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上传了一段视频,播放量超过800万,引发全网围观。
这段视频里孩子的尖叫声戳人心肺,夹杂着“妈妈”的呼唤,哭声震天,凄厉而绝望,闻者心痛。
这段短短的视频之所以迅速流传,是因为它的发生地实在太过特殊: 临沂网戒中心十三号室。
也许一些年轻人对这个地方不是很熟悉,但它的“黑历史”当年可是名震中外。
这个由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杨永信成立的著名的 “电击治网瘾”疗法,经2009年被国内多家媒体及中央电视台曝光后,走入人们的视野。
当时,外媒对这个所谓“网瘾专家”杨永信的评价是:臭名昭著。
01
“因为恐惧而顺从”
杨永信的武器简单粗暴,直接电击。
电击疗法,更科学的称呼应该是“电休克疗法”,被电击的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有个曾经历过魔鬼时刻的孩子在网上写下自己的真实经历。
发布这则视频的人,正是2016年从这家戒网中心走出来的孩子。
凡是对十三号室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房间隔音效果奇佳。
因为门还没关好,所以拍摄者才有机会录下这段孩子凄绝的叫声和踢门声。
视频广泛传播后,山东临沂卫计委表示:这是一名8岁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并且网友声称的电击早已关停。
随后官方又发布最新消息表示,“网戒中心尖叫视频经查不实,已报案,发布者已接受调查。”
那么,被电击后的孩子会真的从此戒网?
真的像杨永信自己鼓吹的那样,无数父母见到他就感恩下跪吗?
从孩子的自述中看,表面他们的确因为害怕再被送去电击而变得乖巧。
实际在内心深处,孩子的心门永远对父母关上了。
网瘾中心就是集中营般惨无人道的存在,可就是这样的魔鬼般的人物被无数父母却奉为神明。
2009年,柴静深入“魔窟”采访了这个杨永信。
当时的杨永信毫不避讳自己采用的电击治疗,但是却把这种治疗称为“行为矫正”,治疗之前没有任何身体检查,直接强行电击,直到顺从为止。
但名为“治疗”,杨永信实质利用了手无寸铁孩子们害怕的心理,达到顺从的目的。
柴静:必须得借助这个仪器(电击)吗?
杨永信:目前来讲,如果没有这个仪器的话,可以说我没有更好的招。
柴静:可能有人会觉得孩子是因为忍受不了肉体痛苦而服从你的意志,会认为这是一种刑罚。
杨永信:这是人云亦云的事,是你怎么理解的事。
柴静: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直接使用脑部刺激的治疗方法,会不会对他们的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这点您确定吗?
杨永信:我认为,这么微小的剂量应该不会。
柴静:这是您个人的看法。
杨永信:我个人的看法。
央视记者调查表明,杨永信使用的电休克治疗仪是适用于狂躁型精神病患者的一款抽搐型的治疗仪,多年前已不在市场销售,他用非法产品到处敛财。
但杨永信却表示:
“如果说像这样的一个新兴课题我们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去申报的话,那日子就没法过了。”
至于由此给孩子带来的风险,在他看来更是无足轻重。
“当你发现这种治疗它的利益大于弊的时候,你说用还是不用,两害相(权取其)轻。”
02
虐待还是治疗?
电疗法ECT(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也叫电休克疗法)出现在30年代。
治疗时医生通过电休克机,用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大脑,从而诱发脑部类癫痫样放电,使患者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发作,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
在美国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不听话的病人。
电击开始的时候,患者会被捆绑在床上,套上牙套防止他们因为太过痛苦而咬断自己的舌头。电击本身带来的痛感不言而喻,许多患者还会因为癫痫带来的肌肉强直、抽搐而骨折。
被捆在床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望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出版的刊物中,特别强调这种疗法必须有同意书才可以执行。
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非自愿电疗是不允许的,即使家属和医疗人员同意,但病人自己不同意就不可以执行。
杨永信这种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用抽搐型电疗来强制治疗其自行定义的所谓网瘾患者,即通过对不良行为和刺激惩罚建立条件反射,以期消除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在医学上称为电刺激厌恶治疗。
希特勒都不会想到,有人竟然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控制别人的精神,达到敛财的目的。
2009年7月,由于电击疗法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禁止用于戒网瘾,杨永信宣布停用电击。
继而,他改用带铁片并且会在患者人中处扎针的低频脉冲疗法,继续治疗网瘾。
03
父母或许才是最大的帮凶
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才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么残忍?
曾经接受过电击疗法的张旭同从网瘾中心出来后,网瘾表面上是没了,但是心理的阴影却挥之不去。
只因他在网瘾戒除中心,听到了母亲一句:加大剂量,电死他!
虎毒不食子,无法想象亲生母亲会这样恶毒地诅咒自己的孩子。
在柴静的调查中,她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无疑,网瘾少年的出现多半是因为家庭出了问题,确切地说,是父母出了问题才导致的。
但这些父母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还将所有的错归咎于孩子。
当孩子身染网瘾时,求助的是杨永信这样的偏方,自己在内心深处想到的还是“放弃”。
以暴制暴的方式当然简单,但他们从不会想到会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阴影。
就是这样父母的存在,才让杨永信这样的投机分子有机可乘,还认为自己是拯救人类的天使。
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杨永信,而是那些生而不管的父母们!
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还希望孩子因此而对他们怀有感恩之心。
心理治疗专家宋海东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调查完成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及社会心理干预研究》,研究表明孩子沉迷网络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而非原因。
所谓的网瘾少年,80%以上是父母出了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造成的隔阂,企图通过一次电击疗法就起作用,何弃疗的应该是家长自己啊!
04
每个时代都有“瘾”,如今叫网瘾
如今网瘾这个词似乎已经很少提及了,因为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你无法超越这个时代。
正像当初许多人迷武侠小说、流行音乐、红白游戏机等等。
身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及青春期发展的特点,探究你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否得当。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导孩子。
想让孩子有所提升或改变,首先从自我改变开始。
在新西兰,青少年网瘾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但由于心理辅导体系成熟,一般家庭可以获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专业心理和精神医生会介入辅导治疗。例如赌博网瘾问题基金会(The Problem Gambling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网络安全Netsafe等独立非盈利机构都会给家庭提供相关网瘾沉迷的咨询服务。
通常,心理咨询师会分析孩子网瘾形成的根源,说服整个家庭一起配合来纠正、改变。家长是首先要纠错的对象。
只有为孩子树立榜样,同孩子一起制订戒断计划,孩子的心门才能渐渐向你敞开。
而与孩子心灵层面的深层次沟通,才是戒除网瘾的真正武器。但知易行难,这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曾经缺失的家庭陪伴,只有通过家长加倍的偿还,才能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
///
有网友曾说:
我们其实没有资格感到沙特肢解记者
这种事情很魔幻
因为我们还生活在一个
可以任意电击孩子的地方
- End -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
好多人说找不到发现君了
其实只要把我们置顶就可以
只需3秒,教你置顶发现君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