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为生病的邻居做饭,一位年长的中国移民感动了加拿大

2016年09月20日 慧谷移民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最近加拿大媒体刊发的一篇投稿在社交媒体被疯转,这篇文字传递着一个简单的信息,关于人性与复杂的政治背景。


这则刊登在《环球邮报》上的小故事是由一位81岁的加拿大老太太Angie Morris写的。她年幼时在英国经历过战争,现在居住在卑诗省的温哥华。在这位老太太的文章里,她描述了自己每天的日常作息,而这些作息都是由她的中国邻居培养起来的。一位68岁的中国老太太得知Morris曾做过心脏手术之后,就义务承担了为Morris做饭烧菜的工作。

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早上11点,我们家的门铃响了。去开门时,我看到一位年长的中国妇人,她瘦瘦小小的,一只手牵着一个小男孩,另一只手拽着一只纸袋子。当我的黄色拉布拉多想要冲上去向小男孩示好时,他下意识的往后缩了缩。

我认识这位老妇人,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拜访我了。她是小男孩的外婆,她女儿去年十月份的时候买了隔壁的大宅子。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大宅子取代了以前面积小的老房子成为如今温哥华房地产市场上最疯狂的景象。”

事实证明,这位中国妇人(Morris成她为“Wing”)定期会给生病的邻居送来自家做的食物:汤、米饭、蔬菜、肉类、虾等,还有自制煎饼。Morris认为:“这真是贴心的送货上门服务。”

Wing的女儿Nicole曾跟她讲过Morris的故事。当她听说,Morris做过心脏手术之后,就自愿承担起给邻居做饭的任务,即便她们俩沟通不畅。Wing只会说普通话,而Morris的普通话水平只限于“你好”。Morris解释了她们后来如何慢慢学会沟通的过程:

“有一次,她除了带食物过来,还带过来一个ipad。她在屏幕上指指画画,让她女儿发来一条英文的信息,说她想知道食物味道做得怎样,会不会太咸。因为我不太习惯用ipad,找不到键盘,所以wing就暗示我应该跟她一起回她家想办法。到他们家之后,她把ipad给了她老伴。最后,我居然跟在上海的Nicole面对面聊上了,Nicole告诉我她母亲想知道食物味道如何,因为考虑到我必须小心对盐的摄入量。”

在Morris文章里,她还描述了两个女人尝试用手比划出一套怎样还餐具的交流系统,结果最后还是失败了。有一次,Wing发现Morris自己把空盒子和水瓶放到家门口时,差点吓坏了,她赶紧拉着Morris进屋。

“她肯定认为我做这些都太费劲了,尽管我告诉她并不是这样,她还是坚持把我扶进屋,让我离台阶远一点。不过我俩相互搀扶着也很危险,因为我比她高,如果我转个身跌倒了,肯定也会把她拽倒。”

一位大学生租了Morris的地下室,在他的帮助下,Morris才得知关于Wing的一些事情:她经历过文革,因为要去农场工作而没能上大学。Morris写道:

“所以,这就是我们俩,成长环境隔着一个世界,也不会说对方的语言,但我们还能通过某种方式交流着(在科技的帮助下)。每天我的门铃都会定时想起,Wing每次都拿着令人熟悉的棕色袋子,笑着出现在我家门口。”

这篇文章在社交网络上疯转,在Facebook上的转发数达到2.3万。通过Morris的描述,我们能感受到Wing的善意。她们之间发展出来的友谊跨越了国别的界限,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间的关怀。就像有评论说道的那样:“你知道这世界上大多数人只是希望能过上好的生活。我从爱尔兰来,所以我能很容易的告诉你矛盾和争端时什么。重要的是,很多人凭借强大的内心并且活下来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安全的环境下成长,一个可能像加拿大一样的国家。”
但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也从另一个层面引起了读者关于温哥华种族和阶级之间紧张关系的共鸣。此前富有的外国买家(主要来自中国内陆)被认为是引起“温哥华房地产市场上最疯狂的景象”的始作俑者。

这种疯狂让温哥华地区的房价在过去10年一路飙升,去年达到了高峰:因为来自中国的钱涌入房地产市场,温哥华中心地区的房价上升了30%。现在,温哥华90%的房子都卖到100万加元以上,让“买房”对本地拿工资的工薪阶层来说成了遥远的梦想。

最近,根据一项对国际住房担负能力的调查显示,温哥华还被评为全世界生活成本最贵城市的第三名,紧跟香港和悉尼之后。(三藩市排第七,伦敦排第八)为了控制房价,加拿大卑诗省在上个月出台了“排外税”,对非加拿大公民在本地买房多收15%的税率。政策出台之后也被诟病不少,除了存在一些漏洞之外,也违反了加拿大宪章里有关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在Morris的这篇文章里,她并没有讨论有关中国资本和加拿大移民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但是Wing住的大宅子却代表着这个城市被这一变化激起的仇恨和抗争的情绪。无论如何,就像Morris的故事所描绘的那样——人性之间的连接能超越几乎一切政治上的争论。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