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下饭综艺!就着它能多吃三碗饭 !温馨提示:减肥的人不要看~

2018年11月06日 加诺国际


点击“加诺国际”订阅吧!


期待了将近一个月,

昨晚《风味人间》终于开播。


刚上线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

仅仅播出一集,

播放量就破1.7亿次,

豆瓣网友打出9.4的超高评分。


众望所归,时隔四年,这个由《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及原班人马推出的全新美食盛宴,第一晚首播就收获了极高的点击率。


与《舌尖上的中国》不一样的是,《风味人间》有着更大的格局: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



8集成片:“山海之间”、“落地生根”、“肴变万千”、“万家灯火”等等,从多种角度探索和解读食物背后的人文历史。


昨晚刚看完第一集我就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忍不住想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制作出美味料理的匠心美食家们疯狂打call!



在我看来,这部《风味人间》也可以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升级版。


从画面到文案,视频里的每一帧都是种视听享受,就连味觉感官都频频受到刺激,讲真,我昨晚真的是吃着宵夜看完的!




完美的作品离不开制作团队背后的努力。看似简短的纪录片,一集仅50分钟,拍摄历时却超过两年


不仅在国内拍摄,为了在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美食的独特性,从法国到西班牙,越南到摩洛哥,秘鲁到埃塞俄比亚...



陈晓卿导演带领团队跨越6个大洲20多个国家,收录了许多国外美食,探索中国与世界美食的奇妙缘分。



后厨的故事

“同在江湖中,同是可怜人”


《风味人间》依然是陈晓卿擅长的美食题材。据陈晓卿介绍,《风味人间》展现的是“带你去探险”,讲述的是“用食物来认知世界”,“认识一个地方有很多方法,用眼睛、用脚,或者用舌头。”


和其他同类美食纪录片相比,《风味人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不只是讲中国的美食。陈晓卿带领摄制组跨越六大洲二十多个地区,收录了许多国外美食。整部纪录片中国内容占70%,国外内容占到30%。


说到食物,中国从来不是孤岛。陈晓卿举例,比如中国人用陶,摩洛哥人也在用。“一个大饼,阿斯塔纳的馕跟我们的几乎没有区别。新疆、甘肃、江苏等地的馕,大小是在不断变化,地区之间有趣的差异。中国受影响也会影响别人。”


“国外的美食,有一部分是奇观性的食物,会引起大家的好奇心,而更多的是东西方的不谋而合,是中国观众看到会会心一笑的食物。”陈晓卿介绍。他相信,国外的“风味”同样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比如有一期《风味人间》提到了皖南的火腿,而在伊比利亚、帕尔玛和弗吉尼亚也有火腿。人类祖先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同一种保存肉类的方法。这种东西方美食的共通之处,让陈晓卿觉得很有趣。全球各地的人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对于美食的热爱却是相同的。


▲火腿是东西方通行的食物之一。


在《风味人间》的片中,能看到亲吻“哈卡尔”(冰岛名菜,主食材为鲨鱼肉)的冰岛人,蒸“枕头馍”蒸出一屋子白雾的安徽人,也能看到端着“莜面窝窝”说“真好吃”的小男孩。美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连接着人与人的关系。


除了美食部分,片中还专门有后厨的故事,后厨的布局,案板、灶台,仔细的分工。不同厨师锅里是不同味道。“这里面是传承撒叶的过程,同行剑拔弩张以及和好如初的竞争。同在江湖中,同是可怜人。”





选择的多是鲜活“在地饮食”


陈晓卿说,“顽固的故乡口味依赖,源自于神秘的童年味觉编码。”通过食物绘制味觉版图,一直是陈晓卿和团队的创作动力与目标。


在赴各地调研与拍摄的途中,陈晓卿表示,找到了当地美食的“根”和生命。“很多食物的制作本身没有什么秘密,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但就是只有在当地才好吃。”就像小面离不开重庆,肠旺面离不开贵阳,风味剧组想要找的正是那些离不开一方风土和人情的独特美味。这也是《风味人间》的目标:挖掘美食的根与生命,让世界认识那些离不开的风土,人情和味道。


陈晓卿举例,比如赤道几内亚,和中国关系很密切,深入当地人生活后发现,不管水稻栽培在当地有多少人在做,他们最日常的食物还是香蕉。“由食物建构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建立的世界观,想改变太难了。当地人出门就能摘香蕉,想要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确实很难。”


摄制组选择食物绝大多数是鲜活的“在地饮食”,是有根的,搬不走,如果硬要把它们从四面八方聚合到一个灶台上,这不科学。许多食物就像小锅米线一样,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在原产地享用,它才是有生命的美食。而搬到遥远的他乡,它们多少都会水土不服,会“闹情绪”,甚至会因为食客中没有多少懂得欣赏自己,而自暴自弃变成木乃伊的样子。陈晓卿举例,同样是煎饼果子,天津到北京才一百多公里,吃起来就是两种食物了。尤其像小锅米线这种食物,因为配料和工艺,每一家都有差异,也都有自己的拥趸,很难标准化制作,这也是它故土难离的原因。


更重要的,在原产地品尝食物,除了美味,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食物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做美食纪录片,也就是把这些场景截取和复原下来,传递给观众,也希望观众有朝一日置身于此,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融入当地的生活。”


如果说在北京,吃小锅米线已经很难实施,那么《风味人间》拍摄的米线要在北京吃到就更是奢望了。这次拍的是德宏的“过手米线”,阿昌族以手抓食的一种小吃。这种进食方式,即便在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也属鲜见。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待客的第一道菜,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都必不可少。“这次我们拍摄的一家,女主人寸祖华负责制作米线和拌料,丈夫和侄子打下手。餐桌前,男主人老杨五指并拢,在手心放一团凉凉的米粉,然后熟练地盖上‘帽子’,当他的手捂上嘴巴的刹那,我看到画面里的他幸福地闭上了眼睛。”陈晓卿说,这可能就是他认为的最好的食物了,“它,是有根的。”





最给你们放一些刺激味蕾的狠照~




正如陈晓卿做美食纪录片的初心:


“在诱人的美食背后,你能看到历史、社群、情感……我更喜欢食物背后的这些东西,不能因为我们走得太快,口味越来越一致、生活越来越平淡,就忘记了曾经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们研究美食,

恰恰是为了找到,

现代饮食习惯背后,

那些遗落的传统。”


前15分钟免费咨询

顾问微信:missss_april

持牌留学移民顾问

加拿大各类签证,疑难签证

留学生转移民,快速通道

免费院校申请,学业规划

名校申请一条龙服务

境内外团聚/同居移民

枫叶卡更新,入籍申请

全球旅行签证,十年美签

文件翻译公证,驾照翻译

加诺国际 · 移民留学

让留学更踏实 让移民更顺利

官网:www.canwellcie.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778.374.1889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