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曾经抛发妻,也曾被妻抛,人生就是大闹一场,而后相忘于江湖

2018年11月01日 英国万事通


1964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一段就会被雪坞住。我们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就在我们又一次下车推车的时候,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正惊疑、猜测时,纳西族老乡急喊:“快、快赶紧上车,是一群狼。”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但是很不幸,车轮只是在原地空转,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个个都象小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纳西族老乡一手夺下小吴的抢。比较沉着地高声道:“不能开枪,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钻进树林,狼群会把车胎咬坏,把我们围起来,然后狼会嚎叫召集来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他接着说:“狼饿疯了,它们是在找吃的,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紧张,大脑似乎已经不会思考问题。听老乡这样说,我们毫不犹豫,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往下丢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红了,兴奋地大吼着扑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着,刚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乡继续命令道:“再丢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约50斤肉品又飞出了后车门,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净净。吃完后8只狼整齐地坐下,盯着后车门。这时,我们几人各个屏气息声,紧张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令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乡又发话道:“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想保命就别心疼这些东西了!”此时,除了紧张、害怕还有羞愤……!作为战士,我们是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物资的,哪怕牺牲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车被坞到雪地里出不来,只能被困在车里。我们的子弹是极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唤来,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我们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迟疑片刻,谁也没有说什么,忍痛将车上所有的肉品,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8只狼又是一顿大嚼。吃完了肉,它们还试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但没有吃。这时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经滚圆,先前暴戾凶恶的目光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其余7只狼没动。片刻,那只狼带着狼群朝树林钻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一会儿,8只狼钻出松林,嘴里叼着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树枝帮我们垫起轮胎,让我们的车开出雪窝。我激动地大笑起来……哈……哈……刚笑了两声,另外一个战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这突兀的笑声惊毛了狼。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但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呢,赶快发动车,”车启动了,但是没走两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先往车轮下垫树枝,然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十来次。最后一次,汽车顺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乡说:“靠前面的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身?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当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2018年10月的末尾,是充满这忧伤的。


李咏走了,而就在刚刚,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也离开了,享年94岁。



深夜静坐了许久,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反复问的一句话就是“真的吗?”“真的吗?”


不愿意接受,因为这或许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真的到了一个失去的年纪。


熟悉的人一个个离开,曾经崇拜的偶像也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属于一个时代的辉煌正在慢慢淡去被新的潮流所取代。而我们所剩下的也只剩无尽的感慨,陷入回忆中无法自拔。



金庸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尤其是男生,那就是青春的代名词。


在那个热血沸腾的青春年华里,哪个男生的课桌里没有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谁又没曾幻想过成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快意人生,闯荡江湖?


但其实塑造出那么多优秀作品的金庸,他的人生或许比小说更精彩。


金庸本名查良镛,祖上算得上是名门望族。看着他的族亲,或许就能略见一斑。


不仅有钱,还都有才。



虽然到了金庸这一代家族已经慢慢衰落,但毕竟家族有几百年的累积,在那个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是给了金庸一个安稳的童年。


家里藏书多,金庸小时候就整天泡在书里,废寝忘食,以至于父亲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痴儿”,怕他读书读出毛病,还整天逼着他出去玩。


虽然爱读书,可他却不是一个呆板的人。相反,天生自由散漫、不守规矩、喜欢对着干。


在高中时因为看不惯教导主任的行径,写文章暗讽、讨伐他,也因此,他被勒令退学了。这是他第一次“祸从笔出“。


后来他进了大学,读的外交系,希望成为一名外交官。却又因为看不惯学校的不良校风,大胆直言,再次被开除了。这是第二次“祸从口出”。


外交官的梦想破灭,而因为他出色的文笔,从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了《大公报》,自此也成为了一位“媒体人”。



自此金庸的一生,和文字再也割不断。


后来他到了香港,偶然的机会开始在报上写武侠处女作《书剑恩仇录》,没想到却大火了起来,自此,金庸这个笔名正式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可是,一向喜欢大胆批判的金庸又怎么能只写虚构的武侠故事?


为了能发声,他拿出了自己写小说赚来的钱创办了《明报》,每天一篇社论,评判各类事件,为正义发声。


他花在这上的时间甚至要比写小说的时间还要多。或许也正因为他敢讲敢说,让明报在一众报纸中独树一帜。



但也因此,为金庸招来了杀身之祸。那时他成为了某种势力的暗杀目标,生命多次受到威胁。最危险的时候,还跑去欧洲躲了起来。


但即使如此,他仍不愿屈服。暗含批判社会问题的《笑傲江湖》《鹿鼎记》都出自那个时候的金庸笔下。


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这或许就是属于金庸的“侠气”,有着自己固执的执念,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江湖中,始终是最让人敬佩的侠士,孤独而又坦荡。



一身侠气的金庸,一直觉得自己最像他小说中的段誉。


爱好相同,性格也类似,还有一点就是“痴情”。


段誉痴情王语嫣,爱而不得。而金庸痴情的是那个婚外的红颜夏梦,一样是爱而不得。



金庸先生结过3次婚。


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杜冶芬。


那时金庸还在报纸上的问答栏目里负责回答,也正是在那时,遇到了一个跟他抬杠的小屁孩杜冶秋,觉得有趣写信约见,却在见面时一眼看中了他的姐姐杜冶芬。


自此,他对杜冶芬展开了攻势,两个人彼此欣赏,也就谈起了恋爱。后来金庸去了香港,而杜冶芬也随他结婚定居了香港。



新婚本是甜甜蜜蜜,可随着时间,这份浓情也慢慢减淡了。


杜冶芬远居香港,却不会讲粤语,再加上那时的金庸收入也不高,工作又太忙,没办法陪她购物、享受风花雪月,这让她的生活苦闷而又无聊。


她长得好看,那时无聊的她突发奇想想去拍电影。OK,金庸便托人让她去电影公司做场记。可后来,突然两个人就离婚了,而原因谁也不知道。


四十多年后,金庸才回应了那段往事,原来,杜冶芬背叛了他。


是啊,谁年轻时没有囊中羞涩的时候呢?白天上班晚上写稿,忙得不可开交那还有精力去陪着妻子浓情蜜意,而对方又是一个漂亮而又渴求爱情的人,又在电影公司这种浮华的地方工作,一切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


第一任婚姻中,金庸或许是那个“受害者”,而在第二任婚姻中,这个曾经说着“媳妇太漂亮,未必是好事”的人,也成为了负心的那一个。


因为写了《书剑恩仇录》走红的金庸,却突然跑去长城电影公司做了个小编剧,只为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梦中情人夏梦。

 

金庸是追过夏梦的,只是被夏梦拒绝了,她早已名花有主。可金庸不死心,为她量身制作的古装片《绝代佳人》,毫不掩饰地赞美夏梦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长得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还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



1954年,22岁的夏梦嫁给了儒商林葆诚,但对于金庸来说,即便不属于自己,夏梦也是心尖上最红的一颗朱砂痣,永远的白月光。所以往后十几年,他数次在《明报》的头版头条为夏梦写社评,写专栏。



可是,在他为了梦中情人奋笔疾书时,他的身边也有一个人,那就是朱玫。


1956年,他和第二任妻子朱玫结婚了。



那时的朱玫正一手协助金庸办明报,一手抚育刚刚出生的幼孩,英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朱玫,前后为金庸生育了四个子女,同时还不间隙地为明报撰写大量的新闻稿件和时评,最困难的时候,她左手抱着孩子,右手还在赶稿写字。


然而,金庸是怎么对待这个为他付出这么多的女人的呢?


1976年,时年52岁的金庸已经名满香港,明报也成了香港人手一份的报纸,但金庸和朱玫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金庸有了外遇,对象是一个16岁的女招待。


当时金庸经常在明报附近的一家咖啡厅用餐,一天,他留下十元小费后正准备离开,一个年轻的女招待却追上来,将十元钱还给他,很“真诚”地说:“文人赚钱不容易,所以不能收这么多小费。”


金庸大为感叹:一个贫穷的女招待如此不贪财,于是告诉对方自己是金庸,并留下了电话,两人从此开始交往,互生了情愫。


16岁的女招待林怡乐很快成了金庸的情人,两人在跑马地附近同居。而在明报办公室挑灯夜战的朱玫,是最后一个知道丈夫出轨的人。



金庸提出了离婚,理由是双方没有了共同语言。


说起来这个理由其实真的毫无新意,他那第一任出轨的妻子也可以这样说。


在妻子和你共同打拼共度患难岁月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没有共同语言?


在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没有共同语言?


在妻子依然坚守你们的事业城堡和婚姻围城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没有共同语言?


非要到了妻子人老珠黄而你50多岁打算最后再一哆嗦弄个婚外恋时,才发现没有共同语言了?才发现你和一个16岁的女招待有共同语言?


不得不说,这时的金庸一点也不坦荡。


朱玫同意离婚。但他们的长子,正在美国读书的查传侠,却因为接受不了父母离婚的事实,选择跳楼自杀。


年过五十的朱玫,经受了丈夫背叛儿子早逝的双重打击,悲痛欲绝,再也没从人生阴影中走出来。


几年后,61岁的朱玫因癌症去世,死的时候孤苦伶仃、孑然一身,替她拿死亡证的,是医院的员工。


而那时的金庸,正风光无限,忙着送小娇妻到澳洲留学,忙着带小娇妻到处演讲和游玩,忙着享受他忘年之交的婚姻……


有人这样感慨朱玫,能吃苦的女人都是把自己的丈夫送上了别人的领奖台。


多年后,金庸说,我对不起朱玫……如果可以补救的话,我希望可以对亲人好一些,对朋友好一些。


这样的抱歉来得太迟,也毫无意义。亡者的离去,只是他对人生的一种领悟,然后他把这种领悟,都弥补到了后来者身上了。


金庸曾感慨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不能共患难,然而,他也未能做到共富贵。


女人不能共患难,男人不能共富贵。对很多人来说,这真是一道永恒的难题,纵金庸也不能解之。


所以,在金庸笔下的爱情,其实多数也都是极端的。要么就是像郭靖黄蓉,赵敏张无忌这种一生一世一双人。要么就是像韦小宝般坐享齐人之福。要么就是早已心有所属,爱而不得的小龙女。


但我想金庸心中最好的爱情还是那个一生一世一双人吧,只是这一生,他被辜负也曾负过别人,梦中情人也终究未能圆满。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


他是一个侠士,只是在感情中,不够坦荡。


他更是一个才子,所以情路难免曲折坎坷。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飞狐外传》中这样让人伤感的至理名言,或许就是他真实的情感感悟吧。



金庸这一生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部部经典。


他曾取每部小说的第一个字做了一幅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我想,这或许就是对他这一生最好的总结吧。


敢说敢做敢爱敢恨,纵情恣意,洒脱妄为。


后来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


那时金庸回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而现在这本名叫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翻完了末章。他曾给自己设计过墓志铭: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十几部武侠小说。他的小说有几亿人喜欢……


现在终于用上了。


有笑有泪,有侠义也有情长,有期盼也曾有过悔恨。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人物,那些能在世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或许也从来不是完美的那一个。


姹紫嫣红一刹那,繁华落幕尽铅华。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是啊,这一生大闹了一场,是爱是恨,是对是错都已不再重要。


我自江湖来,终回江湖去。往后余生,不如相忘于江湖吧!


别了,金庸;别了,江湖。


觉得文章不错请点ZAN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