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东西新报"↑免费订阅本刊
中国抵制过美国,也抵制过法国、挪威、以及不只一次的,抵制日本。每当在喊要抵制谁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一笑而过,因几乎每一次都好像没有太大成效。但中国因韩国部署萨德抵制韩国,却对后者造成显著伤害。抵制日货和韩货,为何会有不同?到底差异在哪里?
韩国乐天集团确定向军方供地,用于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后。中国出现抵制该公司的呼声。北京乐天超市内部分货架已清空,部门停业。现全国122间乐天玛特超市仍有87家停业,以致该公司在华出现大规模亏损。(视觉中国)
重温当年反日暴动
还记得2012年的反日示威浪潮吗?当年东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及推动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7月日本宣布「国有化钓鱼岛」,惹来中国政府强烈不满。虽然两岸三地都爆发示威,但国内的是最激烈的,有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被袭击、日企商店被毁、日车遭纵火等等。
当时人们高举反日旗帜,高叫抵制日货,但映在外国人眼中的却是一群暴民。部分人甚至一边说反日却手拿着日本相机、穿着日本衫、驾着日本车。这种所谓「口嫌体正直」(意即「口里说不,身体却很诚实」)的人被当成笑柄,当年的抵制被多国传媒报道,无一不认为这根本是「蠢货」。
这次萨德事件中最先令人联想起的,正是当年的抵制日货行动。法新社3月一篇文章《抵制日货抵制韩货怎么就没见抵制蠢货》,批评中国对韩国萨德问题歇斯底里。但「抵制蠢货」不是法国创造的字语,它实际源出中国。
2012年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反日浪潮是近年最大宗的,但抗议声起得大,也沉寂得非常快。在918大型示威结束后,中国官方发言要求克制后,民间示威和抵制消声匿迹。(视觉中国)
当年指责这种砸自己车同时砸同胞们用血汗钱买回来的车的愚蠢行为,正正来自国内媒体。中国民间亦讨厌这种「诉诸民粹」的无意义抵制。因此当年所谓的「爱国行为」在9月迅速冷却,尽管政治上中日关系一度跌入冰点,民间再无特别掀起太大的反日浪潮。
回顾过去多次所谓反日行动,从未持久,亦从未对日本产生太大影响。前往日本旅行「爆买」的人有增无减,日货在中国销量持续上升,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国年青人之间依然流行。
这次反韩示威比当年更平静,刚开始时虽有零星示威但很快消声匿迹。当大家以为一如既往,韩国却在近日连续「喊救命」。抵制开始半年后的今天,不论韩国或是外国传媒都报道韩国正受到「限韩令」严重影响,毫无改善迹象。为何会这样?日韩到底哪里不一样?
日本与韩国哪里不一样?
经济:韩国出口过分依赖中国,但日本不然。
政治:中国政府高调介入,但模式与对日本不同。
民间:韩车在华销售策略定位错误,质量与口碑亦较日本差。
韩太依赖中国所受冲击自然大
韩国和日本哪里不一样?岭南大学政治学系客席助理教授朴祯媛认为,萨德事件与众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时机与多个背景因素综合而成。韩国2017年初因前总统朴槿惠的「崔顺实门」造成政局不稳、两韩局势愈趋紧张。3月朴槿惠面临弹劾之际,萨德系统正式部署,引发中国反应,对韩国来说相当不幸。除此之外就是,早在多年前很多经济学家已警告韩国经济太依赖中国。
朴祯媛续道:「在很多方面,中韩贸易对中国济增长,以及技术知识方面的发展计划与投资的利好已愈来愈少,因中国已快速追上发达工业国家。中国在全球有更多选择。相反,韩国过分依赖中国市场,所以承受严重冲击。」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KITA),2016年韩国出口中国排第一位占1240亿美元,远高于第二665亿元的美国;至于根据日本财务省,2016年日本出口中国占1130亿美元,数字虽高但仍低于美国的1262亿美元排行第二;而根据中国商务部,中国出口韩国数字为约937亿美元,低于日本的约1293亿排行第三,韩国依赖中国的程度高于日本,同时中国依赖韩国的程度低于日本。
相比当年钓鱼岛事件,实际在萨德事件后中国并无中断与韩国交流,两国官员交往如常,如在8月举行的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会。(视觉中国)
中国官方否认制裁仅称「民间抵制」
除了数字上的比较外,限韩令与过去不同之处,还有政府的介入。尽管中国表面否认实施制裁,但官方介入影子清晰可见:自今年3月起中国旅行社取消了大部分前往韩国的旅行团、电视大大减少播放韩剧、韩星往中国表演的行程出现延期或取消、在中国经营的韩国超市因「消防问题」遭勒令停业。多间韩国在华开设的超市受影响,被封禁多月至今。
类似的措施在2012年亦有出现:钓鱼岛事件后中国以整顿环保为名,限制稀土输出。稀土是制造电子零件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来源,因日本稀土输入几乎完全依赖中国,设立配额被指是向日本反击。但限制稀土输出受影响的不只日本,美国和欧盟同样受害。结果美日等国家共同向世贸组织投诉,最终迫使中国取消稀土配额政策。
反观限韩令只对韩国造成打击,而中国政府在限韩令实施后并无中断对韩交往,并称「从未颁布反萨德措施,一切与官方无关」。在「抵制只限民间」的情况下,韩国要向世贸投诉有一定困难。
韩车销售表现不差,现代Tucson在去年更抢占全球销量第三的宝座,但在中国却十甲不入。(网络图片)
韩车销售挫非全因萨德事件
更微观的可以看韩国汽车在华销售状况。韩车在华销售额,于萨德事件开始后下跌。韩国阿里郎电视台报道,现代和起亚汽车今年1月至6月销售额分别是35万及15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挫四至五成。
韩国车是否质素有问题才导致无人选购?似乎也不是。据美国权威杂志《Ward's Auto World》2017年的沃德十大引擎排行榜中,现代汽车Elantra的1.4T涡轮增压四缸引擎就排行第五,仅比本田雅阁的低一名,可见韩车质素并不差。
中国新浪一篇文章指出,问题出在韩车在中国的销售定位。现代汽车在中国销售大都集中在被称「B级车」的中型车上,但实际中国自2015年起掀起多功能旅行车(SUV)热潮,SUV市场在中国节节上升。韩国SUV在中国口碑较日本及欧洲车逊色,普遍在消费者心中有「不够便宜,质素又比不上美日车款」的印象。再因未有针对加以推广宣传,以致韩国SUV在中国的销售成绩不理想。2016年世界SUV销售榜中,现代Tucson和起亚Sportage分别排行第3和第6位,但在中国却十甲不入,所以萨德事件只是刚好令情况更严重。
中国前往韩国的旅客大减,对主要依赖中国旅客生意的商户受影响。但中国前往韩国的自由行未有特别减少,消失的只是旅行团。(视觉中国)
伤害更多的是中韩人民间感情
中国的限韩制裁亦仅止于此,前者并无限制韩国其他如电子零件的输入,亦无限制中国旅客前往韩国自由行,韩流在中国依然流行。宏观来说,中国限韩令对韩国造成的打击虽然显著,但整体来说影响有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檀国大学教授金珍镐表示,中国这次的制裁行动更明显的,是伤害了中韩人民的感情。
金珍镐续道:「韩国国民重视生活稳定及富裕,但保守的人群也同时重视国家安全。在今日两韩对峙的环境下,安保重要性超于中韩经济关系,这次制裁已足够引起韩国人对中国的反感。」在阿里郎电视台一次有关萨德的特备节目中,台上嘉宾就一直强调系统不会对中国构成实质威胁,无法理解北京政府的制裁行为。
中国的限韩令对韩国造成打击,是基于政治、经济、与韩企在中国的实际市场环境下综合而成的结果。但中韩的历史渊源较日本深,矛盾亦较日本浅,中韩两国有充分理由合作共同发展。萨德事件的伤害其实不只韩国,中国亦面对损失友好邻国的风险。
精选
THEBEST
我们最懂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