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3日电 (王诗尧)综合报道,当地时间4月22日,加拿大温哥华市府、市议会在华埠就历史上排华政策和歧视政策公开道歉。这句迟到了逾百年的道歉,让温哥华华人湿了眼眶,更慰藉了全体华侨华人的心。
当地时间4月22日下午,加拿大温哥华市市议会在位于唐人街的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特别会议,市长罗品信(GregorRobertson)代表市府就该市歧视华人的历史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温哥华曾颁布排华法令,剥夺华人投票权。
考虑到作为道歉对象的早期在温哥华谋生却受到不公待遇的华人先侨多来自广东台山一带,在罗品信用英语宣读道歉内容的同时,原华裔市议员叶吴美琪、余宏荣分别用广府方言和四邑方言宣读道歉内容的中文版本。
温哥华华社的老中青三代代表人士在仪式中发言,对当局的道歉作出回应。多位市议员发言,赞扬华人的贡献,感怀华人先侨遭遇的艰辛磨难。
在温哥华之前,加拿大联邦、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西敏市都曾为不光荣的排华历史向华人道歉。此次温哥华的“道歉之路”从提议到落实,走了近4年之久。
雷健华提出的研究歧视华人动议,2014年5月27日在温市议会一致通过。(加拿大《世界日报》/温哥华市府提供)
2014年5月,温哥华市议员雷健华提出研究温市过往歧视华人政策的动议,在市议会上得到一致通过。2016和2017年,温哥华市府、市议会和本埠华裔、非华裔社区领袖咨询小组进行了多次磋商,以讨论如何就历史上排华政策道歉。
直到2017年11月,温哥华市议会才通过了关于歧视华人历史的道歉报告《从排华到平等公民权利:检视早期华人居民所受温哥华市歧视政策》。2018年4月22日,温哥华市府、市议会举行正式道歉仪式。
电影《铁路》2009年在加拿大首映,作为铁路华工的后裔及曾缴交过人头税的加拿大铁路华工基金会名誉会长盘占元,看着电影海报大有感触。(加拿大《明报》/容成达摄)
加拿大的排华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
19世纪后期,先后有1.57万名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因为工作条件艰险, 4000多人客死异乡。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
2016年多伦多市政厅前广场举行纪念人头税和排华法案道歉10周年活动。现场展示了当年华工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留下的最后的道钉。(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摄)
就是这条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连通了加拿大东西两岸,促进了加拿大经济的发展,却也成为一代华人的噩梦。
铁路建成后,所有进入加拿大的华人都被征收人头税,以阻扰华人移民。而人头税的金额也从开始的50加元,之后猛增到500加元,相当于当时一位华工两年的工资。据统计,从1885到1923年,加拿大政府共向华人征收总计2300多万加元的人头税。
遭征收人头税华人的家属,高举先祖人头税证书要求赔偿。(加拿大《星岛日报》/张文慈 摄)
192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排华法案》,终于使移民的大门彻底对华人关闭。
而温哥华在1886年4月6日正式立市开始,便与反华排华活动结下“不解之缘”。
1886年至1947年间,温哥华实施多项涉嫌歧视华人的政策,例如:剥夺华人的投票权及公民权利、限制华人移民、限制华人在若干领域的谋生机会,在房屋及公共场所实施针对华人的隔离政策等。
资料图:温哥华市议会。(加拿大《明报》 陈志强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加拿大华人备受压迫、歧视的情况,竟通过一场战争被间接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加拿大打压华人,甚至在参加二战时,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卑诗省省长帕托洛仍致信联邦政府,因担心华人在战后获得更多政治权利,反对其加入加拿大军队。
然而,当华人以志愿兵的方式加入加拿大军队后,他们大多不惧危险,主动要求被派往海外作战。最终华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绩,赢得加国人民的尊重。
加拿大举办展览,表彰华裔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出的贡献。(加拿大《星岛日报》/列治文市政府 提供)
1947年,加拿大正式废除《排华法案》,并宣布停止种族歧视政策,批准华人获得完全的公民权。同年2月,6名曾在加拿大军中服役的华人作为代表,接过了加拿大公民证书,成为加拿大华人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不过,令人注意的是,温哥华市直到1949年才废除市级排华法令,是加拿大城市中的最后一批。
温哥华唐人街中华文化中心。(中新网记者 韩胜宝 摄)
如今,华侨华人通过百年来不断的努力打拼,逐渐赢得当地主流社会的尊重。此外,中国近些年发展强大,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显著提升,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坚实依靠。
曾经华人被歧视、被剥削的历史不断被正视,不仅有地方政府做出正式道歉,还有人采取树立华人遗址纪念碑、建立博物馆、图片展等丰富形式,呼吁更多的人不忘历史,以史明鉴,不再让错误历史重演。
缅怀历史不是为了“记仇”,而是为了宽容。只有勇于承认曾经犯下的过错,才能更好地向前看、向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