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回!国!!!虽然我也想念祖国...

2015年04月14日 澳大利亚WHV



今日话题

回国,还是不回国,好多人都犹豫过吧。其实我想念我的祖国,可是呆的时间越长,比较的越多,我越是想要留下来。我思考的事情很多,比如:


有关生存

原谅我是一个普通人,无法创造一毕业就高薪的传奇。作为在澳大利亚刚刚毕业的留学生,我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在3000刀左右。如果我回国,凭借着我的留学文凭,也许我可以一开始找到一份5000元人民币的工作。无论在哪,都是每月工作22天。


如果我想运动,需要一双耐克跑鞋


在澳洲买是160刀,我工作1.5 天就可以买了


可是在中国,卖869, 我要工作4天才买的起




如果今天晚餐我想吃牛肉


那么,在澳洲普通的牛肉1kg需要11刀,我工作1小时就可以买



在中国,我买1kg普通牛肉需要52元人民币,我需要工作2小时。


如果为了工作,我想买一台Macbook电脑


在澳洲卖$1300刀,我工作10天可以买的起,


在中国卖¥9288元,我要工作40天才可以卖的起。




刚刚毕业,我需要租房子住


在澳洲,我租一个不错的单间,一个月差不多在900刀左右,大概需要我工作6.5天来睁得。


在中国,我租一个不错得单间,差不多需要3000元,需要工作14天来挣得



所以,从生活成本来看,似乎我在澳洲会活的轻松且有质量一些。如果回国,也许我会比较累,却得不到高质量的生活品质。



有关环境

不可否认,祖国的山山水水确实壮丽,磅礴。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也确实将我们的家园污染的比较严重。澳洲最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之一,也确实很让我留恋,不想走。


在澳洲


我可以生活在这样的蓝天下



碧绿的大海旁



城市中遍布着公园



搭乘破旧但是没什么人的火车



说实话,有点怕回到中国,回到北京


要在那样的雾霾的天气里穿梭,



海滩已经被污染



拥挤的地铁,我还没有掌握挤来挤去的技巧



这样想来,似乎习惯安逸的我,在北京或者国内的其他大城市,会被淘汰掉吧。。。


有关父母

父母在,不远游。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受到这样的教育。我们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留学,奋斗,打拼,却一年都见不到一次我们日渐年迈的父母。心里惭愧,内心焦急,却做不出决定。因为就算回国,情况也并没有实质的好转。


如果我回国


作为一个中小城市的普通留学生,既然在求学的路上走了这么远,说实话,并不想回到家乡的小城市找份将就的工作,过将就的日子。


如果我回国,大概会只身前往大城市。我依然还是远离父母,独自奋斗。或许你会说,再如何,同在国内,还是方便很多。父母想来看你,就可以来。不可否认,时间会缩短很多,路程也缩短很多,可是这并非我想要的。一年又可以来看我几次呢?我想他们能生活在我的身边。



可是我如何在中国的大城市买的起第二套房子,让父母一起来生活。而父母在环境好的小城市生活的安详,又为何要跟我去污染严重的大城市呢?



如果我在澳洲


那如果我在澳洲呢?父母来看我一次很远,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在国内的数倍。


可是如果我的父母能够到澳洲和我一起生活呢?他们也可以享受澳洲好的坏境,好的生活质量,也许我买第二套房子给父母也会比在中国大城市买要便宜。


当然如果你本身家就在北京上海广州或者任何你满意的城市,你要比我好选择的多。或许回国对于父母和自己来讲,都是好的选择。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呢,出生在祖国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你会怎么选?


有关美食

如果你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最骄傲和想念的是什么,大概就是中国的美食吧。地大物博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每每我们向老外们介绍自己国家的美食,总是滔滔不绝。大概,每次我们放假回国,都会发朋友圈说,家乡的美食,我们回来了~


但是,在国外也并非吃不到中国菜


在悉尼的唐人街,我大概可以吃到任何我能想起来的菜


比如麻辣香锅



比如烤鱼


比如火锅



比如粤菜



比如凉皮


比如饺子


比如米线




最关键和锦上添花的是,我还可以用20刀的亲民价格,吃到全世界的美食。


这是我在中国,用20块钱吃不到的


比如泰国菜



比如日本拉面



比如意大利面



比如三明治



比如西班牙菜



比如韩国料理



如果这样想,似乎在澳洲并不会亏待自己的嘴巴和味蕾。反而可以吃到花样种类更多的世界美食。作为一个吃货,似乎澳洲更吸引了我一些。


当然,我还是怀念中国正宗的地道小吃,那大概就需要我偶尔的回国来满足了吧。


关于买房买车


中国人都是这样子的,感觉人一辈子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这样才有家的感觉。我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也不能免俗。在澳洲和中国的房价都被炒高的今天,似乎还是在澳洲买房子更轻松便宜一点。(我们抛出去突然飞黄腾达的因素好么。。。。)


就拿悉尼和北京对比吧,毕竟两个都是各自国家的大都市。


在悉尼和北京买房子


在悉尼,我要买一个2间卧室的公寓,又离市中心不超过30分钟的车程,现在需要80万澳元。作为普通人。。如果我一年存2万。。抛出去各种经济因素。。我要存40年。。。



在北京,我要买一个2间卧室的公寓,又不出5环,按两房80平房算,在北京5环内买个公寓至少要320万人民币。。作为普通人。。如果我每年存3万。。。也要存106年。。。我活不到那么久啊晕。。。




那如果我买车呢?


如果我紧跟潮流,买一辆全新的特斯拉呢?


在中国,这款特斯拉要¥685000,即68万5千元。


在澳洲,同样的特斯拉要$116293,即11万6千刀左右。即使换算成人民币,也只有58万元人民币左右。何况如果我一直在澳洲生活,挣的室澳元的话,我是不需要考虑汇率的。


倘若无论我在澳洲还是北京,都有100万存款。


在澳洲买一辆特斯拉,对于我来说,花费了我存款的1/10。


而在中国买特斯拉,则需要花费我存款的6/10 。


这些都是赤裸裸的事实,如果我不想为难自己,看起来似乎澳洲更让我容易得到好品质的东西。


有关朋友

似乎再坚韧的友情也敌不过距离,曾经的闺蜜在我漫长的留学和赶论文的忙碌生活中,也成为了别人的闺蜜。


曾经的朋友渐行渐远


那些年初中一起放学回家的小伙伴,留在了家乡的小城市。回国聚会并不敢多说话。因为他们讲的生活,我不了解。


那些有关国内工作的5险1金,有关下班以后和上司吃饭陪酒的技巧,我完全没经验。


国外的生活不敢多讲,讲多了看起来像炫耀,一点都不讲看起来很高傲。聚会也变的战战兢兢。



那些高中一起奋战高考的同学,在高考的独木桥大战中各自高飞,有的去了北京广州上海,有的去了美国欧洲英国,他们的身影充斥在朋友圈,似乎我们只能各自在社交网络看到彼此的生活,和彼此经历的美好风景。



那些聊天到深夜,一起搞社团活动的大学死党们,大多留在了大学所在的城市。有些本不起眼的同学当了老板生了孩子,有些本来是学生会领导的同学反而还在找工作。他们形形色色行走在他们各自人生的道路上,和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似乎没了联系。


国外的圈子慢慢形成


而我们呢,这些留学的人,在忙碌中习惯了孤独,在孤独中学会了成长,在成长的路上,又遇到了不同的朋友。


我们和匆匆而过的朋友们相聚,相识,然后又因为毕业工作的原因分开,不联系。之后再和新的同事相识相遇。就这样循环往复,总也会积累下来新的朋友圈子。


幸运的话,偶得知己。


如果现实已经是这样,又为何要回到祖国去,去努力寻找曾经得友情?还是回去寻找已经渐渐失去联系的闺蜜和兄弟?


最后我选择留了下来

所以,想了这么多,我还是留了下来。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或许,那些回国的同学们,在多年之后,会成为非常成功的人。也或许,他们在奋斗劳累之后,会想念澳洲的生活和节奏。或许普通如我,留在澳洲,更适合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