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孩子学数学的兴趣?Coles的迷你超市商品有妙用

2018年10月31日 荞爸的澳洲来信



亲爱的微友:

今年澳洲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Coles推出了Little Shop的活动,每次购物满30刀就可以获赠一种微缩版的商品玩具。这次活动大受欢迎,每次我去超市购物,荞荞都吵着一定要去Coles,从来不顾及Woolies哀怨的眼神。

不过,这次的迷你商品我们一共集了十几个,Coles的活动就结束了。由于真的是“限量版”,据称eBay上一整套的这类迷你商品被炒到了上千刀的价格。

对此,我是一向嗤之以鼻的——除了满足一下小朋友的占有欲和收集癖,这玩意儿也就是一个积灰的作用吧?

但是,当荞荞缠着我要跟她一起玩Little Shop的游戏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这些玩具的一个妙用——这不是教小朋友数学的利器么?

简单来说,就是用迷你商品进行虚拟的现金购物交易,大人和小朋友一个当收银员、一个当顾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收银员和顾客都要把总价和找零算清楚。

请注意,这个游戏适合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朋友,而且是在澳洲上学的小朋友。至于国内的,你们更适合做高精尖的奥数,而不是呆蠢萌的澳数,虽然读上去一样,但绝对是奥运会和英联邦运动会的差距。

这种购物游戏的灵活之处在于,我们可以根据小朋友的算术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交易。

下面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我设计的各种难度的游戏。


游戏准备工作:学会数钱。

说实话,我也花了好长时间才能够根据大小颜色一眼看出澳洲的各种硬币是什么金额,所以每次去刷卡加收手续费的Aldi购物都有些紧张。

由于荞荞来澳洲没多久,所以对各类澳币的金额更加没有概念,甚至分和元都有些混淆,经常拿着50分告诉我这是50元。所以我就花了半个小时教她认钱、数钱,把分和元的转换搞清楚,直到丢给她一堆大大小小的硬币可以轻松报出总额。

然后就可以把商品和大部分硬币交给收银员,纸钞和小部分硬币交给顾客,开始购物游戏了。


难度一:纯粹付钱。

这一难度还是强化数钱的能力,大概对话是这样的:

荞:“我要买一盒鸡蛋,多少钱呀?”

我:”32块6角5分钱。“(每天喂牛油果的鸡生出来的蛋)

荞(翻检硬币片刻):“好,32块6角5分钱给你。”


难度二:整元找元。

这一难度是100以内减法。为了控制难度,最好把刚刚的收付角色对换一下,由顾客告诉收银员金额(出题),再让收银员找零(解题)。大概对话是这样的:

我:“这袋三明治面包看上去很好吃,我来看看多少钱……嗯,2块钱……我给你20块,请找我钱。”

荞(沉思并翻检零钱片刻):“好,找你18块。”


难度三:一元找分。

这一难度是强化分和元之间的兑换能力,大概对话是这样的:

我:“我还要用这瓶花生酱涂面包吃,我来看看多少钱……哇,好便宜!只要7角5分钱!是打2折么?”

荞:“嘻嘻,是的。”(其实她那时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打2折)

我:“好,我给你1块,请找我钱。”

荞:“啊?我来想想……应该找你……25分!给你!”


难度四:多元找分。

这一难度提高比较大,训练的是两种货币单位之间的综合运算。大概对话是这样的:

我:“我的花生酱三明治吃完了,现在我要洗碗,给我一瓶洗洁精……哇,怎么这么贵?要8块3哪?”

荞:“明明一点都不贵!”

我:“……行吧,给你10块,请找我钱。”

荞:“哦,应该找你……应该找你……2块7角!给你!”

我:“不对!这样算的话,你这个店就要亏本了!”

荞:“啊?我再想想……哦对,应该找你1块7角!”


难度五:十元找分。

这其实是难度四的升级版,把个位数的元和分都换成十位数的元和分,需要进行多次退位计算。大概对话是这样的:

我:“终于把碗洗好了!啊呀,我把衣服弄脏了,快给我一瓶洗衣液……哇,这洗衣液要33块3角5分钱这么贵,你这黑心店家!”

荞:“不贵不贵!你才是黑心顾客!”

我:“……好吧,给你50块,请找我钱。”

荞:“33块3角5分……33块3角5分……33块3角5分……找你7块6角5分?”

我:“不对!少了!还说你不是黑心店家!”

荞:“才不是!……我知道了,是17块6角5分!”


难度六:多买几个。

个人感觉二年级的话,到难度五就差不多了,荞荞已经多次出现脑子不够用、需要手动列竖式计算的情况。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再继续下面的对话:

我:“洗得我累死了,我要吃点水果补充能量!这个草莓只要2块8角5分一盒呀,我要拿3盒,请问一共多少钱?”

荞:“………………”

我:“给你10块,请找我钱。”

荞:“………………”


难度七:给我折扣。

这完全就是附加题的难度了,首先要解释清楚“折”的概念,以及跟英文里的Percent Off是什么区别,然后再进行下面的对话:

我:"吃完我要刷牙去了!这个牙膏多少钱呀?10块钱,好贵呀!能不能给我打25折呀?“

荞:“不行,不能打折。”

我:“不打折我不买了!”

荞:“那好吧,那就打25折,打完折一共是……”

我:“给你100块,请找我钱。”

荞:“………………”


这样的购物游戏每周末玩一次,根本不用我提,荞荞每次都主动提出来要玩,觉得很有意思。到后来都不限于Coles的那些迷你商品了,她把她的玩偶、画笔、泥人、图书等等都拿出来卖,我就一样样帮她漫天要价,然后着地还钱。

值得注意的是,难度只能根据小朋友当时的计算能力适可而止,循序渐进,难度六、难度七这样的只能让他们略有了解,当他们表现出挠头良久、目光迷茫的样子的时候,就需要退回之前的难度了。

以我一个文科生的浅见,除非以数学为兴趣,对普通人来说学数学最大的用处就是货币计量,而平常购物比价的话四则运算就完全够用了。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微积分之类的离现实实在太远,都是一些看着花哨、考完即忘的屠龙技,根本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

至于奥数,我自知脑回路圈数有限,从来都是题目都不敢多看一眼的。既然来了澳洲,还不如多读点“澳书”吧。


荞爸

你可能还想看:

我只用了一招,就完成了孩子的英语启蒙

我是如何在澳洲给孩子选小学的

每周两页纸的澳洲小学生家庭作业

澳洲的小学真的什么都不教吗?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