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说过:“如果你想通过哈佛来实现梦想,它可能会帮到你;但如果你的梦想就是哈佛,那么对不起,哈佛可能不会要你,因为你的梦还不够大。”
我们经常觉得美国名校的录取标准飘忽不定,琢磨不同。如何能在招生官审核申请材料的短短15分钟内突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顺利拿到Offer?
当然需要前期的积累和申请的策略。
完美的高中成绩(GPA)
从申请者成绩单上,招生官透过数字看到的是更为丰富的信息,包括课程的难度、广度和学习表现,反映出申请者的学术动机和学术成绩。
在国际高中/美高,从课程的选择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方向、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但也要注重结果,与其盲目选择多门课程且成绩参差不齐,不如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几门课中选择难度级别较高并拿到最好成绩;
而在课程选择相对固定体制内高中,则更加强调学生在同一年级中GPA排名,绝大部分名校学生的GPA其实是全年级的Top1%水平。
另外,成绩这项硬实力确实直接反映出申请者的求知欲和学术好奇心,拥有强烈学习动力的学生往往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方面资源,主动要求自我挑战、提升和成长。这也正是名校的育人目标。
绝大多数申请名校的学生都有出色的标化成绩,然而盲目追求高分是不必要的。SAT或者ACT也不宜考太多次,也不建议学生过早(在10年级之前)提早开始准备标化考试。
一方面有刷分嫌疑,让招生官质疑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一般准备充分的学生考1-2次最佳;
另一方面,多次考试以及标化补习课占据的假期时间,完全可以利用在其他兴趣培养或者课外项目上。不需要为了表现全能,一味报取太多的SAT2 考试,一般2-4门和未来希望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即可。
合理的英语标考成绩
绝大多数申请名校的学生都有出色的标化成绩,然而盲目追求高分是不必要的。SAT或者ACT也不宜考太多次,也不建议学生过早(在10年级之前)提早开始准备标化考试。
一方面有刷分嫌疑,让招生官质疑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一般准备充分的学生考1-2次最佳;
另一方面,多次考试以及标化补习课占据的假期时间,完全可以利用在其他兴趣培养或者课外项目上。不需要为了表现全能,一味报取太多的SAT2 考试,一般2-4门和未来希望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即可。
锦上添花的学术活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课外,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体现出申请者的兴趣和激情所在。在某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表现出来的学术热情,会让你从大波拥有高GPA、高标化成绩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学术活动的形式不一,比如一些探索性的课外课程(Edx或者Coursera等课外课程),需要申请才有机会录取的美国夏校,或者实验室科研实习等。
比较selective的项目本身,也是对申请者能力的肯定。参与的过程也是非常宝贵且特殊的经历。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学术项目因为有名额限制,一般要求申请者提前半年左右时间开始着手申请,所以提早做学术活动规划很关键。
有个人特色的申请文书
文书不是单纯的展示英文写作水平,与其请他人大肆修改措词或者去纠结用什么样的文风去迎合大学,不如好好思考如何让招生官通过文书发现自己的优势、热情和特点,是否结合自己参与过的课外活动,突出过程中的成长与领悟、体现领导力、特长或者天赋等。
在充分表现自我的基础上,尝试写得有新意、有趣,才会让招生官更有兴趣并产生深刻印象。写完之后多读几次,也让旁人审阅看看,相对消极、敏感的词竟然不要出现。名校需要的学生是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生活还有在正能量方向上去影响身边的人。
突显个人经历的补充文书
名校都要要求提交一到多篇的小文书,从具体的几个方面来判断申请者与大学氛围是否契合,找到最适合新生团队的成员。
哈佛大学的申请列表中专有一列要求学生填写学术活动,并指明是学生自主的学术项目、培训/研究课程或者暑期学术项目;
耶鲁大学要求学生在小文书中阐明1-3个学术兴趣或者目标;
普林斯顿大学则要求学生详细描述一项课外活动,描述最近的一个暑期经历,对你影响最大的人等来展示申请者特有经历和价值观;
宾夕法尼亚大学要求学生阐明自己将如何利用大学资源和专业选择的原因;
哥伦比亚大学希望学生描述下理想大学的样子,罗列自己课内外的阅读书目、网站、电影、展览、讲座等。
大致可以看出,小文书要求申请者更具体更加详尽得描述自己的活动经历和收获,还有对匹配专业的探索和未来展望。招生官也通过小文书判断学生前后材料的统一性。
真实客观的推荐信
推荐信对于名校来说,在招生官审核材料中绝对具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通过推荐信,招生官委员会才能拼凑出学生在客观条件之外如人格、领导力、求知欲、创造力与对学习的热忱等个人特质。
作为第三方的学术和学习能力认证,推荐信即是对学生申请文书的补充,也恰好能印证学生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一贯性。
体现兴趣和能力的课外活动
有人说美国大学不那么讲究学习成绩,而更加看重领导能力、课外活动、社会服务等活动。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课外活动和成绩不是互补的关系,而是在已有足够优秀成绩的基础上才谈论课外活动。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课外活动多样而忽视了高中成绩这一最重要的因素,从而导致申请本末倒置。
课外活动没有好坏之分:
一是看是否符合个人的发展;
二是看commitment的程度,反映课后的时间分布和兴趣、独特性、权利、人格、素质和能力等。
名校要培养的是社会精英和领袖。在填写活动列表时,如何描述或者排列活动,做到尽量体现自己能力、特色和收获,倒是值得申请者好好思考。
高级别的奖项和荣誉
申请中,学生需要罗列9-12年级得过的奖项和荣誉,国际性或者国家级别的大奖往往更有说服力,名校录取中的一部分名额也是优先考虑有此类奖项的申请者。获得的比赛奖项和所选的专业的往往相匹配。
以上申请文书、活动列表和奖项列表等书面的材料,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让招生官容易阅读,并印象深刻至关重要。
自如的面试表现
学校通过校友面试或者第三方面试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申请者的性格、语言表达、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考察被面试人的口头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幽默感等等。
纵观众多爬藤成功的实例,他们大多数是GPA、标化成绩和大学预备课程AP等近乎满分,课外活动中却非常明显能得出他们的特长和个性。
并且,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在9年级甚至更早开始规划自己的课外活动和学术活动,才能让高中的每个假期都充分利用在发展和深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上。
文章部分摘自:小灯塔的三十六计(ID:xdt36ji)
美国名校更偏爱什么样素质的学生?
中外学生申请条件有什么不同?
大学生活中,如何平衡社交和学习
名校学生在选课中会注意到什么样的问题?
菁英导师中国行暨北美名校留学峰会
Jonathan Blackwood
麻省理工学院学士
前匹兹堡大学招生面试官
前麻省理工学院讲师
Zackary W.Mills
Darmar College 与 Belmont University 客座教授
前西北大学讲师
Melanie Rodrigues
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硅谷多家创业公司顾问
斯坦福大学讲师
Nathan Murray
多伦多大学博士/硕士
前多伦多大学讲师
多位名校导师来京宣讲!!
11月17日(周六)14:00
北京市海淀区皇冠假日酒店4层多功能B厅
(长按扫码报名讲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