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财迷(newcaimi)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了一份所谓的“全球百名巾帼人物”的名单,来自印尼海洋与渔业部的部长苏西女士榜上有名。
不过,BBC中文网“一不小心”说出了西媒的贼心——竟然将这位女部长当选原因归结为“她敢炸沉中国渔船”……
BBC中文网截图
这位名叫“苏西”的部长,何许人也?
出身草根,胆大泼辣——
苏西·普吉亚斯图蒂出生在印尼西爪哇省小镇庞岸达兰,性格叛逆的她高中时曾参加反对苏哈托独裁政府的社团,并因此遭学校开除,之后便再也没踏入过校门,转而做起了卖鱼女。
据苏西的传记描述,当地鱼市往往被帮派把持,鱼贩不按时缴纳“保护费”便会遭到骚扰,然而自小泼辣胆大的苏西直接找到帮派领袖,“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那之后苏西的生意再也没被打扰过,”雇员阿德克回忆道。(小编好想知道苏西到底说了什么……)
卖鱼起家,中途从政——
苏西从卖鱼起家,逐步发展为渔业产品出口商,并创立了“苏西牌龙虾”的招牌商品。2004年苏西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用于运输海产生鲜,随着事业版图不断扩张,2012年其公司已有32架轻型飞机。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不过是个“泼辣卖鱼女成为企业家”的励志故事。直到2014年总统佐科·维多多上任后,苏西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内阁名单上。
虽然佐科同样出身草根、讲求实干精神,但这一决定还是让包括副总统尤素夫·卡拉在内的许多人大为吃惊,毕竟苏西是印尼首位初中学历的部长,并且没有任何从政经历。
自就任部长以来,这位高中辍学、纹身、吸烟的昔日"卖鱼女"对外立场强硬、不时有惊人之语,虽令印尼外交部"头疼",却早已成为印尼媒体和民众眼中的明星。
“炸船风波”是怎么回事?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称,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海岸线长度位居全球第二,但由于渔民技术落后,长期以来饱受外国渔船非法捕鱼困扰,年渔业出口额仅42亿美元,远远落后于东盟邻国。
印尼当局称在印尼海域的外国渔船90%都属于非法捕鱼,每年给印尼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
这些年来,印尼除陆续制定领海管制措施和外国渔船进入印尼领海的规定外,也要求海军加强巡逻缉捕。在佐科就任总统后,更是要求军方采取坚决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2014年,苏西担任海洋与渔业部的一把手后,在总统的“授权”之下,严厉打击非法捕鱼,其中境外渔船“非法跨境”捕鱼更是她打击的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
▲2014年12月初,印尼政府在位于马来西亚和加里曼丹之间的阿南巴斯群岛海域炸沉了3艘越南渔船。
▲2015年1月10日,印尼在西巴布亚一小岛附近的海上炸沉1艘越境捕鱼作业越南渔船。
▲2015年5月20日,印尼北苏拉威西省,印尼海军炸沉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的19艘外国渔船。其中,有5艘越南渔船、2艘泰国渔船、11艘菲律宾渔船及1艘中国渔船。
▲2015年10月19日,印尼在西加里曼丹省Mempawah县Datok岛海域销毁了4艘越南非法渔船。
印尼方面表示并没有特意针对某一个国家,对那些他们认为违法的捕鱼者是“一视同仁”的。按照苏西自己的说法就是:只要是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渔船,印尼都会照炸不误。
事实上,苏西炸过的越南和菲律宾渔船远多于中国渔船。对于中国渔船,印尼的态度截然不同。
例如,2014年在印尼的严厉警告实施后,印尼海军曾扣押了22艘中国渔船,而印尼的做法——向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提出抗议,而不是对待越南渔船那样直接炸沉。
显然,印尼在对待越南渔船和中国渔船时,采取了不同的标准:一个是毫不商量的炸沉,一个是通过外交渠道协商解决。
BBC为什么要把炸中国船单独拎出来?
BBC这么做的原因倒也不难理解,自从菲律宾在新总统杜特尔特的领导下选择了更加独立和平衡的外交政策,不再给西方势力当在南海遏制中国的马前卒,西方急需寻找下一个敢在南海对抗中国的棋子。
虽然印尼与中国并不存在领土争端,但是为啥会成为西方对抗中国的“候选人”呢?
原来,虽然南海的纳土纳群岛属于印尼,咱们中国对此也没有疑议,但这个群岛的专属经济区却与咱们中国南海的九段线存在部分重合,这也就导致了两国间的渔业纠纷。
而印尼方面负责处理这一纠纷的苏西,则因为炸过中国渔船这种“强硬”的态度,而成了西方想力捧的目标,美国方面也曾经给苏西炸鱼船的做法“颁奖”。
▲不仅是西方想煽动印尼对抗中国,日本这方面的小动作从未停过。
从目前来看,印尼还是更希望和中国搞好关系,共同发展经济。今年5月,印尼总统佐科就专程来华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表示欢迎中国投资印尼。
但两国渔业的问题也确实应该尽快得到解决,以免被某些国家和势力利用,“挑拨”两国关系。专家呼吁中国与印尼尽快重启渔业谈判,从而一方面建立一个双赢的渔业发展体系,另一方面也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思路,树立一个样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其实BBC的英文版网站并没有露骨地写明他们选择苏西是因为她“敢炸中国渔船”,原标题是“她敢为了打击违法捕鱼而炸沉渔船”。
但BBC中文网的雇员们却非常贴心地把这篇报道中暗含的“挑拨”意味在中文版的标题中写明了出来,可谓是“不打自招”了~
对此,小编只想说,有这功夫耍花招,还不如好好发展经济呢。你恶意带节奏?我们不约!
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战友,请下方留手印并分享给喜欢看新闻的亲戚朋友,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