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帆川
来源:霍老爷(ID:ddz_233)
一个985毕业生,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一个石油公司的职位。
国企加“油老大”,多厉害的职场生涯起跑线。
然而虎落平阳,985给发配到加油站,工作就是给车加油。
每天面对各种型号的小汽车、拖拉机,摩托车,闻着刺鼻的汽油,时不时被顾客指着鼻子骂。
碰到老赖不付油钱,还要自掏腰包倒贴......
985真不好意思跟别人聊工作。
有多少人被第一份工作坑了?
01
我们总以为寒窗十年以后,第一份工作将让我们扬眉吐气,大展拳脚;
没料到它不但没有给我们遮风挡雨,反而带来了职场人生里的第一场雪。
一个985本科生考了法院的公务员,平时跑腿、复印、盖章、做记录和订宗卷。
这就是在当法官前必经的两年基层磨练。
原来律政精英们只活在平日刷的剧里。
一个211中文硕士进了国际学校,每天早上7:20开始上班早读。
马不停蹄,一直到晚上快11点回到教师公寓。
一天干上近15小时,周末还要加班。
虽然,“有人25岁就死了”,能不能不要死于过劳?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羡慕这样的职场新人吗?
一本院校毕业生在北京的一个出版社实习,平时啥事儿没有,于是用电脑看小说,看完了整整5卷的《后宫甄嬛传》。
谁找到这样的工作,谁知道难受。
事实上,对于第一份工作,最大的抱怨之一不是忙和累。
而是工作内容低智,没有技术含量,重复,毫无创造性。
你是新丁,于是你是保洁、跑腿、外卖,复印。
说好的项目经理、工程师、建筑师和文案主笔......呢?
郁闷之中,你拿出蒙了灰的211和985招牌,痛快地感受人生第一顿怀才不遇的暴击。
许多过来人会明白地告诉你,首先,请感谢你的金字招牌。
如果没有名校的敲门砖,也许你还是一条搁浅在求职滩涂上的咸鱼,等着不知何时会到的买家把你捞起。
然后,忘掉你的自怜自艾。
灵魂拷问一下自己:“我是真的有才华,还是自以为有才华?”
02
我们要相信,正常的用人单位都希望新人一来就扛大梁,特别是企业。
把费心招来的人当成摆设,或者让他去干一些小学生也能做的事情,公司是嫌钱太多了吗?
但老板们都知道,新人一来就上手,只是美好愿景。
新人,特别是没有工作经验的素人毕业生,一开始都不是“资产”,而是“负债”。
经验固然不多,认了。
那么知识呢?技能呢?态度呢?
不少人的大学四年喂了狗,他们的自我驱动力,在高考的那三天达到巅峰。
大学的生涯不过是一场超时的高考后狂欢派对。
这几天,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开除了考试不及格的22名学生。
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发布通告,决定把18名学生的本科学历,转成专科。
这就是考试不及格导致的大学“留级”。
多少大学生,满足于超低空飞行,能考个60分就不会为了70分加油。
晚上打游戏,白天睡到日上三竿,能逃的课尽量逃,逃不了的课就请人代点卯。
平时不看书,不学习,不兼职,不参加社团活动。
他们在最应该活得灿烂热烈的四年,过着浑浑噩噩的冬眠日子。
即使在学业上花了心思的学生,出了校门以后也会发现,
课堂里学来的技能,不过是成绩单上的分数。
过了四级和六级的毕业生,用英语说不上一句囫囵话;理工科学霸面对实际运行的系统,还是要从头开始啃手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特别是在这个知识更新迭代如此快的时代,老戏骨都得不停参加培训才能够不落伍,新秀单凭校园里学到的几下花拳绣腿,哪有那么容易在江湖出道?
软能力更是一个短板。
给客户打一个电话,要不一言不合就炸,要不客户一上火就慌;本来三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情,非要讲个10分钟,还不清不楚。
公司开会,同事提个意见就非常抵触,但自己有理的时候,又不懂得据理力争;
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最爱在公开场合指出同事和上司的不是,却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只让人看到了一个个愤青。
好吧,能力不够,态度来凑,但是不少新人的工作态度更不靠谱。
他们不努力,对工作缺乏基本的责任心。
“一个月来,他迟到了5次,从面试开始。”
“网站要求一天上10篇稿件,她找了两篇稿件以后就去逛淘宝了。”
他们做事不够细心,视规则如无物。
一个新招的程序员,一开始做简单的外围操作。
他觉得单调,大材小用,主动拍胸膛,要做更核心的工作。
但是他没有遵守操作规程,因为一行代码错误,导致数据库的用户数据被清空。
给他机会的上司,要背这个锅。
本来也无话可说,但是这个新人不单不检讨自己的态度,反而找其他人的错处。
这样子,下次谁敢再用他呢?
商业环境里一切讲的是真金白银的得失。
一出错往往就是丢单丢客户,不像在象牙塔里面,还可以腆着脸求教授,给个补考的机会。
知识老化,技能脱节,沟通能力差,情商低,没有责任感,这就是天之骄子的另一面。
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磨炼,公司还真不敢重用他们。
这样矛盾就出来了。
新人做着除了“本职工作”以外的一切杂务。
把自己想象成打蚊子的高射炮,心里憋屈而思变。
90后,95后,一代比一代洒脱。
领英发表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中说明,
“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会换,80后是3年半,90后为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7个月就选择辞职。”
这说明年轻的一代,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愿意妥协,懂得及时止损。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一般试用期是3个月,过了试用期,一年半载后才好说上手了。
所以,新人何不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多一个机会去了解?
下一站不一定更好。
在频繁地跳来跳去当中,热情和时间轻易流走。
03
世界上没有“本职工作”这回事。
公司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得演好一颗螺丝钉,干好基本的,甚至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因为刚毕业的你,只能干这个。
同事和上司会在每一点小事上观察新人的表现。
一个广州的毕业生抱怨,
“我是广州最好的中学之一广雅中学毕业,接着考进了广州最好的大学之一中山大学,见了最优秀的专业之一中文系。
本来一直都很顺,也一路都很优秀。
怎么现在就落得给领导写文书的活儿,每天就是不停地起草文件,准备演讲稿,写PPT,以及帮领导订餐。
真的太倒霉了。”
我想知道,他的演讲稿写得流畅吗?文件是不是没有错误?PPT是不是特别简明漂亮?
如果一切都做到位,相信机会就在转角处。
在这个讲求效率的开放社会里,怀才不遇还真不容易。
更多的时候,一块主动的金子,一定会发光。
一个非985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是在电子厂做轮班技术员,月薪只有2500。
因为对学历不够自信,他反而工作得特别努力。
别人休息,他学习;人手不够时,他24小时顶班。
两年后,他成了不倒班的工程师,3年后做到了工程主管。
如果当初因为吃不了夜班的苦而3个月辞职,现在他大约会在另外一个电子厂里做基层技术员。
一个211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是前台,技术含量上不了台面。
但是,她是一个特别细致,精益求精的人,相信工作中没有小事。
她背熟了所有人的分机号,以便快速地转接电话。
她记住上司的喝咖啡习惯,让他每次都喝到合口味的咖啡。
在炎热的夏天,她会提前到15分钟到达公司,把空调打开,让大家一进来就有舒适凉爽的工作环境。
大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两年内她被提拔为行政专员,随后行政主管,实现了职场上的第一个迁跃。
这两个职场小透明能脱颖而出,凭的是耐心、恒心,凡事用心,少计较,多干活。
够“傻”就对了。
“在其位,谋其政”,出一天工资就要干一天活。
无论喜不喜欢,都应该以专业态度,把手头的事情一一做好。
不要抱怨。
同事和上司不是心理咨询师,不是你妈妈,没有义务安抚你。
他们有繁重的任务,有你所不知的压力。你想让自己有价值,那就拿出成果来。
为人处事要有底线,但是做新人时,不妨适当放低一点。
受气时,“要么忍,要么滚”。
谁都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职场经历。
如果在这个位置上得到的回报值得所有的付出,那么就忍下来吧。
机会需要等待。
当它到来的时候,你一定要准备好了。
多年前我也是一名985的毕业生,第一个公司是民营的科技企业。
虽有活力,却没有章法。新人就像给放养了。
有些人无所事事,整天上网,反正一样开工资。
我觉得太闷,于是就拿着一笔记本,征得资深员工的同意,乖乖地坐在一边看他们操作。
做笔记,芝麻蒜皮的细节都往上写,居然把新系统学了个七七八八。
在一场雷雨中,因为工程上的纰漏,机房被水淹了。
资深员工们正好出差在外,我这个小卒子就这样被推上了前线。
当我把系统恢复了,并因此得到人生中第一个晋升机会的时候,我学到了宝贵的一课,那就是职场不相信眼高手低,只相信认真努力。
带着这宝贵的职场第一课,两年后我跳槽了,去了更广阔的天地,看更美的风景。
回头看看,第一份工作,开头那么让人毫无头绪,最终也没有成为我最喜欢的工作。
但是它的影响难以磨灭。
希望你也不要浪费这个“第一次”;
在它成为历史以前,好好地在其中成长。
第一份工作,应该是一个跳板,而不是坑 。
作者简介:霍老爷在人际相处、个人管理及成长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文章被收藏数百万次,曾创作数十篇100000+阅读量文章,文章被其他公号转载累计超过上万次。
相关阅读:
◈ 全世界先进的教育都已经换了赛场,我们还在旧的跑道上拼命!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