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秋秋生活说 | 跑到苏格兰去走马观花,只是因为那些听说

2018年11月05日 英国旅游局


 

听说

在苏格兰游走,不需要带太多的目的,只要去捕捉一闪即逝的瞬间就好,就好像苏格兰诗人多萝西·华兹华斯在《苏格兰旅游回忆》描述的那样:站着观望不停地四处飞翔的燕子有好几分钟,它们把自己的影子投在老宅阳光灿烂的墙上,那些影子一闪而过,彼此交换位置,互相交叉,扩大又缩小,瞬息之间出现又消失。


 

似乎我的每一次旅游都是从“听说”开始的,这一次的苏格兰之行也是如此。


 

第一站,格拉斯哥。作为英国第三大现代化城市,这座城市无疑已经成为许多人“英国旅游愿望清单”中的一个重要地方。而我,只想在短短的时间里,走马观花,即使我清楚的知道,格拉斯哥基因里的绘画、设计、音乐和建筑艺术的光彩,是一年也看不够的。



听说,格拉斯哥大学很值得打卡


格拉斯哥大学,我是带着最游客的心过去的,在著名的尖拱门打卡拍照,然后一走了之。等到了跟前才知道,自己的目的有多幼稚,在校园古典神秘的氛围面前,打卡实在是小事。尖塔、石墙、拱门,还有古色古香的窗以及和没完没了的绿色,像极了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在神秘而古老的氛围面前,心会渴望自由,但带着一丝胆怯。




格拉斯哥大学就在格拉斯哥西区的小山包上,整个校园充满着英伦气息,作为英国古典大学之一的格拉斯哥大学,除了图书馆是现代感的建筑,其他的都是古典,尤其是主楼内侧哥特式长尖石拱门和廊柱围成的迷宫通道。在这里,即使是最不会拍照的人,也只要举起手机,就能获得一张值得收藏的照片。但这个时候,打卡二字已经变得太过软弱,仪式感,油然而生。



 “格拉斯哥”的意思是“一个亲爱的绿色的地方”,文艺的让人想哭。至于亲爱的绿究竟是怎么样,我在校园里那些随处可见的公园和花园里找到了答案,随意的走,随意的看,在心里占为己有。然而,我到底还是一个游客,只能四处看看而已,无法想那些带着骄傲眼神的学生那样,抱着书本,在教室里在图书馆里在音乐室里体味真正的格拉斯哥大学该有的样子。

 

 

听说,那个地方藏着很多艺术家


告诉我The Hidden Lane这个地方的,是格拉斯哥一个很潮的当地人。她说,The Hidden Lane有很多彩色的房子,有很多的艺术家,有很多的设计师,有很多的设计工作室,还有很多可爱艺术的小玩意儿。很好,这些,都戳中了我的兴趣。


 

但是,找到这个地方并不容易,在一条不怎么有名的街道上的一个小小的门脸里。穿过贴着很多艺术海报散发着梅雨天潮味的暗暗的通道,豁然一片复古又彩色的各式房子,一间挨着一间。一会是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小店,一会是看见游客头也不抬的正在创作的艺术家的工作室,一会儿是有几个悠然喝着咖啡的当地人的小酒馆。




一只猫闲散的走在The Hidden Lane的建筑里面,偶尔弓起身子看看我,像是在招摇着这里的悠闲以及自在,又像是不太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而那只叫不上品种的狗就要温情多了,只摸了它一下下,就前前后后的摇着尾巴跟着我,主人在一旁只是笑笑的看着,由着他跟客人撒娇。




这位英伦摇滚风十足的女孩子正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用心的创作着,要是走在街上碰到她,我可能不会把她跟艺术扯上关系。但英国就是这样,摇滚文化的植入,是隐秘的,深刻的。在小小空间里兜兜转转的我们引不起她的任何兴趣,但她还是抬起头对着我笑了一次。看得出,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都出自她的手,不是什么大手笔,但都透着生活的乐趣和个人化的艺术审美,是值得带回去当作手信的。



听说,格拉斯哥的第一餐应该在柳茶室


我这样听说的时候问了好几个为什么。那位在当地住了40年的华人回答我说,因为他属于麦金托什啊。后来我才知道,说到格拉斯哥,你可以不知道大苏格兰马拉松,你也可以不知道格拉斯哥大学,但你一定要知道麦金托什。1868年生于格拉斯哥的麦金托什是苏格兰乃至英国19至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设计师、水彩画家和艺术家之一。作为格拉斯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风格源于欧洲的象征主义,对欧洲的设计运动如新艺术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1903年建成的柳树茶室完全由麦金托什设计并严格监控了内外风格。他将一座1860年代的房子的外部进行改造,并设计了其内部的装修元素,以及餐具和侍者穿着的制服。虽然这间茶室的艺术性现在已经得到高度赞赏,但麦金托什在有生之年却不曾享受到。随着时尚的变迁,这间位于Sauchiehall大街的茶室历经多次变化,包括被当作一家百货公司的婚礼服饰部的后身。



直到格拉斯哥女商人Celia Sinclair的及时出现,她将恢复茶室原貌视为己任。她说:“我真的不想失去柳树茶室。我记得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去过茶室。我认为它是一个魔法之地。我们已经失去太多的遗产,我不想这间茶室也没了。我想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就这么做了”。



她让茶室里每个重建的元素都与当时麦金托什时期的一模一样。所有的家具,包括那些著名的高背椅,都以当年相同的方式与手法手工制作完成。还有那些墙板、吊灯、地毯和挂毯,也都与1903年完全一致。 尤其是茶室里那盏巨大的水晶吊灯。据说,那是在只有一张黑白照片作为参考的情况下复刻出来的。



后来,我又在Kelvingrove Art Gallery & Museum(凯文葛罗夫艺术博物馆)看到了面积相当大的 Charles R.Mackintosh 的艺术专区,他曾经的设计作品比我想象的还要种类多。但最醒目的,还是那些横平竖直线条简约的高靠背椅子,很有中国明清家具的影子。但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关联了。



而我,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吃了我的苏格兰第一餐。在轻柔的音乐里,我用有些做作的姿态坐在直线条高椅背的椅子上,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蓝色印花盘子里的食物。你若是问我好不好吃,我只能回答你,我不会在这样的地方想吃多可口的东西,在这样的地方,我只想吃最地道的东西。



听说,观赏雷蒙湖是要坐船的


Loch Lomond罗蒙湖不仅仅是游客们喜欢前往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本地游客去的心仪之处,除了漫步湖滨外,乘坐Sweeney's Cruises游轮泛舟湖面才是游客们的最爱。



游轮会在罗蒙湖的南盆地区域进行一个小时的环行,可以欣赏到宏伟的湖景,还可以看到沿着海岸线的许多洛蒙湖的豪宅和城堡。据说迈克杰克逊和弗兰克马汀都有湖畔的住宅。正看着两岸星罗棋布的建筑和起伏的山地时,会有几个年轻人骑着快艇绕着我们的船疾驰,临近的时候,还会高喊几声。我实在不能判断,那是在打招呼,还是在恶作剧。



听说,在格兰哥尼酒厂可以自己调制威士忌


从格拉斯哥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位於苏格兰高地的格兰哥尼酒厂。之所以跑来这家酒厂参观,是因为真正懂威士忌的人一提到这里就会竖起大拇指,然后滔滔不绝的告诉你它有别於大部分麦芽威士忌蒸馏厂,除了坚持不添加香料与焦糖外,也绝不添加色素,以至于这里的威士忌都呈现出储桶陈年的自然原色;这家酒厂还特别强调麦芽的精纯,是全苏格兰唯一一家,全程采用“大麦热空气干燥法”的酒厂;酒厂从1833年开始酿酒以来从未间断,酿造威士忌的传统手法已经维持超过了一百年且传承至今。



但对于我这种不怎么懂酒的人而言,除了这些听上去超级厉害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这里美的出奇,而且还可以自己调制一杯威士忌。


 

调制鸡尾酒的过程蛮好玩的,一桌子的瓶瓶罐罐,有点像穿进了哪个化学实验室。将几种威士忌倒进小试管里,仔细的辨别口味,寻找自己的最爱,然后,试着调制一杯尝尝。我可是重复了好几遍这样的动作,直到是满意的口味。然后,再按照比例装瓶。最后的那个环节尤其特别,酒厂的负责人和我都郑重其事的签上日期和名字,这世上属于阿秋秋的独一无二的一瓶威士忌就诞生了。


 

听说,苏格兰高地是苍凉的


来之前,一位到过苏格兰高地的朋友跟我说,站在苏格兰高地上会看到满眼的苍凉,但等我站在那里,才发现完全不是那样。我怀疑她去的是另外的季节吧,因为我的满眼都是绿色,各种层次的,不仅不苍凉,还一派生机。



绿色的高地上到处是圆润的山丘,看不到任何锋芒,但山峰平缓的曲线倒是给人一种平和的亲近感。舒缓起伏的山坡覆盖着低矮的草原和苔藓,宁静中散发出一种原始的气息。当然,苏格兰高地的精华在于它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古堡,他们镶嵌在峡谷和小镇周边,静静的观望着时间的流逝。


 

听说,看过《唐顿庄园》的人都应该去一次Inveraray因弗雷里小镇


《唐顿庄园》有多好看不用我多说,看看它的名声就知道了,享有“21世纪最伟大英剧”美誉,横扫艾美奖,金球奖,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在全球掀起追剧热潮。所以,有机会去到拍摄的城堡参观,我是不会错失机会的。城堡就在名不见经传的Inveraray因弗雷里小镇。



你听过那句话吗?“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反正,乡村生活,是英国人很自傲的一点。在大部分英国人的心里,最理想的生活是赚到足够的钱去乡下买一座庄园,有着边际遥远的绿草坪和点缀其间的各种百年老树,房舍附近的花园里有灿烂的英国玫瑰,坐在养着盆栽秋海棠的小客厅里喝茶、看书,等待访客按铃。而在《唐顿庄园》走了一圈以后,我就一下子懂了”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这句话的意义。剧中为了保住庄园而努力的Grantham伯爵身上无不折射出这种情结。



索性就在Inveraray因弗雷里小镇住了下来。推开窗户,就是美的不像话的Shira湖。往旁边走上100米,一条被粉白色建筑簇拥的笔直道路就出现在眼前。因弗雷里始建于18世纪,是在阿盖尔公爵翻修因弗雷里城堡(Inveraray Castle)时规划建造的。所以来到这座美丽的小镇,就一定不能错过因弗雷里城堡了。


 

听说,圣诞节的时候,

这里的三文鱼和牡蛎是不够卖的


随行的牙叔是个地道的吃货,一听说Fyne湖附近的一处停车场有苏格兰最新鲜的牡蛎和三文鱼吃,就瞬间决定过走一趟。

 


牡蛎餐厅的名字是Loch Fyne Oyster Bar,守在海湾口,景致绝佳。我们到的时候还没几个人,但不一会就坐满了专程驱车来吃牡蛎和三文鱼的。据说整个冬季,整个海湾人最多的地方就是这儿。餐厅旁边就是商店,整柜的乡味,整盆油渍小鱼,整条熏鱼,看的人饥肠辘辘。



Loch Fyne是苏格兰最顶级的牡蛎产地,这里养殖的牡蛎以浮游生物为食,是纯天然食物,没有任何人工食料的输入。绝大多数欧洲人素来喜欢苏格兰牡蛎,爽身饱满,鲜甜中带着海洋风味,结尾悠长,无须下酱汁,直接吞下,绝对人间美味。这和难于亲近的重金属法国牡蛎大相径庭。当然还有另一种食法,就是淋少许苏格兰威士忌在生蠔上面,连带海水一并入口。

 



吃完了美味,还嫌不尽兴,又跟着一班人跑到旁边的三文鱼生产车间去,进去之前被要求穿上一次性工作服和鞋套,然后消毒洗手,就连带进去的手机也被消费酒精擦拭一遍。进到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的将三文鱼从一整条处理成腌制的状态。最喜欢机器去刺的环节,嗖地一下,整条三文鱼的刺就都不见了。

 


湖对面的厂子里去看牡蛎的生产过程。最喜欢装箱出厂前两个牡蛎敲击的环节,只需要敲击一下,就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差的。工作人员说,这样做了,就一只差的都不会流出去。



“像我们这样生活在都市文化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这样看来,我的这些从“听说”开始的旅游应该就是第二轮的。但是何妨?我并不介意,听说了,再去体验,就像一种兑现,蛮好玩的。



未完,待续。

下一篇英国游记,

讲述从爱丁堡到伦敦的任性之旅。




我是

花样生活家伙阿秋秋

爱码字,爱时装,还爱到处游走!


你可能会感兴趣的:

时间真的可以倒退!

皇室萌娃团又要壮大啦!

又一波官宣,准备接招!

Hi,你今天很British哦

英国假期攻略书,接住!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