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谈心社
微信ID:txs163
正所谓爱喝快乐肥宅水,胖过唐朝杨贵妃。
对于深爱碳酸饮料的肥宅们而言,“碳酸饮料=会发胖”早已是普世真理,但为了“吨吨吨吨”下口那瞬间的快感,人们还是愿意选择胖并快乐着。
只是最近一个新闻,却把爱喝碳酸饮料的人吓得目瞪口呆。
江苏常州11岁的男孩明明是快乐肥宅水的忠实粉丝。
在过去的半年里,他几乎每天把碳酸饮料当水喝。爱吃甜食,不爱运动,身高168的他,体重已超过了160斤。
《新闻空间站》截图
最近,家人发现他脖颈处的皮肤呈乌黑色,原以为是晒伤,特意去医院拿了药回来,却发现皮肤越涂越黑。
《新闻空间站》截图
直到去了医院检查,才发现他患上了“黑色棘皮症”。
这是一种以皮肤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及乳头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罕见皮肤病。医生表示,明明患病,大量饮用碳酸饮料起了重要作用。
碳酸饮料糖分多,喝多了易引起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而肥胖且患有黑色棘皮症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比普通肥胖者要高。
新闻一出,原本想靠碳酸饮料“续命”的年轻人,才发现自己可能在拿命换取快乐。
01
碳酸饮料的真相
“股神”巴菲特曾说,一般情况下,自己每天会喝5罐12盎司(340克装)的碳酸饮料。白天喝3罐,晚上喝两罐。
对碳酸饮料的痴迷可见一斑。
在他身后,更是有成千上万对碳酸饮料痴迷不已的人。
销量经久不衰,运动场、图书馆、团年饭从不缺席,碳酸饮料为何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伦敦大学感官专家贝里•史密斯教授在一个实验中为人们揭晓了这个秘密。
首先,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泡会刺激人们的三叉神经,这些神经对应着鼻子和嘴巴,鼻子的神经末梢接收到刺激后,便会促使人体释放麻醉剂,进而让产生舒服而温暖的麻热感;
此外,二氧化碳能够适当掩盖饮料中的甜味,增加了一点酸味,让口感变得清新酸涩。
而二氧化碳能够快速带走体内的局部热量,让人们在炎炎夏日饮下后倍感凉快,神清气爽。
然而,带来快感的可能是臻品也可能是毒品。
国家营养师王旭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探究市面上碳酸饮料的真相。
他仿照着市面上碳酸饮料的做法,用水和食品添加剂勾兑出一杯橙味碳酸饮料。
先加入日落黄调节颜色,再加入柠檬酸调节味道,随后滴甜橙香精调香剂,只需三滴便能橙香四溢,此后加入碳酸氢钠调气泡,最后加上500毫升的水。
《甜蜜的陷阱——国家营养师王旭峰现场实验为您揭秘》截图
一杯无糖的橙味碳酸饮料就制成了。
接着,王旭峰加入方糖来调节饮料的甜度。加入第一块时索然无味,再加一块依旧如此,直到加入了12块方糖,才调配出让人心生愉悦的甜味口感,也就是我们通常在市面上所喝的味道。
《甜蜜的陷阱——国家营养师王旭峰现场实验为您揭秘》截图
一块方糖4.5克,500毫升的橙味饮料共计有54克的糖分,这是什么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建议,人们日常生活摄糖量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5g。
一杯普通的橙汁,便能让身体一天的摄糖量远超负荷。
此外,王旭峰还给出市面上各类碳酸饮料的糖含量数据,比起上面实验里的含糖量,大多有过之无不及。
深谙这些数据的人,也许会退而求其次选择无糖饮料,然而无糖饮料却不意味着不含糖。
国家颁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管理通则》规定,声称“无糖”或“不含糖”的食品,每100克中的糖不能大于0.5克。
即无糖饮料严格意义上而言,属于“低糖饮料”。而这种打着健康旗号的饮料实则把人们引入了另一个陷阱。
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无糖饮料可致30%~50%的牙釉质软化,无糖苏打水的危害甚至更甚于普通的饮料和糖果。
无糖碳酸饮料从不是满足自我放纵的健康选择,在各类碳酸饮料面前学会自我克制,才是迈向健康的捷径。
02
乳酸菌饮料没那么健康
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含量如此惊人,为了健康,改喝市面上大力推荐的的乳酸菌饮料总没有错吧。
这些乳酸菌饮料的广告,都打着有益肠胃蠕动的标语,听起来对身体可谓是百益而无一害。
事实究竟如何,先了解一下市面上纷繁复杂的益生菌和乳酸菌到底是何物。
益生菌是指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的统称,简而言之,对人体健康有帮助的细菌都可称为益生菌。
乳酸菌则是能生成乳酸的细菌总称,科学证明大多数乳酸菌对身体有益,所以很多人将乳酸菌归为益生菌的一种。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正如央视科普片所讲,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排便状况,保障消化系统的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但有些细节人们并不知道。
1、乳酸菌必须低温冷藏才能保持活性
正因为如此强大的功能,很多饮料都加上益生菌三个字,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只有菌种保持活性才能发挥功效。
中国执行的有关乳酸菌饮料标准规定,活菌数出厂后三天内是100万个每毫升,销售过程中有菌检出即可,而国际标准要求保质期内保持1000万个每毫升。
央视《探秘乳酸菌饮料》节目中,记者采访了一家生产乳酸菌的厂家,无论从配置到生产到包装到运输都要保持在低温环境下。
只有这样,菌种才会保持活性,而这温度通常在10度以下。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回想市面上常温的乳酸菌饮料,菌种早已失去活性,又何谈功效。
除此之外,菌种不仅保存条件苛刻,进入胃肠道后也会进行一轮筛选。
2、人体内的环境降低乳酸菌的存活率
研究证明,人的胃液和胆汁对于菌种的杀伤力极大,要想活着到达肠道极其不易。
很多品牌方宣称自己的菌种可以到达肠道,但对于具体到达数没有数据说明。
人体内的细菌环境非常复杂,有益菌与有害菌达到平衡才是保持健康的方式。
乳酸菌虽对人体有益,但摄入量多少最佳并没有数据作为依靠。
广告商们正是利用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大肆扩大产品效用。
3、 乳酸菌饮料需要大量糖分调和
回看乳酸菌饮料的加工过程,乳酸菌发酵过程是产酸的过程,随着菌个数的增多,酸度也会越来越强。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其间作用离不开大量的糖和奶粉。
换言之,这些乳酸菌饮料不仅含有乳酸菌,而且还含有糖。
如此多的事实说明,喝乳酸菌饮料养生,是否有效不敢说,但在摄入糖分道路上倒是越走越远。
03
高糖饮料到底有什么危害?
除了可乐和乳酸菌饮品,人气很高的奶制饮品如奶茶,含糖量也不少。
浙江省宁波市消保委对此做过详细的样本调查。
他们抽取了几大人气品牌共计26种不同的奶茶饮品做糖分测试,其中也包括号称“无糖”的奶茶。
结果发现,抽样采集的所有样品,含糖量平均值达8.21g/100ml。
测试数据图
而一杯正常杯型为750ml,即我们日常喝的一杯奶茶中,通常会含有99g左右的糖。
以5g一包的咖啡砂糖作参照物,一杯奶茶相当于添加了20包。
如果和可乐作对比,一杯奶茶的含糖量相当于两瓶500ml的可乐。
此外,检测结果还显示,就算要求了半份糖或不加糖,饮品含糖量也不会太低。
近年来,奶制饮品的崛起并不让人意外,上亿杯销量的好成绩,更是这一状况的佐证。
浙江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李群主任曾介绍,甜这种味觉能让人有幸福感,这也是为什么吃甜食让人们开心的原因。
人体胰岛素的释放,会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再经过人体作用,最后为大脑带来愉悦情绪。
碳酸饮料、乳酸菌、奶制饮品的含糖量高,在品尝后也就理所应当能提升幸福感。
人气奶茶搭配、隐藏菜单、肥宅快乐水、自制饮料等的流传,都为消费打下基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出,正常人一天的糖类摄取量应占摄入总热量的60%,量化为50g左右,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所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人们都会不自觉选择一些含糖食品饮品摄入。
只是过分摄入“糖”对身体的破坏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长沙一名14岁的男孩,在体育课打篮球时昏倒。送去医院后发现,小患者年纪轻轻却有了糖尿病。
他的母亲说,男孩喜欢喝饮料,几乎一天一瓶不离手。
检查结果也表明,每天过量的糖分摄入,让孩子体内胰岛素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
除了糖尿病,过度摄糖还会影响正常代谢与内分泌,更可能成为一系列疾病的诱因。
英国癌症研究会人员指出,肥胖症的直接原因便是糖分摄入过量。而体重超标又会增加罹患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也发表结果,糖分是高血压的真正元凶,摄糖太多极易导致心跳加速和血压上升。
庆幸的是,消费者的养生意识依然存在,“控糖”的说法也越来越大众化。
长期的控糖,能促使肝脏功能好转,改善睡眠与情绪,给皮肤带来好的变化等。
三餐正常进行,减少饮料与零食。多摄取蛋白质与纤维素,必要时水果的量也要控制。
这些生活中的细节,都能在不经意间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身体是本钱,因为一时的嘴馋和跟风,踏入肥宅快乐水的陷阱得不偿失。
给文章点个赞吧,糖能给味觉带来甜,但身体健康,却能少经历一些人生的苦。
参考文献:
[1]邓陶陶,梁栋,李湖中,屈鹏峰,韩军花.我国市场常见饮料中糖含量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04):5-8.
[2]亢涵.小心“无糖饮料”的“健康”陷阱[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7(07):76.
[3]纪录片:《你为什么爱喝碳酸饮料》
[4]GB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
[5]CCTV-10《走近科学》:《探秘乳酸菌饮料》,2016-6-20
[6]刘浏.为什么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N].扬子晚报,2011-09-03
[7]陈育柱.吃甜食时的幸福感从何而来.[N].人民网.2018-07-04
[8]医药卫生报告.5-羟色胺是否可以控制情绪.[R].2014-08-26
[9]刘少龙.平均每天喝一瓶含糖饮料14岁少年患Ⅱ型糖尿病.[N].2013-06-20
[10]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EB/OL].2016-05-13
[11]英国癌症研究会.2015年国家饮食和营养调查.[J].2015
[12]美国心脏病学研究人员.美国心脏病研究.[J].2015-0916
[13]王学才,宋建平.强化降糖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7):96-97.
[14]B. Van den Eynde. Immunosuppression mediated by enzymes that degrade tryptophan[J]. Toxicology Letters,2018,295.
[15]Robert H. Lustig, Laura A. Schmidt & Claire D. Brindis: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Nature[J],2012 Feb 1.
[16]Prevention:6 Things That Happened When I Stopped Eating Sugar,2015.8.31.
///
本文转自公众号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 End -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