。门铃每天响起,荣会拎着那个熟悉的纸袋子,还有她脸上的微笑,站在我的门前。 我通过翻译告诉荣,我坚决不会让她下个月就回中国的。荣知道,我不同意也没办法,但是她听了很开心。而我能做的,只能是多学一些普通话。 “ ‘谢谢’,当然是第一个要学的词。但,看上去还远不够。” ——Angie Morris最后这样一语双关的写道。 在网友们的评论里,大都是各种夸奖各种赞,都是酱婶地: 。 。 。 评论里也有不同意见,引发网友争论:
天天网根据加中生活圈(ID:ccbestquan)综合整理,请与小天天联系 微信dailyne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