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零点计划”研究出排名在前1%的学生思维习惯|瑞德国际教育

2017年10月11日 瑞德国际教育


排名在前1%的学生,既不是靠天赋,也不是靠努力。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思维习惯


整整50年前,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成立“零点计划(Project Zero)”,初衷是通过对艺术教育的研究来提升思考能力和学习效率。但随着时间推移,研究方向变为: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对思维方式进行研究。


(哈佛大学“零点计划”)


“零点计划”旗下不同研究项目的名称,其实也就是上述我们问题的答案——这些个思维习惯的不同,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譬如“可视化思维”“游戏化学习”“跨学科学习”等。


Visible Thinking 可视化思维:

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Artful Thinking 艺术思维:

通过艺术的体验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Cultures of Thinking 思维的文化:

关注小组和个体的思维过程来提升学习与协作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跨学科学习:

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

Pedagogy of Play 游戏化学习:创建支持和鼓励从游戏中学习的文化



掌握了可视化思维的孩子,已经能在大脑里架起来一条条清晰的思路,带领自己一层层深入进去,综合运用、反复加工各种知识点,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举一反三”。

可视化思维方法1:发散思考三步曲

 I see, I think, I wonder

 

——修炼发散性思维,做到合理联想

 

很多孩子都有“写作困难症”,问题在于想法太少,被局限在某个题目或某个现象里,没有养成发散联想的习惯。而I see, I think, I wonder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方法,它能引导孩子跳出思维的框框。


 

概括起来,就是问自己三个简单问题:

 

  • 你观察到什么?

  • 你想到什么?

  • 从这个问题,能延伸到什么现象?

 

这个方法可随时随地运用起来,比如说去博物馆——


在碰到一幅名画时,首先问:“从这幅画中观察(I see)到什么?”

 

接着,深入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I think)?”这时候要允许自己天马行空,甚至说出“荒唐”的答案。

 

头脑风暴之后,要总结:“你对哪个部分最感兴趣、或者还存疑的?从这个现象,能联想到哪些事物?比如你自己画的画,有何不同?”不必逼自己找“正确答案”,而是借此启发联想。

  

比如,这个小朋友心目中的外星人的形象有很多,他会很有趣、跑得很快、头上会有天线、坐着飞船来的……



气泡图的好处是,结构很简单,逻辑只走一层,特别适合孩子用它来合理联想。但同时,也提醒孩子不要跑得太远,所有内容都必须与主题密切相关。

 

可视化思维方法二:3-2-1桥梁思考法

(3-2-1 bridge)

 

——把思考步骤流程化,抓住核心逻辑线

 

发散思考后,怎么把这些想法变成有效的沉淀、形成清晰的结论呢?有的孩子不是想得太少,恰恰相反,是想得太远,拉也拉不回来!

 

3-2-1桥梁法正是帮助孩子理清思绪、抓住逻辑线的“神器”。


 

美国课堂上不乏此类训练。比如学习“民主”时,学生要先写下自己的3个想法;进入正式的学习后,通过阅读、参加活动,初步了解这个民主是什么,写下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和老师或同学探讨;最后,如果相当有自信,就可以大胆地写下一个结论或类比,展示自己的独特理解。


这座“桥梁”的每个数字,就像一个个小路标,每当孩子的思绪不知道跑哪儿去的时候,它们就会及时出现,帮助孩子找到思考和学习的方向,指引他们往正确的方向“go deeper”。

可视化思维方法三:解剖水果法

Peel the fruit

 

——多角度深入解剖复杂概念

 

越往高年级,孩子面对的问题和概念也越发复杂。以理解一篇课文为例,不再是学遣词造句而已,而是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分析人物的想法。孩子很容易只停留在表象阶段,无法触及真相,更无法进行批判性、多角度的思考。

 

“解剖水果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生动形象,能引导孩子由浅入深、多角度思考同个问题的好方法:

 

首先,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看作“果子”。认真地观察水果的“表皮(skin)”,也就是表象,然后进入到表面的下一层(under the skin),要求对表象提出疑问。


 

接下来,进入到“果囊”的部分,也就是问题的实质,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触及真相:


 

  • 到底发生了什么?

  • 这件事和其它事有什么关联?

  • 调动经验和学过的知识,在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

 

经过层层递进的抽丝剥茧,就能真正地摸到“果核”——找到问题的核心。

 

整个过程都要求孩子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而“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在欧美学校里非常流行的创新思维训练方法,也是很好的工具:


 

六顶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思考角度,只要换上不同的帽子,就要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思考同一个问题:

 

  • 白色思考帽:代表中立客观的事实与数字。

  • 红色思考帽:代表直觉、情感和印象。

  • 黄色思考帽:代表利益所在和可取之处。

  • 黑色思考帽:代表风险、困难和潜在问题等负面因素。

  • 绿色思考帽:代表探索、提案、建议、新观念。

  • 蓝色思考帽:代表程序及步骤、了解需求、总结与决策。

   

可视化思维方法4:多重观点圈

Circle of viewpoints

 

——运用同理心思考开放性问题

 

不过,如果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尽管换了顶“帽子”,能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视野也是相对狭窄的。多角度审视问题的高阶要求,是能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善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弄清楚背后的原因。


 

这时就可以用到“观点圈”,无论是用于理解小说中的不同人物,还是用于头脑风暴,这种方法都非常好用。

 

首先根据文本或问题,头脑风暴出不同的视角;然后分别对应这些视角,给出自己的论述和疑问。 

比如,美国老师会把这个方法放在历史课堂上——在讲述“奴隶贸易”时,学生要“角色扮演”,分别从奴隶和奴隶主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事件的看法,并论证、提出对质疑,完了之后,还要交换角色、重来一遍。


 

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还有更有趣的玩法。

 

比如说,可以把不同的前面谈到的思考帽,变成不同颜色的气球,扔到上空——学生a被白色气球砸中,就得戴上表示中立、强调数据的帽子,对奴隶贸易给不同国家带来的的经济收益和损失做一个计算;学生B被黑气球砸中,就要对奴隶贸易的风险和缺点进行评估。

 

如此交换角色、互相争论,孩子们会大开眼界,同时也发现: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只有不断探索、发问和代入角色,才会有新的收获。

 

可视化思维方法五:图像表达三板斧

color/symbol/image

 

——学会抽象概括,把知识内化

 

理解的最终目的是表达。经过一轮“疯狂”的训练,孩子们已经学会深入地、批判地思考,如何引导他们表达出来,把学到的知识都变成自己的东西?

 

不妨教会他们运用颜色、符号和图像等可视化工具,生动地概括自己的观点。

 

还有以下这位学生,在了解独立战争之后,他觉得“棕色”适合印第安人的情绪,因为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了,还画出了一个要扩张殖民地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认识:


 

家长也可参考这种做法,给孩子出道脑洞大开的题,去检测他们对某个概念的掌握程度。

 

这种用抽象概念概括、却用图像表达的背后,是一种更高阶的理解力,只有当你能完全吸收一个东西并将之内化,才会有如此新颖的表达。


 

总结来说,“可视化思维”就是利用不同的工具,把想法“画出来”,但画出来只是成果,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断练习把思考的过程梳理清晰。

 

就像福尔摩斯所说,大脑是一座宫殿——有的人非常工整,每个房间存放不同的知识;有的人则是弯弯曲曲的迷宫,有的人还处在一片混沌、杂乱无章的状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思考方法和工具,帮助孩子整理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高效的深度思考者。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