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郭鲜花* 译
祁伟祥 陆嘉德 校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部*
最近一项非劣效性试验报告表明,与皮质类固醇和支持疗法相比,全脑放疗并无法改善伴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的生存或生活质量1。脑转移治疗后生活质量试验(Quality of Life after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es,QUARTZ)是一项实效性临床试验,具有宽泛的入组合格标准,但其538例患者均不适合手术治疗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仅当临床医师和患者对全脑放射治疗的潜在获益不确定时,才被纳入。许多参与者的总体健康状态和日常生活功能较差,在这种水平的患者通常会被临床试验排除在外。
虽然所报告的两组人群的基线数据相似,但有几项关键的预后因素未被报告,包括有症状转移还是无症状转移、颅外疾病是否受到控制,以及分子特征,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突变状态,因超过一半的参与者都是腺癌。
治疗因素也可能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与治疗组相比,支持疗法组中有明显更多的患者接受了其他的抗癌治疗[86/246(35%)比54/259(21%);P=0.000 5]1。研究表明,尽管治疗组之间患者的总体生存无统计学差异,但全脑放射治疗明显改善了60岁以下患者的生存。无显著相关性提示基线功能状态好的患者可能从全脑放射治疗中得到生存获益。
QUARTZ试验对减少全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成人患者中的使用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期望的获益几乎为零,尤其是当他们出现无症状的脑转移、功能状态差,或有进展的未治疗的颅外疾病时。此外,与那些接受支持疗法的患者相比,接受全脑放射治疗患者更可能报告不良反应,如嗜睡、脱发和呕吐。
QUARTZ研究排除了适合局部靶向治疗的患者。空间靶治疗例如SRS正逐渐取代全脑放射治疗。SRS是一种微创的放射治疗技术,采用精确聚焦的射线束,将高剂量放射治疗剂量照射至单个转移病灶,且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最小。最近有几项试验表明,对于脑转移数量有限且身体状态好的患者,SRS较全脑放射治疗能更好地保护这些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2,3。
QUARTZ研究方案确实允许受试者随机化后仍可接受全身治疗,但仅42例患者接受了化疗,29例接受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另有7例患者接受化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许多试验表明,对有治疗意义的基因突变表达,如EGFR和ALK等的肿瘤患者,运用靶向治疗的前景良好,其中包括小的、无症状脑转移的患者治疗4。近来发表的有关免疫治疗研究也表明,该疗法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对脑转移病灶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其他试验正在评估联合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放射外科治疗6。
全脑放射治疗在选择出的患者仍然有效。这些患者包括:有较好的体能状态、对颅外病灶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同时伴有多发脑转移且因邻近关键结构而不能采用放射外科治疗,或者不适于手术切除的大病灶。
应尽力使所有患者的全脑放射治疗的毒性降至最低,特别是认知功能下降。美金刚胺等辅助疗法有助于保护认知功能7。另外,避免海马损伤的新放射技术在早期非对照试验中显示了应用前景8。一项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正在检测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案在选择全脑放射治疗并且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作用9。
通过探索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组织学和分子学特征,脑转移患者的管理正经历快速变革。治疗选择不断增多,也面临着优化管理和使每位患者利益最大化及伤害最小化的挑战。总之,全脑放射治疗已不再是所有肿瘤脑转移患者的全球标准,尽管全脑放射治疗在选择性脑转移患者人群中仍有需要,但其地位正在逐步降低。
BMJ 2016;355:i6483 doi: 10.1136/bmj.i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