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是如何自己凑齐大学学费的?

2016年09月07日 易居海外投资



美国的同学是如何支付自己的大学学费的?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相信国内许多父母对此也颇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美国教育对于孩子独立能力培养以及父母与子女存在边界的缩影。



美国孩子是这样挣扎折腾凑学费的

对于国内大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大学的学费似乎是一个不必担心的话题,就算是出国留学的费用,似乎也是由父母来主要承担。把书读好,考出好成绩,其他的交给父母。那么在美国呢?情况又是怎样的?一个叫Dani的美国女孩在自己的博客(Danidearest.com)上分享了她是如何支付大学学费的例子。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长大以后要去上大学。而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担心该如何支付昂贵的学费。直到我上了高中,遥远的忧虑变成了近在眼前的压力。”Dani说。


对很多美国大学生,尤其是那些计划在大学里待上四年或者更久去读硕读博的大学生们来说,这是避不开的现实。Dani进入了一所非常昂贵的私立大学。对她来说,要支付学费真的太难,压力太大,让她很害怕。


“你知道在美国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因为学费的问题而没有选择他们心中第一志愿的大学吗?我以前没听说过这个数据,但我确实是其中的一员。”Dani指的是College Ave和Chegg这两个网站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采访后制作的一张信息图,它反映了大学学费的支付状况:

以下是她在博客上分享的经验。我的学费是怎样凑齐的:


>>>>

来自家庭的资助和个人储蓄

我记得在年纪还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会在假期里给我支票,让我放到自己的储蓄账户里,为上大学积攒经费。我感到很不高兴,我想要的是玩具!我想要的是礼物!我想要一些现在就能用的东西,而不是等到以后!


到了16岁的时候,我开始希望家里人把我的礼物换成钱,这样我就能把钱存在账户里了。


我的父母对我也很大方,他们愿意为我上大学支付25%的费用。特别感谢他们能够为我出这笔钱。我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像我一样幸运,所以我不会把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学校念书期间,我一个人做3份工作来支付平时的生活费,给自己买一些衣服、生活必需品等等,所以我对于自己不用整天担心支付学费的事感到太幸运了!



>>>>

奖学金

在我即将高中毕业的时候,班级里有机会申请由学校和社区出资的多种奖学金。我申请了两种奖学金,然后很幸运地得到了一笔资助,这笔奖学金的出资者是一对夫妇,他们的儿子原本准备上大学,但后来不幸去世了,于是他们愿意把这笔钱拿出来设立奖学金。他们每年都会向我的学校递交这笔奖学金,我想在大学里一定要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我在学校学习的细节,以及感谢他们为我提供的帮助。


我给你的建议是:你申请的奖学金越多越好!即使是那些你认为你不够资格得到的奖学金,也不妨试着申请。


我还申请了一笔戏剧艺术奖学金,这笔奖学金有可能帮我支付5%到40%的学费。我是以舞台经理的身份提出申请的,但我想所有的奖学金应该都会颁发给演员。但我错了!最后我得到了50%的学费补助,于是我支付学费的艰难旅程度过了一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我觉得肩上支付学费的重担一下子卸下来了。


这笔惊人的奖学金,再加上一些我收到的小额奖学金,大大降低了我上大学的学费支出。结果我为这个昂贵的私立大学所付出的学费,比去收费最低的4年制公立大学要付的还少。


千万不要低估奖学金的力量。早一点开始申请,在学校期间也别忘了继续申请奖学金。



>>>>

贷款

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贷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一些亲戚们工作了一辈子,只是为了支付他们的大学贷款。但很幸运的是,这样的事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父母的赞助和我的积蓄已经可以支付25%的学费,而我的奖学金又支付了其中的55%,我只要再贷款20%就好。


在美国,学生贷款有很多种选择。你可以跟我一样,选择向政府申请联邦贷款。你也可以个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让你的家庭向银行申请贷款,并让家人代为偿还。又或者你也可以向一些学生贷款平台申请私人的学生贷款。在贷款之前,别忘了比较各种贷款的利弊,选出最适合你的那一种。记住,一定要计算清楚花多长时间以及总共支付多少钱才能还清贷款。


为了支付我的贷款,我在学校期间还打了3份工。



>>>>

其它选择

如果你的家庭不能够资助你上大学,你申请了奖学金和贷款,但还是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学费,先别慌张。你还有其它选择。遗憾的是,关于这些选择我没有第一手的经验来与你分享,因为我没有使用过它们,但你还是可以仔细查询相关的信息,看看能不能帮上你的忙!比如:申请FAFSA(联邦政府的免费援助)、助学金、由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项目、税收减免、先上两年社区大学(学费较低)再转校至你想进入的大学等。总而言之,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支付高昂的学费而放弃上大学。


美国22岁的年轻人就要经济独立了

对于收入不错的大多数中产美国家庭,他们会从经济上支持孩子到大学毕业。毕业三个月后,家里就不再是孩子的主要经济来源,自己找工作也好,上研究生借学生贷款也好,22岁左右的年轻成年人要经济独立了。


我的一个好友,作为一对非常有成就的律师夫妇的女儿,研究生期间爸爸每月只给400美元零花钱,作为stipend,其它都要自己解决;还有一个同事研究生的学费是从父母那里借的无息贷款。将来要如数还给父母的。


有种观点认为,大到人生的不幸,小到家庭内部的不愉快,很多是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造成的。


父母与成年后子女的经济金钱关系,在美国是界限分明的, 父母的不是孩子的;而中国的亲情和传统让这个界限模糊。个中的甘苦冷暖和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中国的大学生极少有自己凑学费的(除了一小部分经济困难的),更不要说平日里的生活费,统统是向父母伸手的。同时,所有的父母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经济支持,以保证他们能花更多精力在学业上。


对多数家境不算贫困的年轻人,这样的情况会一直延续到研究生、工作阶段,甚至未来成立自己的家庭以后,理所当然地花着父母的钱。


经济界限模糊的家庭容易培养出“啃老”的孩子

“一个孩子是否可以发展为一个思想自由、人格独立的人,完全取决于他与他人和世界的联系,以及他对他人和世界的知晓。”——鲁道夫·斯坦纳


小婴儿没有界限,全部依赖于养育者。随着他站立会走会跑,自我觉醒,界限越来越清晰。父母,特别是中国的父母常常无视孩子的完整界限。许多父母或者由于自我爱的缺失,或者由于自我价值未能实现,于是就把孩子当成“爱的替代品”,假借爱的名义,强行介入孩子的“房间”,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成长,以此补偿我们自己的缺失,实现我们未能实现的自我价值。


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拧巴”,拧巴的原因在于抗拒。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反抗家长的介入,于是会逆反,会用种种家长难以理解的方式进行反抗;或者对自己的独立成熟不负责任,许多长大了还要啃老的孩子多属于这种。


许多家长常说,孩子怎么不懂事,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其实,这基于我们大人长久以来忽略孩子的“房间”——独立、自由,以致孩子不是为自己学习,不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来源:eduise艾德睿智留学

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以便我们及时更正,多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