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MJ: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噪声过大 对工作人员有害,对患者更有害【述评】【2017年第3期】

2017年05月17日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众所周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噪声水平较高。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指南建议医院平均日间噪声为35 dBA,平均夜间噪声为30 dBA1。我们在5个本地ICU进行的研究发现,日间噪声水平略低于60 dBA(相当于一个忙碌的餐厅),而且每小时均出现22~28次高于100 dBA的峰值。尽管夜间噪声水平有相应降低,我们仍然记录到每小时16次高于85 dBA的噪声峰值2。这些数据与其他类似研究的数据一致。2012年发表的一篇综述发现其涵盖的研究所收集噪声均高于WHO指南推荐水平3。工作人员活动和设备报警声是ICU中噪音的主要来源4,其他噪声来源包括患者发出的声音和设备噪音。


报警声持续存在时,员工和患者可能处于一种慢性警觉状态。报警声同人类尖叫声有类似特点,能够激活大脑中负责识别危险的区域。声音水平升高与工作人员紧张程度增加有关5-7,研究(非临床)发现噪声能够负性影响生理功能、工作动力8-9和总体健康10


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度的,由大量噪声造成的感官超负荷和复杂多样的患者需求可以导致工作人员固定偏倚(fixation bias)和态势感知能力降低4,11。噪声相关的潜意识过程能够影响认知能力,限制大脑处理听觉和视觉信息的能力12。对背景噪音觉察度降低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警觉性降低。报警中无效报警高达75%,不需要立即处理,甚至被直接忽略了13。对于未经训练的人员来说,所有机器报警都显得很紧急,无法区分哪些是严重的问题。美国的医院已经把报警疲劳认作首要危险14,英国皇家麻醉医师学院(Royal College of Anesthetists)安全麻醉联合小组也将这一领域作为优先改进目标。

在暴露于模拟重症环境的志愿者,可以观察到睡眠障碍和应激相关生物化学标记物变化15,患者在干扰环境下也出现了睡眠困难。


精确测定ICU中典型的睡眠模式很困难,但其特点很突出。这种环境下患者的睡眠是间断、短暂的。一项针对重症和术后患者睡眠状况的综述发现,ICU环境中的患者,睡眠状况变异性很大16,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别进行的2项观察性研究发现,患者任意24小时内睡眠时间为3~5小时,中位完整睡眠时间仅仅为3分钟或更短17-18。普通ICU中,多数患者并未接受长期大量镇静药物,其院外睡眠节律正常。


睡眠受扰可能是ICU瞻妄状态的触发因素。已经发现精神障碍和睡眠不良之间有关联,仅通过改善睡眠就可以减轻精神疾病患者的偏执症状19。患者描述在ICU的经历听起来让人觉得备受折磨20-21。30%~75%的ICU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少有一次瞻妄发作。这些患者住院时间更长,出院后可能会有更加严重的长期健康问题22。已经证明,尽可能防止出现瞻妄状态,以及当瞻妄发生时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和持续时间,有明确的益处。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确认了患者瞻妄状态与其经受的噪声水平有相关性23。耳塞可能是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护耳措施并不适于所有患者,也不解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身心健康问题,并有潜在医疗差错风险。建立独立房间分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来自其他患者的影响,但患者仍然会受到来自他们自身生理监护设备的影响。


降低ICU环境噪声水平(即便是轻度降低)也可能有助于患者睡眠,提高工作人员注意力,并减少瞻妄发作次数。良好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能够降低噪声,针对不同的安静时段进行的研究,其结果不尽相同24-25。员工教育是有效的,可以指导员工对报警阈值和音量进行个性化调整,以及使用视觉警告模式。众所周知,文化的改变是最难以逾越的障碍之一。现在急需患者和家庭参与的、更多更好设计的干预试验,可以参考新的方法,例如"经验性的联合设计"(www.kingsfund.org.uk/projects/ebcd)。


更智能的报警系统规则也很有前景,在不增加总噪声水平条件下仍能够传递直观的警告信息。频率和音调影响人对噪声的本能反应,其作用可能强于总分贝水平。WHO的标准看上去似乎永远都不会完全实现,可能需要修订。改变监护标准,纳入噪声对精神方面的影响,有助于人们转变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去除单一24小时平均噪声目标,添加声音频率指标可能是描述医院环境中可接受声音水平的更好方法。定义一个可以实现的循证目标也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ICU。技术进步同样帮助我们进行环境设计,以便更加有助于患者恢复和高效临床工作。


BMJ 2016;353:i1956 doi: 10.1136/bmj.i1956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