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坐在去向美国的飞机上,
我盯着黎明时分的天空,
黑暗一点点吞噬光明,
飞机陷入裂缝,
未来似乎也是...
Coco Yang(她更愿意别人这么叫她)——19岁,9年刑期,从美国高中到美国监狱,唯一不变的是一直独自一人。
“对于一个人生活在美国,我始终不是很接受,我很自由,但这不是我选择的生活,这让我很容易冲动和愤怒。”
2016年,Coco和另外三个中国学生因为欺凌事件被捕,据受害者称:他们把她带到位于罗兰高地的一个公园,扒光她的衣服、用香烟烫并抽打她,Coco甚至还用上了自己的高跟鞋。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一个晚餐账单。
每年有900万学生争夺700万大学席位,被刷下来的人中有100万会选择到海外大学,其中30万人最终来到美国。下文3个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来自这30万。
“我们为你牺牲了一切”
快速发展的经济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到海外,作为父母,他们只能在国内基于财力支持,通过网络或熟人,找朋友或陌生人负责孩子的食宿和照顾,每月支付1000美元左右的费用,但对于孩子面临的现实问题却是无能为力。
不止“无能为力”,更是“无法理解”,“我们为他牺牲了一切。”这是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这些正处于家庭文化形成时期却被迫面临家庭分离的孩子更容易遭遇孤立、侵略、焦虑和抑郁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寻求同类团体的支持,当他们没有家人的支持时,这种需求会更强烈,当“异国”不能恰当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就会产生其他问题。
“送孩子出国像谈生意,
谈成了就交给下家,
自己等收回报就好。”
Hsu,一个害羞的17岁男孩。
是我决定要来美国的,但是父亲建议的,我同意了。
母亲希望我成为一名牙医,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他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三个月,已经有人对他喊:“滚回你的国家去。”他所在的南方基督教学校要求每天早晨祷告,虽然他没有信仰,也要遵循规则。
父母给他找的寄宿家庭是来自深圳的家庭,男主人姓周,他的妻子负责每天的晚餐,他们希望能让每个孩子感到温暖。
“父母不知道学校是否好,也不知道住宿家庭是否好,周围人这么做所以他们也这么做,这是鲁莽。”
“如果他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至少,他还在美国待过。”
Allen Qu是来自武汉的高中生,成绩中等。
某一天,他的父母告诉他要送他去美国,他同意了,于是15岁他来到了位于San Marino的寄宿学校。
这所学校有86%的国际学生,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他们的父母几乎都不在身边,和当地工作人员的沟通也不多,学校会分配所谓的“dorm parents”照看每一组孩子,保证每个午餐桌上有一个教工。
他每个月会和父母facetime几次,他们很难察觉孩子正在面临的问题,而且由于工作和距离的遥远,他们也不会来看他。
“新年总是最孤独的时候。”
“理发是每个新学期开始前的仪式。”
这是女儿Olivia留在中国的最后一天,当所有必需品都被购买好之后,Aimee Guo只剩下最后一件事要做——带女儿理发。
这是每个新学期开始前的仪式,希望剪去霉运。Olivia成绩很好,在班里名列前茅,和其他父母强迫来自来美国不同,她不得不常常安慰父母自己过得很好。
其实刚开始的几个星期她哭了很多次,因为不习惯那里的墨西哥食物,不过很快她就结交了朋友,和寄宿家庭的关系也很好,几个星期后她甚至第一次收到父亲的短信:“我爱你。”
“我对她没有任何期待,我只有这一个孩子,我希望她的到自己想要的。”
文中故事来自洛杉矶时报《'Here, I am above average': Chinese 'parachute kids' are coming to the U.S. at younger ages》
▼
推荐阅读
推荐一波相对“平凡”一些的大学,拿走保底!
哪些企业喜欢聘留学生?哪些大学留学生就业率高?
【美国留学中心】最齐全的美国留学资讯,最扯的美国新闻吐槽,最有用的留学攻略,为留学生和即将的留学生答疑解惑。
微信ID:usagogogo
投稿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