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那么缺钱 ?!

2018年04月22日 加拿大第一生活


你信不信,从年收入1万块到年收入30万,每个人都在抱怨同样的话:我怎么那么缺钱!


这是整个报税季节里我听到的最多的话。


艰难的中产阶级


收入低的人爱跟不工作的比较,我出去干活儿拿2万还要纳税,存点RRSP还影响我的老人金补助金。


而别人呢?没有工作、没有投资、没有收入,退休之后一年也能拿1万7、8。

那我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完全没收入的人,完全靠政府生存?


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去问那些中产阶级,因为正是他们辛勤努力的工作纳税,才有人可以享受这个国家的福利制度。


他们才是这个国家最辛苦的人。


好多人问我,我算中产阶级么?是的,如果你的收入在4万到9万之间,您就是中产阶级。


下一个问题通常是,见过我这么穷的中产么?


这个,中产的日子好像都伴随着压力。


客观地说,中产的日子并不差。有车、有房、有家、有娃,工资基本每年都涨,药费公司基本都报,失业了有保险金,退休了有CPP。


每年全家都能出去旅行一次,高档名牌碰上打折也能不太手软。有些中产开始给孩子准备报考私立学校。


只不过,家里几乎完全没有存款。当然,Line of Credit不算存款。


中产阶级的压力来自于自己对生活的渴望。


孩子要去更好的学校,房子要去更好的位置,旅行的档次要越来越高,新车的性能每年都在提高。


每一笔多赚来的钱都立刻被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甚至为了更多的梦想不得不去再打一份工,多接一些生意。


其实,您觉得钱不够花是因为您的生活还在进步,证明你还有欲望,得陇望蜀有的时候是件好事,只要您在能力上可以做得到,只要这种欲望不要影响您的健康。


你被借款绑架了么?


很多人被问到存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Line of Credit 信用贷款额度。那个是借款额度,不是你的存款。


用起来都一样?不用还钱的么?


4月18日星期三早上,加拿大央行宣布不加息。


好多人立刻松了一口气,至少又能挨过几个月。


加息0.25%而已,有这么严重的影响么?是的。


据报纸报道,在加息之前,MNP于3月12日至16日调查了2001名加拿大人对加息的反应。


其中,有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加息的冲击,这个比例比三个月之前高出了5%。

另外还有51%的受访者担心加息会影响到他们还清债务,有33%的人认为加息可能直接导致自己破产。


加息一步就会导致1/3的人破产?这个数字也许说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它反应了加拿大人对加息的紧张程度。


47%的受访者相信在未来12个月,如果他们不借钱的话,根本就连日常开销都应付不过来。于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直接拿LOC当存款过日子了。


也许现在问这个问题真的太晚了:你干嘛要借那么多钱?


借银行的钱偿还是硬性的,它几乎无法被你更改。每个月什么时间还,还多少,除非你更换借款银行。


这项固定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你的压力越大。


是的,房屋可以出租,但还有其他的固定费用必须支付,比如水电气,比如房屋地税。


在我报过税的人当中,基本上出租房屋的人一半在亏损,一半在赚钱。


而且房屋收入不是固定的,你有可能找不到租客,收不到现金流,但是支出是固定的。


这些话虽然几年前我们一直在说,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再度提起也许很多人会深有感触。


更有甚者,借款银行一旦确定,几乎就无法更改,因为换银行要求出示的收入文件太严格了,几乎无法达到要求。于是你就不得不留在同一家银行里,不管它利息怎么涨,你也不能走。


这就叫做“剪羊毛”。


很多人计算着,我收入那么高为什么还那么穷?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因为房屋的固定支出占了总收入的好大一部分。除非卖出房子,否则这笔支出无法下降。


靠借款支付日常开销?于是利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还清的时候。


别忘了,一个半月以后,还是要议息的。

 

你的实际税率是多少?  


税报完了,你有没有计算过实际税率是多少?就在你用尽所有方法抵扣之后。

计算方法很简单,看看总收入第150行,再看看T4上第22行已经纳税额,最后减去报税后拿回来的退税,或者是加上补交的税款。


仅仅是一次性退税哈,那些什么HST退税和安省的补助都不算。


举个例子,工资收入10万,纳税3万,买了RRSP,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可以抵一部分,最后退税5000。


那么你的实际税率就是25000/100000= 25%。


虽然我们加拿大的边际税率到达53%,但那是边际计算方法,你不妨计算一下自己实际缴纳了多少比例。


在我的经验值中,客户中最高的缴纳比例在35%左右。那是因为他有非常高的工资收入。


一般人的实际纳税率大概在20%左右吧?你不妨算算看。


如果实际纳税额超过35%到40%,恭喜你,首先你收入够高;其次你应该什么合理的避税措施都没有采用吧?


拒绝购买RRSP,不收集捐赠的收据,不保留药费单等等。


很多高收入的人拒绝购买RRSP,理由仍然是错误的以为它只有在65岁以后才能取出。其实RRSP可以在任何一年提取。


很多人每年都有一次可以大额偿还贷款的机会,就是在每年四月退税的时候。当然能够获得退税靠的是一年以前的计划和努力。


最后,你知道巴菲特的实际税率是多少么?他曾经公布过一次,17.3%,那一年他的收入是8000万。

 

更多投资顾问孟珺丽(Jasmine Meng)的专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天鑫金融服务(TF2517888),或联系本人@647-880-8108,或email:[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