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人民币贬值,背后真相究竟为何?

2018年04月19日 加拿大第一生活



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定向降准,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央行此举的原因及后果引发网络热议。


据央行官网4月17日消息,自4月25日起,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在央行的新闻稿中,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降准当日,上述银行将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今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至于此次降准置换MLF的目的,该负责人称,通过降准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同时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理论而言,中国存准率降低有很大空间。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取消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国存准金制度本身就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也是对于金融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在FT中文网专栏以及公号《徐瑾经济人》也多次撰文表示存款准备金应该一降再降,甚至取消这一制度。从当下时间而言,存款准备金“蓄水池”意义已经降低。过去中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存准金金有部分着对冲外汇占款的意义,即回收流入的美元。然而,当下来看,外汇流入的速度在降低,官方数据今年一季度的贸易顺差3261.8亿元,收窄21.8%,此外,国外直接投资也减少了很多。两者叠加,中国外汇储备已经从最高点的4万亿美元降低到目前的3.1万亿美元左右,需要装下的“水”已经降低了,存准率自然也应该调低。


这次降准的本质是一次对冲。可以认为,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的结构化去杠杆的配套措施,所谓的结构化去杠杆在金融层面,最基本意图就是银行表外资产转向表内资产。从一季度数据来看,这一趋势已经开始,信贷新增4.8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6339亿元,对比之下,表外业务的委托贷款反而降低了1464亿元。


在表外转表内过程中,银行经营压力自然增加,尤其中小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降准大部分增量资金,其实释放给了小银行,例如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这些银行是中国金融系统薄弱环节,他们过去得到MLF不多,本次也无需偿还,通过普遍降准首当其冲缓解他们的流动性压力。

突然出现一个萌萌的广告~   


近期金融举措可以视为是一个组合拳,一方面酝酿加息等措施,促进表外负债转向表内负债,过去低利率下与表外业务密切相关的理财产品有望回归到表内存款。但如此一来,银行利差收窄,自然需要对冲这些举措对于银行压力,降准释放流动性顺理成章,尤其将资金释放给了最需要流动性的城商行农商行。

总体来看,中美贸易战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在增大,金融稳定仍旧是底线。未来中国金融的开放幅度可能会加大,中美贸易战下另一个暗线是金融战,国内金融系统的改革与重塑将是未来题中之意。在这一宏大背景下来思考,本次降准不能视为全面放松,而是结构化去杠杆战略下的金融布局。


转自FT,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