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新闻里面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美爆发关税战争。美国针对从中国进口的若干商品提高关税,中国马上发布反制措施,针对同等价值的美国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在央视报道说,全世界的政府官员,经济专家,贸易法专家,还有美国的各界人士,都在谴责美国挑起贸易战争,违反关贸总协定,违反国际法,损人不利己,两败俱伤等等。
美国的报道没有那么集中,对这件事也没有那么重视。但是,连一贯反对川普的 CNN 也承认,因为川普对中国的强硬举动,民众对他的支持率明显上升,甚至超过了相同时间点的奥巴马的支持率。
显然,中国大举报道对美国关税战争的反制措施,有助于提升新一届中国政府在民众当中的形象。而美国的举措,也有利于提升川普的支持率,有利于今年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争,实际上对中美两国领导人而言,都是一个某种意义上的“公关”行动。
这场中美贸易纠纷已经打了几周了,一开始中国宣布500亿美金反制裁措施的时候,美国突然哑火,美国一官员表示暂时没有新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措施,中国很多媒体欢欣鼓舞,有人甚至说贸易战美国求和?!其实是美国压根没想到中国敢一开始就那么强硬的回击,没有做好预案,被打蒙了。一天之后,特朗普宣布1000亿美金的新贸易制裁措施,而特朗普宣布1000亿后,中国商务部再度回应,如果美方公布了新增1000亿美元的征税产品清单,中国将毫不犹豫进行全力反击。周五夜里,新华社放出了沉寂数十年的大杀器——“勿谓言之不预”作为中美贸易战的“最后通牒”。
随着新闻的不断发布,最近全球股市一天一巨震。先前大家以为贸易战紧张局势得到缓解时,美股市从接近-2%的大幅低开,收盘+1%以上,低开高走。然后呢?
一天之后,美国宣布了1000亿美金的新制裁措施,这一下大家都又傻了,全球纷纷下跌,周五收盘,美股暴跌2%以上。这可真是刺激,买涨买跌只要赌特朗普什么时候会发推特就行了。
在中美几个回合的较量之中,特朗普以及白宫官员就是不说中美在进行贸易战,只是反复强调要利用关税作为手段逼迫中国给出市场妥协。但是,中方的官方媒体则坚定的称之为冲突,并表示要战斗到底。
为什么中国超乎寻常的强硬反击?
事实上,对于行走在毁灭边缘的大国对抗性博弈来说,最可怕的并非对手的聪明,也不是对手的果敢,而是对手不知轻重、不可预知的疯狂。毕竟,没有人能够预期一位疯子在面对羞辱之后会不会做出玉石俱焚的举动。面对一个不可预知的“精神病人”,理智的人往往倾向于妥协,这似乎是每一个正常人最保险的选择。
20世纪30年代的英法两国领袖就是以这种错觉跟看似疯狂的纳粹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打交道的。1933年10月,当时地位尚且脆弱的希特勒,为了在民意中塑造自己对抗英法的强硬爱国姿态,公开退出了英法支配的国际联盟和裁军会议,此举巩固了纳粹元首的独裁权力;1935年3月,为了增强自身的政治威望,希特勒违背协议,宣布撕毁与英法达成的既定条约,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并扩军50万人;1936年3月,希特勒下令德军进入此前默认的莱茵非军事区,这一冒险举动和英法的妥协迅速提升了他在德国国内的政治影响力;1938年3月,希特勒公开违背与英法达成的国际共识和《圣日耳曼条约》,吞并了奥地利,此举的成功将他的民望提升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最糟糕的莫过于1938年9月底的慕尼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希特勒疯狂的好战表演完美利用了英法领袖的心理弱点,不费一兵一卒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据为己有,这使得他的政治声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并彻底压制了德国内部的反对派。
就这样,希特勒以看似疯狂的外交表演恫吓英法领袖,并一次次地通过对方的无节制妥协逐步巩固了自身的政治地位——多年来,那些让德国传统政治家通过谨慎传统的外交方式一筹莫展的诸多外交难题,被希特勒通过疯狂的、冒险的、不可预测的、激进的外交策略迅速解决,这些成功极大地削弱了反对希特勒的德国传统政治集团之政治地位,并迅速增强了纳粹元首的政治威信和权力。
今天的特朗普对华政策同样类似,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以疯狂的姿态打破了中国的底线,开创了美国大选总统与台湾直接沟通的先河,在反特朗普政治力量叫嚣“点燃世界大战”抨击特朗普的同时,中国却并未作出真正的反击。这实际上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反特朗普力量的政治威望,并赐予了特朗普“战胜中国”的外交成就。此结果将会巩固这位当选总统的政治地位,并进一步增强他对华外交政策的“激进”倾向。
对于中国外交来说,与特朗普交涉的最大风险,就在于被其不可预测的疯狂所影响,从而做出不必要的妥协。这种退让不但将极大增强地产大亨的政治地位和对华激进倾向,而且还忽视了美国国内政治的分裂现实:
即这位新总统的政治地位相当脆弱,他面临着数不清的反对派。那些特朗普的反对者,迫切希望特朗普在外交上遭遇挫折,从而为他们的出头和反击提供力量。而特朗普当前在对华外交上的挑衅姿态,何尝不是为了通过外交上的成功巩固自身脆弱的政治地位?
抛开群情激奋,回归事实,检视数据,双方各自在中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分列如下:
1、美国所获利益
直接利益主要有四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金融。
获得的间接利益有四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升级。
2、中国所获利益
直接利益主要有四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金融。
间接利益有四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引进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关税和税收收入、繁荣国内消费市场。
仅仅从商品贸易差额看,贸易战中双方实力相差悬殊: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5600亿美元,但仅向中国出口了1300亿美元。因此存在明显的、不断扩大的失衡。
如果这样的失衡确实存在的话,美国在贸易战中将会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关税是贸易战的唯一武器,美国能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将远远大于中国对美国的影响。
事实不是那么简单,仅仅看贸易平衡的方法显然是错误的。
德意志银行3月26日公布的一份名为《美国在中国商业利益》的报告显示,
2015年,美国公司在中国的总销售额为3730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子公司的2230亿美元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1500亿美元。按照同样口径估算,2015年中国企业对美国的销售总额是4030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通过中国在美国的子公司完成,通过出口销售3930亿美元。通过比较可知,2015年中国企业对美销售总额与美国企业对中国销售总额的差额仅为300亿美元。而且此差额自2009年以来逐年下降,因为美国在中国子公司销售大幅增长。
2016年至2017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是微观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对中国销售总额很可能已经超过中国企业对美销售总额,美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比贸易数据显示的要大得多。
研读商务部研报,同样支持这一结论。研报举例:美国高通公司在华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全球总营收的57%;苹果公司手机在美国设计研发,但80%以上在中国组装生产。如果没有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产业链配套支持,美国的许多创新都会因成本问题而无法商业化。
目前中国和美国企业各自从对方市场获得的利益是基本对等的。因此,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双方都可能承受巨大损失,而中国对美国的最强反击不是提高关税,中国最具威胁的反击手段是对美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采取遏制措施。
结论
贸易战还要继续,除非发生奇迹,双方都不会轻易反悔认怂。
双方都还有牌继续打,绝非网传的美国再加码中国就没有对手牌了。
子弹还要再飞一会儿,高潮阶段会从两个月后美国正式公布制裁清单开始,一直持续到美国中期选举。
等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后,贸易战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特朗普会根据中美双方的谈判结果,对关税进行适当调整。
解决贸易逆差只是一个口号,双方都知道这问题不是谈谈判,又或通过征税就能解决的。美国真正想要的,是通过战略遏制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美国对中制裁将会是长期持续性的,对民众消费品等中国有明显优势而且难以找到替代生产商的,会根据形势需要适当调整,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高科技领域,美国一定会继续遏制。
美股进入风险期,也许贸易战打着打着,不知道从哪儿飞出来一只黑天鹅。2008年次贷危机至今已经十年,经济周期魔咒不知道在哪个角落等着呢。
长期贸易战,所有人都受损,但是短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多了很多机会。
在加拿大联邦层面上,受限于僵化的意识形态,能不能在夹缝中见缝插针,获取利益,对加拿大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是很大的考验。
贸易战的最后结果有可能是中美双赢,对美国,是继续分享中国经济红利,对中国,是倒逼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