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替罪羊”,澳洲银行“大而不倒”的背后有多少秘密?

2018年04月24日 澳财网


网罗澳洲全面财富资讯

聆听专业独到财经时评

关注


作者:Cynthia Gao 高晨曦

澳财网主编

[email protected]


金融行业是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支柱,澳洲的几大银行也位于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之列。曾几何时,澳大利亚以拥有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强大、最稳定"的金融服务部门著称。但近十年的时间,关于澳洲银行的丑闻就层出不穷近段时间,澳洲媒体头条却总也少不了关于澳洲银行业丑闻的报道。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有四大支柱银行,包括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澳新银行(ANZ)、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和西太银行(Westpac)。这四大银行占澳洲全国银行业市场的八成市场份额。

 

据分析师估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澳大利亚银行已经支付了超过10亿澳元(5.5亿英镑; 7.8亿美元)的罚金和赔偿金。尽管如此,这些银行巨头仍然产生大笔利润,有时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银行究竟是否应将利润和股东利益置于客户之前的公众辩论仍在继续进行,势头有增无减。

 

皇家调查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是澳大利亚针对公共问题展开独立调查的最重要机构。现在,这个澳洲最高公共调查机构正在审查该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此次调查颇具里程碑意义。

 

随着调查的进行,澳洲大银行的“不当行为”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公众认知的底线。更是让一些寓意深刻的词语愈发流行。今天笔者就围绕:告密者 ‘whistleblower‘、替罪羊‘scapegoat'、瞌睡司机‘Asleep at the wheel’、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这四个关键词,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澳洲银行丑闻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导读

一、告密者 ‘whistleblower’

二、替罪羊‘scapegoat'

三、瞌睡司机‘Asleep at the wheel’

四、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

五、结语:大选在即,澳洲联邦政府如何应对银行业丑闻?


告密者 ‘whistleblower’


根据一项新的调查,澳洲已成为经济犯罪活动的一个“温床”,有超过十分之一的澳洲企业、组织机构曾遭受冲击,造成了其逾100万澳元的经济损失。

 

只有7%的澳洲机构运用复杂的内部监测方式来预防和检测经济犯罪等,如使用数据或预测分析等。

 

普华永道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澳洲的企业、组织机构更多是依靠内部举报来发现经济犯罪活动。也就是通过内部员工提供证据而曝光不合规行为。

 

举报一词在英语中是‘whistle blowing’,意思是吹哨子。“吹哨子”就是大声疾呼,势必行不改姓,坐不改名。但事实上,这种匿名举报是非常神秘且低调的。匿名举报人也被称为告密者‘whistleblower’。

 

而这一次澳洲银行业“大洗牌”的到来,就与各大银行内部举报人的行动紧密相关。

 


早在2013年,就有澳洲媒体报道称:联邦银行(CBA)亚裔顶级金融规划师唐·阮(Don Nguyen,音译)控制着1300名客户的3亿元资金,其中很多人都是退休者或有着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他却辜负了客户们的信任,做出了不当的金融行为。

 

内部人员曾于2008年10月向该机构的管理层通报了这一情况,并认为,他早就应该被辞退。

 

但现实是,联邦银行的金融规划部门却选择忽略。

 

其中一名愿意向Fairfax Media透露姓名的举报者Jeff Morris当时就表示,他想提醒其他人关于秘密举报的风险,并公开表达对监管机构澳洲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缺乏支持的不满。


“我的建议是不要成为一个告密者,你承受的压力会超乎你的想象,我这么做对自己和家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自此之后,越来越多像Jeff Morris这样的银行内部员工开始对所在银行发起了检举。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2016年,澳洲国民银行(NAB)内部举报有人对贷款文件伪造及篡改,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引荐人项目(Introducer Program)”存在诸多违法操作的问题。同时,一些银行职员为了达到业务目标、获得奖金不惜用现金进行贿赂,并采用伪造材料为客户骗取贷款。

 

并指出,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前高管和主要供应商更是涉嫌卷入数百万澳元的贷款欺诈。

 

据此前报道,澳洲联邦银行(CBA)的内部员工秘密举报,该银行白拿客户巨额理财咨询费用而未提供相应服务。

 

后经查证,在2007年至2015年间,联邦银行及其旗下理财子公司确实没有对其名下的3万多客户进行年度评审。为此,联邦银行已向这些客户支付了1.18亿澳元退款,因为银行收取了服务费用,但却从未提供相应服务。

 

据报道,澳联邦银行被内部员工举报后,向澳洲银行业皇家委员会承认,其一家分支机构的几名理财师还向几名已经去世的客户收费。其中一名理财师向一名客户的遗孀打电话时,该客户已经去世七年之久,但他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进行纠正,而是继续收费。


澳洲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在近期开展的行业合规性审查中发现,包括澳四大银行和AMP在内金融机构的多数理财师在对客户提供的退休金理财服务时,没有遵循“符合客户最佳利益”的原则,非合规性建议比例高达75%,至少10%的客户“财务状况显著恶化”。

 

ASIC发现,上述大银行中的理财师们给客户提供的退休金投资建议中,四分之三的建议违背“符合客户最佳利益”的原则,相关原因是这些理财师未对产品进行充分研究,或是没有考虑客户的具体情况。10%的客户财富由于支付了不必要的高额保险费,或者是退休金管理费,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此后,继“举报人”披露一系列丑闻后,AMP首席执行官Craig Meller也宣布离职。

 


据悉,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听证会提供的资料显示,AMP在没有产生任何顾问服务的情况下向客户收取服务费,同时向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提供不实资料长达近十年之久。截至目前,AMP已经确定被乱收费的客户多达15,000名,涉及金额470万澳元。

 

很长时间以来,金融业员工即便对银行内部的不当行为有所担忧,但仍往往面临压力而保持沉默,金融业内部的举报机制“非常不足”。

 

据悉,政府监管机构、专家和相关机构一直在呼吁对检举揭发者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

 

但是企业却反对保护那些将内部问题公开的检举揭发者,它们认为内部不当行为应当在内部审核,或由政府监管部门进行审核,不应公开。

 

也许,越是持有这样不公开态度的企业,越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在这一次金融业内部举报人的胜利之下,也许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替罪羊‘scapegoat'



在澳洲银行的一系列丑闻曝光之后,各大银行就将“矛头”指向了违规操作的员工,忙不迭的大规模解雇。

 

但在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一名西太银行前理财顾问表示自己只不过是银行的“替罪羊”。

 

据悉,上周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针对银行业展开了第二轮听证会,理财服务成为了本次听证会上的调查重点。包括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西太银行、AMP等在内的金融机构薪酬制度自相矛盾。同时,理财顾问的薪酬和销售给客户的理财产品直接挂钩。

 

西太银行前理财顾问Andrew Smith正是本次听证会审查对象之一。在接受《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采访时,Andrew Smith表示:“西太银行试图把所有的问题的焦点都转到我个人身上,但是我只是替罪羊。银行才是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者,它们才是真正负有责任的主体。”

 

据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调查专员Kenneth Hayne透露,理财顾问的薪酬架构是导致客户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

 

2012年,澳大利亚政府曾引入了理财法案改革,即FOFA,旨在降低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成本。为杜绝理财服务行业薪酬和销售挂钩产生的问题,FOFA明令禁止采用“首期佣金+尾随佣金”的佣金制度。

 

尽管如此,皇家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却显示,FOFA引入后AMP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理财服务收费不减反增。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期间,AMP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理财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10%和39%,和FOFA改革目标背道相驰。

 


另外,FOFA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倡导“最佳利益责任(best interests duty)”,即要求理财顾问必须始终从客户的最佳利益出发,进行业务操作。在上周的听证会上,Andrew Smith被指违法了这一原则。

 

对此,Andrew Smith辩解称自己只是替罪羊。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是遵循银行规定的标准操作流程。

 

Andrew Smith于2007年供职于西太平洋银行和圣乔治银行并在2015年辞职。在听证会上,Andrew Smith表示,西太银行企图推卸责任,同时自己最后离职阶段和管理层的关系并不愉快。

 

而这样的指控,确实值得探讨。

 

除了理财顾问认为自己成了替罪羊之外,贷款经纪人更是如此认为。

 

对银行来说,需要发放贷款的体量非常大;与此同时,也有固定的规章制度需要遵循;比如审核递交的所有申请材料,审核合格后发放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经由贷款经纪人递交的材料对他们来说可信度相对更高,因为贷款经纪人算是行业专家,所递交的材料也都是经过精心整理的,银行方面批复的信心及速度都会较高。

 

也就是说,银行自身发放贷款的审批环节就非常宽松,在审批时,银行方面根本没有提出材料有任何问题。另外,银行内部其实也有自己的业务指标,银行也有本身的“七宗罪”。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银行发放贷款以及保险公司投保的审核标准非常低,信用风险漏洞巨大。许多银行贷款专员并不关心贷款者是否有偿付能力,贷款者很容易就能取得非常高的贷款购房杠杆,唯一需要的也许只是两张工资单。贷款者资料核实的工作也被银行外包给印度的呼叫中心完成。

 

银行具有自己的逐利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贷款经纪确实成了替罪羊。

 

不论是贷款经纪人还是理财顾问。都受制于银行“要么有,要么没有”的“百分点薪酬激励机制”,“不择手段”的拿下业务才成了不得不遵从的“行业潜规则”。


瞌睡司机‘Asleep at the wheel’



如果说,澳大利亚银行业是一列疾驰的火车,那么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就是这部火车的司机,掌握其前进方向。

 

在针对澳大利亚银行业的大清查中,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揭露了诸多欺诈和腐败案件。由此也引发了公众对澳大利亚企业监管机构,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失职”的热议。

 

很多媒体在报道时将ASIC比做了“瞌睡司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由于未能有效预防和杜绝欺诈和腐败案件饱受质疑的同时,一份财报曝出ASIC年利润竟然超6亿,而其中绝大部分利润是通过牺牲小企业和公众利益取得。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公布的财报显示,上一财年从政府处获得财政拨款3.416亿澳元。同期,ASIC上交国库各项公共税费9.448亿澳元。由此可见,ASIC为联邦政府净赚6.07亿澳元,澳洲民众为此每年承担38澳元。

 

上述数据引发了业界有关ASIC收费不当的广泛讨论。ASIC作为一个政府机构并不依赖于联邦政府资金保持运作,相反,ASIC可以说牺牲公众利益作为代价获得了巨额利润。

 

4月23日,当被问道ASIC每年向公众收取数亿澳元是否合适时,澳大利亚金融服务部长Kelly O'Dwyer并未予以回应。其发言人表示,确保ASIC拥有足够资金展开工作是政府的职责。

 

她说道:“联邦政府于近期通过了实施行业融资模式的立法,以确保ASIC处于安全的地位。”换言之,政府通过ASIC获得的利润只增不减。因为根据立法规定,产业需为监管机构提供资金,而最终所有成本都会转嫁给公众。

 

ASIC 2016 /17财报显示,收取各项 “费用”8.017亿澳元,“罚款”1.185亿澳元。具体而言,在8.017亿澳元的收费中,绝大部分来自规模较小企业包括:备案或文件处理费用。同时,ASIC还向公众收取了大量信息查询费。

 

相比提供此类服务的成本,收费明显过高,ASIC每年大幅盈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据统计,相比其他发达经济体,ASIC的公共信息查询收费水平是最高的。各种政府部门的繁文缛节直接导致了公共信息无法自由流通。

 

2014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曾宣布未来四年内削减ASIC拨款1.2亿澳元的计划。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时,澳大利亚财长秘书Steven Ciobo表示,政府支持企业“自我监管”。

 

上一财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给ASIC的财政拨款为3.416亿澳元,较2012/13财年的3.5亿澳元已略有下降。

 

由此可见,其实真正掌握方向“瞌睡司机”其实的还是澳洲政府,也就是当前的执政人。


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



“大而不倒”现象,指的是一些银行、投行等上规模的金融机构,因其业务体量、在金融混业经营体系中的关联性作用,而成为不允许倒闭的角色。为了避免这类金融机构倒闭,政府会选择出资救助,为其“兜底”。

 

毫无疑问,任何行业,任何一家企业如果预知自己的冒险和债务最终会获得第三人特别是政府的无限度支持,必然会变得肆意妄为。

 

金融机构的规模、行业集中度越大,不可替代性、系统关联性就越大,使得投机风险更难以被洞察,内控机制也常常因此失效;更棘手的是,这类金融机构提供了银行市场上最主要的服务内容,业务又逐渐复杂化,使政策制定者很难预测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后果,并因此让大型金融机构都走向了“大而不倒”的事实保护地位。

 

只有当监管部门确实减少了援助大型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动机时,人们才能降低对“大而不倒”援助的期望值。

 

但对澳洲银行来说,其“大而不倒”的特性却在澳洲政府的纵容之下,越加明显。

 

众所周知,迫于各方压力,2017年11月30日澳洲总理特恩布尔终于宣布成立皇家委员会,对澳洲的银行业进行彻底调查。

 

但其实,在此之前,要求对澳洲银行也进行调查的呼声已持续了两年。而特恩布尔一直反对对银行进行这样的调查。并认为,在监管力度已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建立皇家委员会似乎略显多余。此外,皇家委员会的介入需要耗费相当多的资金与人力,而且调查时间极长。

 

而现如今,据最新报道,近日澳大利亚现任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特恩布尔已经承认,没有在两年前让皇家委员会介入银行业的调查犯了一个“政治”错误,并示意将对澳洲四面楚歌的银行业进行大规模深入改革。

 

仍在德国访问的特恩布尔说,当他首次提出澳洲金融机构的反客户文化时,未能让皇家委员会介入调查银行业的“不可接受的行为”,是个明显的政治错误。

 

这番告解标志着特恩布尔对皇家委员会引发的政治争议做出重大让步

 


据悉,早在2016年4月,工党党魁肖盾就呼吁设立皇家委员会调查,但该提议遭到了特恩布尔政府部长的反对。在18个多月后,特恩布尔才宣布了这一委员会的成立。财长莫里森当时表示,这是令人遗憾但必要的举措。

 

成立皇家委员会调查银行内幕是工党的建议,政府之前曾予以反对,并因此遭致党内和外部的批评。

 

政府现在作出让步,并表示如果在至明年2月的12个月的限期内,皇家委员会的调查还未结束,政府将会准予其延长调查时间。

 

随着正在对银行业进行调查的皇家委员会披露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令人震惊的内幕。作为回应,政府加大了对公司不当行为惩罚的力度,包括高达两亿多澳元的罚款,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可雇用和解雇银行高管。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导,联邦财政部长莫里森(Scott Morrison)和财务服务部长奥德怀尔(Kelly O’Dwyer)近日宣布了新的刑事处罚条例,包括对违犯公司法的个人处以最高10年的监禁,最高罚款94.5万元;对违法的公司处以最高945万元或年营业额10%的罚款,取二者中最大者。

 

民事罚款将增加10倍,个人的最高罚款将为105万元;公司最高罚款为1050万元,或罚金3倍于所获得的利益或避免失去的损失,或公司年营业额的10%,取三者中最大者;最高罚款封顶在2.1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机构——澳洲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的权力将扩大。在此权力下,该机构可禁止个人从事金融服务工作,并有权拒绝和吊销或取消不适合或不正当的金融持照人的许可证。

 

由此看来,对澳洲银行业来说,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的神话已经宣告结束。


结语

大选在即,澳洲联邦政府如何应对银行业丑闻?


如果你是一名政治家,你的决策失败造成了糟糕的后果,接下来你会怎么处理?

这不是一个假设的问题,反而是目前澳洲联邦政府所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本周,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针对银行、养老金和金融服务行业不当行为的调查展开了第二轮听证会。听证会上提供的一系列证据表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AMP、和西太银行(Westpac)均存在不小的问题。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近日,澳大利亚现任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承认:没有在两年前让皇家委员会介入银行业的调查是一个“政治”错误,被视为做出了“巨大”的政治让步。


 

澳大利亚前副总理Barnaby Joyce在个人社交网站上一经毫无保留地进行了忏悔。值得注意的是,Barnaby Joyce目前只是一名普通议员,因此发表言论也相对更为自由。但是对于现任政府高官而言,调查结果则意味着相反的一面。考虑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大选日期一步步临近,而反对党工党步步紧逼,眼下他们显然需要获得更多的选票,而不是承认自己任期内的失职。

 

按照最初的计划,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的中期报告定于今年9月30日前提交,并于明年2月1日前提交最终报告,不迟于选举预计时间。

 

鉴于目前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调查结果可能会对大选有所影响,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报告递交时间是否会延后递交。

 

目前,特恩布尔政府表示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肃清银行业不正之风,包括设置一站式投诉机制、提供理财顾问标准、强化ASIC职能、和实行更严厉的惩罚制度。

 

但事实上,澳大利亚现任政府在选举前是否能解决问题,依然是个未知数。

 

未来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往期精选

个股 | 澳股分析|“婴幼儿奶粉”概念助推股价暴涨70%,Australian Dairy Farms 背后是否有“真材实料”?

市场 | “盛世置地,乱世藏金 ”——浅谈澳洲金矿市场

企业 | 澳洲企业声誉大调查,赢家输家花落谁家?

免责声明


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


墨尔本办公室

电话:1300 22 6666


悉尼办公室

电话:+61 2 8216 1764


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


欢迎转发和点赞支持澳财网

转载及合作事宜,

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澳洲财经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