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立和把横的选择与长短的比较

2018年04月28日 骑行村



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把立的作用类似于杠杆。越长,车头的转向越稳,但是把立受力越大;越短,车头的转向越灵活,把立本身受力越小(折叠车的T型把是没有把立的,大家可以试试它的操控性)。角度对速度也有影响,大角度向上,可以让上半身更加灵活,越野下山时最能体现(多体现在应付高强度越野的车型上);角度向下,能让上半身降低高度,从而减少风阻(多体现在TT场地等竞速类车型上)。



很多车友,车架不适合自己了就用换把立的形式来解决。这样做其实作用并不大。山地的越野对于车子操控性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用100-70的把立。太短了就会使车头太灵活而不容易受控制,太长了又会使操控性下降。或者你会奇怪为什么FR、DH都用短把立,因为玩高强度越野的时候,把立的受力是很大的,太长会带来把立断裂的后果,所以使用短把立,还是很结实的短把立。



那操控性呢?用加长的燕把(680mm-720mm)来弥补,使力臂变长。作为普通的XC,就可以用正常长度的把立搭配正常长度的把横(580mm-620mm)来实现更好的操控性。总而言之,使用什么长度的把立,主要是要看情况来取舍。而不是为了配合车架的长度来取舍。当车架大小不适合自己的时候,换车架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我们讨论的是正常的山地越野。如果是用来压马路的,那个本身就不应该是山地车该干的活。基于马路上的所有讨论结果,不适合真正的山地车!压马路的倒是建议将把立反装以降低风阻。



至于正常的那些“把立长度的改变会让骑行姿势随着会改变,手腕或腰部或颈椎的的受力也会改变”。等等等老掉牙的说法,自己百度,大把的答案。



DH和XC使用的环境不一样,DH要使用短立管,不单为了强度,更短立管可以让车手重心撤到更后,其实短把立不利控制,因为车把位于前轮轴偏后方,为了提高这样短把立的操控,所以DH车采用横向加长杆杠,通常,DH车把宽度在680mm。



XC爬坡更多,长立管便于重心更靠前,爬陡坡时,重心更靠前可以有效压住前轮,不容易小传动比导致车头撬起,当然下坡就必须更推直,才能让重心移的比较靠后,XC的把横也通常只需要580mm。



把立、立管的选择


把立,也就是俗称的龙头,把立主要的参数有长度(沿着把立杆从中心到中心的长度)、角度、能否正反装等。



把立和车架搭配起来,一起构成了总上管长度。注意该长度不一定等于“车架上管TT值+把立长度”,因为把立有角度的存在,而且正反装会导致不同的高度,从而影响整个上管长度,实际还需要测量来获得。



在车架Standover确定后,总上管长度应该就是尺寸中最需要琢磨的参数了。这个长度多少算合适呢?一方面取决于你的身体尺寸,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方式。下面慢慢叙述:



首先不能太短,要保证上半身可以完美的伸展,没有缩成一团的感觉;要保证车把和你的膝盖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即使在站立踩踏时,膝盖也不会撞到车把。这算是一个底线吧。



其次,看使用方式。总上管越长,上身就越伸展,越容易发力,但带来的问题就是重心前移,操控性能下降。相反,上管较短时,你就能够挺直上身,获得良好的操控性和视野,当然发力就没那么自如了。除了水平方面的长度,在垂直方面,把立和座垫的高度差同样有影响。



座垫高度相对是容易确定的(后面会涉及),把立可以通过使用前叉垫环,甚至反装来调整和座垫的高度差。把立越低,越容易发力,操控性也越差,对脖子和手臂的压力也越大;反过来则刚好相反。



综上,确定上管长度,依赖于很多因素。也许你觉得很抽象,仍然不知如何下手,没错,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但从来没有哪个公式能适用于所有人,只相信公式纯粹是机械和教条。那怎么办呢?



不少老手都习惯用一个词:舒服。凭感觉,怎么舒服怎么来!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对初学者来说,是多么的无奈!我们知道,人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开始不舒服的姿势,适应后也会舒服的;开始很舒服的姿势,不一定就是尺寸合适的姿势。所以,跟初学者谈舒服,说了等于没说,这是需要在一定的骑行经验基础上才谈得上得。



那总得有个解决方法啊?不得已,虽然不能依赖计算公式,但是,对初学者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得从公式入手,机械就机械吧,就机械这么一次,好歹是一个起点啊!这里列出其中一种公式:



测量数据t:水平站立,裆部到锁骨之间V字槽底部的距离。

上管总长度=(t+a)/2+8。

注意,这只是一个不得已的起点,不一定就与你的实际想匹配。初学者可以此为基点,随着骑行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至此,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但还没完。在总上管长度确定之后,下一步就需要琢磨车架和把立如何搭配来构成总长度的问题了。



同样与骑行方式有关。长把立短车架的组合,使得重心相对前移,有利于爬坡,尤其爬陡坡时有助于压住车头,防止前轮翘起,但同时降低了下坡性能。短把立长车架的组合则刚好相反。



不过,就XC而言,胜败的关键在爬坡,而不是平路冲刺及下坡技巧,所以使用长把立还是大有人在。对于业余人士而言,我们需要一个能兼顾上坡和下坡的折中点。这个长度是多少呢?引用一个数据:100-125mm左右,把立长度在这个范围比较合适。



至于把立角度,则根据你需要的座垫把立高度差来选择。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先把座垫和把立调到同一高度,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体柔韧程度慢慢调整。不要立马像专业车手那样把车把调得很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吧!



在通过垫环已经无法调低把立时,可以将把立反装,这样还能降低点距离,当然,前提是这个把立的角度不是零,而且可以反装!这些问题确定后,车架的TT值范围也就可以定了。车架、把立,两者要接合起来一起挑选。



把横


直把可以趴握更下,握牛角的时候也可以增加拽车的力臂,姿势相对更多,在长距离中可以不断通过换姿势而让上肢获得休息和放松。燕把力臂更大,短距离拽车加速更得心应手,杠杆长,手移动距离多而轮子转向角度小,可以更便于操控入弯角度,通过杠杆加长而可使得龙头缩短一样能获得很好操控,这对于DH这样要身体向后缩的车种尤其重要。使用直把和燕把是需要根据车种和自己的使用习惯来决定的,那一种好都不绝对。


来源: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微信:2478970178)

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好友谈合作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