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哈佛、剑桥,恐怕学生家长都替自己的孩子心向往之。
要真想培养名校生,得知道名校要求啥。成绩当然很重要,那些顶尖的学校在招生要求中明确写出申请人的成绩必须很牛才可申请。但是,只有拔尖的考试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
比如哈佛大学的招生,看看他们的问题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上名校光有成绩是不够的了。
哈佛大学的招生过程介绍中这样写到:
我们的甄选过程会对每一位申请者进行仔细考量,我们要挑选出那些最佳的教育者-他们在大学生活中会激励他们的同学或者教授,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中有可能激励所有他们身边的人。
当我们读取你的申请资料时,我们会依据如下问题进行考量。
其实不仅是为了上名校,就算是要培养合格高中毕业生,精力都不应该只是放在学习成绩上,因为面对未来,需要有很多考试能力以外的能力,领导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很多新西兰学校专门给华人家长宣传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怎样的一个环境,让孩子们在学习之外,有广阔的天地对于领导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学校初中高中会有很多学生委员会,内容包罗万象。有出版委员会、健康委员会、毕业班管理委员会、运动委员会、国际委员会、服务委员会、活动组织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大学预备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同学各有各的职责。
孩子们在课外活动中的锻炼机会真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活动结束后,和几位家长聊天。提起以前在新西兰有个华人小孩,学习特别出色,IB成绩考出40多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满分是45分,考39分就可以申请剑桥大学的某些专业了。按说这孩子应该是全球名校随便挑了,可是最后没能被任何一家世界前50名的大学录取,吃亏在光顾了学习成绩,没怎么进行课外活动上了。要早知道,应该也在课外下些功夫,保持个合理均衡。
学校尽心地营造这样的环境,就像肥沃的土壤,可以培养出磊磊硕果。孩子是既有机会进名校,也能让孩子在花季年龄培养锻炼一些受益终生的能力,这才是让人最感欣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