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中国学生毕业演讲被骂 校方表态:我们为她的发言自豪

2017年05月23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昨天开始,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Shuping Yang)在学校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在华人圈子里突然火了,热度甚至超过去年哈佛史上首位作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的中国学生何江,可惜是以不同的理由。


很多人已经看过演讲视频。杨舒平的演讲以“美国的新鲜空气”引入,进而说到美国的言论环境,最后号召大家为民主和言论自由而奋斗。


一石激起千层浪。视频刚出来的时候,一些评论认为这段演讲有“辱华”嫌疑。不过,当大家冷静下来,许多人意识到,这跟“辱华”,还是有差别的。首先,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言论自由,这都是如今华人圈子里常见的讨论,一名普通留学生的看法,也只是众多观点之一;其次,就如芝加哥大学留学生段思农在接受本网采访时所说,他认为杨同学“不是一个刻意想攻击祖国的‘坏人’,而她的出发点,也可能只是“想以自嘲开场,赞美美国教育”。


而也如段思农和许多学生在接受本网驻各地记者采访时所说,所谓的“自嘲”是不是有度,对比和赞美又是否客观,则是另一回事。


由于批评太多,杨舒平已经关闭了自己的Facebook等社交网络。但对于她外界仍有攻击和谩骂之声,这也是没有必要的。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相对理性地表示,他们想说的只是:“我们不被杨舒平代表。”争议扩散后,马大学生学者联合会发表了一篇声明


其中强调了三点:1. 杨舒平的毕业演讲仅代表其个人观点;2. CSSA正在积极和学校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3. 希望大家不要盲目攻击马大和马大学子。


马大华人学生们也联合起在校生和校友,连夜制作了一个名为“为中国自豪(proud of China)”的视频,表达不同观点。不少参与的学生在毕业典礼结束后,当即配合录了视频,发给制作者。

↑我知道中国还在发展,我们需要聆听外界的建议,但我绝不同意有人用谎言来贬低我们的国家。

↑来美国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逃离中国的环境。

↑我选择留在美国,不是因为“新鲜的空气”,而是为了追逐我自己的理想——我是一名户外摄影师,我想要走遍这里的国家公园......用你的双眼去看,去寻求真相,这才是一个留学生对问题的真正打开方式。

↑我来自北京,但在马里兰长大。我想说,她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我眼中的中国比她说的好太多了。美国和中国都不是完美的,我不同意她的话,我为中国自豪。

↑我留下来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在这里生活,但不是因为厌恶中国。中国是有短处,但这不表示我们讨厌自己的国家。你不能贬低别人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这是错误的。我热爱马大,参加了许多学校活动,但如果这次学校不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真的会伤害到我,也会伤害到学校的多样性。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连夜赶制了一批T-shirt,上面印着"proud of China"的字样,分发给中国学生,穿去各学院的毕业典礼。


刚从马里兰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的郭同学(下图右)告诉记者,下午他在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穿了这件"proud of China"的T-shirt,有美国同学在台下对他说,"I'm proud of you." 


杨舒平这篇演讲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最在意的有两点,一是走极端,二是没有分清场合


先说极端。这其中一部分是来自论据不明,不实事求是。关于杨舒平家乡昆明的空气质量,已经有许多网友提出辟谣,我们不再赘述。自然,如果她的想法来自她的亲身经历,而她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有着自己的解读,笔者无法评断;再者,中国不少城市也的确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另外关于她演讲中的逻辑不通问题,也就是“到底是为了新鲜空气来马大,还是来了才发现空气新鲜”,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为了达到演讲效果下不谨慎的说法。


我们知道,批判和讨论,都需要客观。但我看到的这篇演讲,却是将美国和中国放在环境问题和民主问题的两个对立面来做片面的比较。从燃放数量、含泵量、食用鱼安全、城市清洁等各方面来说,中国的环境污染需要被正视,而美国也并不在完美的一端。至于政治环境,朋友圈里早就有人吐槽,“现在还觉得美国是自由之国的人,是不是大选以来没看过新闻”。可以说,这篇演讲对于美国的赞美也显得较为肤浅,并没有自己的思考(或许也有篇幅和时间受限的原因)。


除了论证显得幼稚且不真实,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民主建设、教学制度(演讲中说“我只是在死记硬背,为了拿到高分”)等等,一个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带着一种浅薄的认知,在公开场合、尤其是信息来源有限的美国受众面前,宣传这样片面的认知——作为留学生,除了嘲讽和抨击,是不是有更多可以说的呢?


就像一位在美国出生的波士顿大学华裔学生在采访中对记者说的那样,他认为比起祖国没有给你什么,更重要的应该是祖国给了你什么,“我相信中国能给一位公民的,也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多。”


(杨舒平部分讲稿)


常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来马里兰大学?


我总是回答,因为这里有新鲜的空气。


五年前,当我走出从中国启程的飞机,离开杜勒斯航站楼,我准备好要拿出一只口罩戴上,我总共带了五只口罩。但当我第一次闻到美国的空气,我放下了口罩。


这里的空气如此甜美、清新,而且有些莫名的奢侈。


我很惊讶。在我成长的中国城市,每当我外出时我都必须戴上口罩,不然我可能会生病。


但是,当我呼吸到机场外空气的那一瞬间,我感受了到自由。


我的眼镜上不再有雾,我的呼吸不再困难,压抑感也不复存在。


每一次呼吸都是一种愉悦。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也不禁回忆起那种自由的感觉。


在马里兰大学,我马上又感受到另外一种新鲜空气,它使我永远心存感激,那就是言论自由的新鲜空气。


来美国之前,我在历史课上学到过《独立宣言》的内容,但是那些字眼,生命、自由、对幸福的追求等概念,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实际含义。


我只是在死记硬背,为了拿到高分。


对我而言,这些词听起来如此陌生,如此抽象,如此“舶来”,直到我来到了马里兰大学。


我才理解,在美国,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是神圣的。


在马里兰,我每天都受到鼓励,去表达我对一些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


但不管我们会做什么,请记住,民主和言论自由都不应该被视作是理所应当的。


民主和言论自由就像新鲜空气,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自由是氧气,自由是热情,自由就是爱本身。



其次还有语气上的极端。让笔者觉得不太舒服的,是她所用的语言和修辞,无论是作为引言对空气的讨论,还是后文对民主和自由的论述。“带了五只口罩”“第一次闻到美国的空气时,放下了口罩”,还有那句被许多人诟病的“甜美、清新、莫名的奢侈”,以及“我被震惊了,我从未想过这些话题可以被公开讨论”等等(个人认为这也有争议——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乃至政治问题,在中国真的没有被公开讨论过吗?),这些都带着一种浓浓的夸张,似乎更像是一个没有出过中国的崇洋媚洋者,而不是已经留学将要毕业见过世面的学生。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就像许多中国学生所担心的一样,杨同学这段演讲中不够准确的表述,的确让许多美国人信以为真,也从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他们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今天本网记者在各地校园的采访中,都有美国学生表示,自己没去过中国,不了解情况,但如果这是她的真实见闻,她有权利说出来——这话是没错的,但关键就是,这足够真实吗?而又有多少不明真相的美国人,会就此记住了这些“真实”的见闻呢?

今天是马大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其中不乏中国留学生。


第二再说一说场合问题。可以说,杨同学的演讲稿,有一点方向是正确的,那就是从个人经历出发,以亲身感触来打动人。从乔布斯讲自己辍学、被查出癌症等遭遇,Facebook的COO分享自己丈夫去世后的感悟,吉姆·凯瑞回忆父亲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影响,不管名人还是普通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在公开演讲中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但是,在毕业演讲中,有必要贬低一个国家来强调自己所学吗?


很自然地,我想到了哈佛大学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我们都已经知道,这篇曾经被广为传播的演讲,是以何江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被毒蜘蛛咬伤后的故事开头的。

(何江部分讲稿)


作为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的博士,我现在知道在我初中那个时候,已经有更好的,没有那么痛苦的,也没有那么有风险的治疗方法了。于是我便忍不住会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当时没有能够享用到这些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呢?


蜘蛛咬伤的事故已经过去大概十五年了。我非常高兴的向在座的各位报告一下,我的手还是完好的。但是,我刚刚提到的这个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停在我的脑海中,而我也时不时会因为先进科技知识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平等分布而困扰。现如今,我们人类已经学会怎么进行人类基因编辑了,也研究清楚了很多个癌症发生发展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利用一束光来控制我们大脑内神经元的活动。每年生物医学的研究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突破和进步——其中有不少令人振奋,也极具革命颠覆性的成果。

......


在哈佛读书期间,我有切身体会到先进的科技知识能够既简单又深远的帮助到社会上很多的人。本世纪初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多个国家肆虐。那个时候,村庄里的农民听到禽流感就像听到恶魔施咒一样,对其特别的恐惧。乡村的土医疗方法对这样一个疾病也是束手无策。农民对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并不懂得流感比普通感冒可能更加致命。而且,大部分人对于科学家所发现的流感病毒能够跨不同物种传播这一事实并不清楚。


为什么何江也是讲了自己的故事,也是讲了中国农村的“落后”,却没有这样的争议呢?因为他讲述的首先是真实客观的,没有用中国的曾经来对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现状、或是用中国的短处来对比其他国家的长处;其次,他的这种讲述最后落到了更广义而博大的层面上,即“先进科技知识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平等分布”问题,并表达了自己作为科学人才,希望传递知识、改变世界的愿望,而非单纯的批判或赞美。


其次,在美国,部分民众对于中国、对于东方有成见,这是人所共知的。那么在毕业典礼这样的场合,我们一定需要提及那些美国人已经带着成见,尤其是不准确成见的话题吗?


当然你可以说,这就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但我也知道的是,有加州学生抗议达赖去学校做毕业演讲,就在昨天,也有圣母大学的学生在副总统彭斯演讲时走出了毕业典礼的会场。


马里兰大学的中国学生们并没有当场扰乱抗议,但他们当然可以有愤怒和不同意的情绪。


我还知道的是,当乔布斯在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时候,当桑德伯格说“常怀感激之情可以帮助走出悲伤”的时候,这些话是不会引起反感的,因为它们无关政治、偏见、对任何人或国家的褒贬,是最真诚而普适的感受和道理。


目前,马里兰大学的中国学生们在敦促校方给出解释。我们在马大的官网上看到了选中杨舒平为学生代表后的简介,可以看到她修心理学与戏剧双专业,并辅修德语,在校内参加的活动非常丰富,今年秋天将前往西北大学攻读MFA学位,专业为银幕及舞台写作。


简介中也说,杨是经其专业的教授推荐成为发言者,并经过了申请。简介中也不乏部分杨舒平对于美中两国比较的言论。(https://goo.gl/vgmgOG)


而从申请表格中可以看出,申请在毕业典礼上演讲,是需要事先上传讲稿的草稿进行审核的。


杨舒平上台前由马大华裔校长陆道逵介绍上场。而演讲时,马大也及时在twitter上推送了演讲的内容。


一名年轻女生,对于自己的言论兴许还有不成熟及考虑不周到之处,但校方为什么会容许这样明显带有批判性质的讲稿最终被公开讲出来,这也就是学生们想要一个解释的原因。本网记者今天也联络过马大校方,学校在发稿前刚刚发来回复。但全篇只提到支持学生自由发声的权利,对于受争议的“不真实、不客观”并未提及。


“作为一名顶级的学生,杨舒平被委员会选中在5月21号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她表达了对于有机会在美国和马里兰大学学习的感激,并分享了她对这段经历的想法。


学校相信,作为一名有见地的全球公民,听取不同的意见、拥抱多元化、接受不同意见是很重要的。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倾听并与持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是一项必要的技能。


对于杨舒平分享其观点及独特见解的权利,我们学校自豪地表示支持。我们也对她在这个欢乐的场合发出她的声音表示赞赏。


这份校方声明在马大的中国学生群体中引起了更大的激愤。有人批评学校不经调查就给予假大空的回复,也有人说这是模糊重点,而忽略了演讲内容对于中国人的抹黑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


从去年的何江,到今年的杨舒平,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言。这本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只是在发言中体现的思想上,学生是否能展现足够的成熟和理智,去年何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正面的例子,而杨舒平的事件也许就是一个教训。好在,现在大部分中国学生也站出来做出冷静的呼吁,建议大家理性爱国,也建议一些人停止人身攻击,给当事人一个反思和改正的机会。在美国的优秀华人必定会越来越多,的确,our voices matter,但希望将来我们发出越来越多更聪明的声音。


今天下午举行毕业典礼的马里兰大学各学院中,商学院的典礼上,也有一名中国学生作为代表上台发言。典礼后,这位杨同学也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

“父母教会你东西,至少你要尊重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的历史,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到了新的国家就有这么激烈的看法。我今天也讲了对于UMD(马里兰大学缩写)的看法,U是Universal,有来自全世界的同学;M就是Meaningful,因为学习本身很快乐也很有收获;D是Determined。之后我讲了在这里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这才是我觉得该讲的东西,不只是告诉别人自己的祖国哪里不好。就算你觉得有什么不好,那也应该是激励你努力的部分,而不是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上讲出来,引起这么大的反弹。”



本文采访:崔菡 邱洪辉 李州 沈智虹(实习)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查看完整演讲视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