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碗“毒鸡汤”,
中国家长还要喝多久?
From:阅读第一 ID:Readfirst
L曾是我的上司,也是我混职场10年来见过的最拼的女上司。说来也巧,我的每一份工作直属上司都是女性、都是拼命三娘。但像L拼成那样的我是第一次见。
她曾用两年的时间升任中层管理、带领的团队连续5年业绩第一,创造了纪录。能力出色是一方面,也离不开个人生活的牺牲。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节假日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饭;就连生孩子当天L还在工作,端着电脑在医院的床上一边回复邮件、一边等待生产。产假休了半个月就开始在家办公,一个月后出现在办公室正常上班。年终绩效审评时,L带领的团队又取得了第一的佳绩,她当之无愧成为年度最佳员工,总部副董亲自从美国跨了半个地球给她颁的奖。
可L却在得奖后的第二个月辞职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辞职的原因不是身体抱恙、不是要去创业,而是为了全心全意陪伴自己的女儿。5岁的女儿已经有3年没和妈妈一起过生日了,最近得了阑尾炎开刀住院,手术那天L还在新加坡开会。原本以为女儿手术后醒来没看到母亲会委屈的哭,谁知女儿冷漠地说“没事儿,你忙,有爸爸和奶奶就行了。”
那一刻L一直努力的信念瞬间崩塌了,她问自己,事业再成功,没了孩子有意思么?随后用最快的速度交接、办好离职手续,全心全意在家陪孩子。
故事至此,本以为L和女儿幸福的母女时光拉开了序幕,没想到一年后同事说L得了重度抑郁症。事业心重的女强人待在家里却心心念念惦记着工作,可又放不下“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这碗鸡汤。陪不踏实却又走不出去,最后说好的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没想到先“赔了”自己。
L让我想到了母爱的偏差与失衡,一些鸡汤文章、观念总认为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无可替代”的、“神圣的”,甚至将其宗教化、迷信化,认为花越多时间在孩子身上的母亲就是好母亲,轻则让很多母亲不惜牺牲睡眠和个人时间陪伴孩子,重则甚至牺牲个人事业和自我。
就像前段时间被热议的朱雨辰的母亲那样,用整个生命爱孩子,完全没有自我。
其实孩子根本不需要
家长那么多陪伴
可孩子真的需要如此亲密的陪伴么?给孩子最好的爱当真就是陪伴么?
像朱雨辰母亲那样寸步不离陪伴孩子40年、致使孩子单身至今的母亲也许是少数;但把“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这个育儿理念奉为圭臬的家长不再少数。
美国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就父母陪伴这个课题曾发表过University of Toronto社会学家Melissa Milkie的一项重要研究:
“结果显示家长花费的时间长短和孩子未来的成就没有关系。孩子3-11岁时父母陪伴的绝对时间实际上与孩子的发展、学业成绩、行为和心理没有重要关系;孩子进入初中后,家长较长时间的陪伴能让孩子不良行为(比如抽烟、吸毒、性交)减少。”
在美国,曾出版过一本“奇书”,它提出的理念完全颠覆了传统育儿学科和心理学的研究,并让很多教授、家长为之震撼,这本书就是《教养的迷思》。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作为一名独立研究者,曾被哈佛大学拒绝授予心理学博士,她写出这本书后一度遭到心理学众多研究者的批判,但最终这本书却在1997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作家最高奖项乔治•米勒奖。
在《教养的迷思》中,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
“父母的基本特质,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的好坏、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环境等,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小。 研究结果表明,要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影响,要么父母的行为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而这与Melissa Milkie的研究结果如出一辙。除此之外,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美国儿科学会)更是强调当父母尤其是母亲在压力过大、睡眠不足、内疚和焦虑时陪伴孩子,反而对女子成长不利;而孩子也需要自己的时间,不需要家长的参与,以进行社交和认知发展。
我在美国3年,接触了许多美国家长,身在高校认识的朋友也是教师之家居多,在生了Andy后自己和老师有了更多接触,关于“陪伴”所有人传递的信息非常一致:孩子根本不需要家长那么多陪伴。
小时候孩子出于生理需求当然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但美国的教师和家长非常注意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首先是Emotional Independence(情感独立)。我和Andy的老师做过这方面的交流,她说儿童时期的情感独立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1. 送入托儿所、学校时孩子不会有过长时间的分离焦虑,比如大哭、不让家长走;
2. 能够在没有家长陪伴(但家长需要在周围)的情况下自己玩耍较长时间;
3. 二三岁时能够识别自己的各种情绪,稍大后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生气时不是大哭、崩溃,而是能够自知找到适当的方法(比如跺脚)让自己“发泄”愤怒恢复冷静。
Andy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家长越早学会放手和抽身,孩子越懂得如何积极探索亲子关系之外的世界,这样才能独立、才能心灵健康地成长。
陪着陪着,孩子就失去了
独立行走的力量
当家长的陪伴影响了孩子建立亲子关系之外的感情时,陪伴一定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为什么美国的老师和家长特别在乎培养孩子的情感独立?
人的情感与情绪、认知、理性的发展都有很大关系。当父母总是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对家长产生过度的情感依赖后,对孩子在认知、情绪、生活能力方面的发展都不利。澳大利亚Macquari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曾发表过一项研究:那些被家长长期陪伴、过度养育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问题;成年后这些孩子对家庭生活更加不满意,感觉更不幸福,抑郁水平也比其他人高得多,因为他们感到没有自主、缺乏能力。
就像我家里有一位远亲姨妈,对孩子从吃喝拉撒到学习生活都是360度无死角的陪伴和照顾。家里不富裕,自己吃咸菜省钱给孩子买进口牛奶;孩子夏天做作业天气热,她能站在孩子身边帮他扇3小时的扇子。这位姨妈从孩子读小学时就开始陪做作业,孩子高中去另一个区域上学为了让孩子生活好,拒绝住校,租了房子陪读。
这种“无微不至”的陪伴最终会导致两种极端:孩子要么成为妈宝巨婴,生活和精神无法自理;要么成年后与家长关系特别疏离,因为小时候被管够了,想要尽快“逃离”。而事实证明,这位姨妈的儿子最终成为了后者,大学毕业后“逃”去了距离家乡很远的城市工作,节假日过年也是推三阻四不想回家,换工作、找女友这类私生活的事情也拒绝和父母交流。
他说,这份爱太沉了,自己扛不住。
除了失去独立的能力,美国老师和家长认为一个人如果对他人(比如父母、伴侣、孩子)有过多情感依赖后会无法管制好自己的情绪,而情绪的崩溃又会导致理性的丧失,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是致命性的缺点。
对家长来说,这种关系发酵的“后遗症”也是巨大的,摈弃众多社会身份只保留母亲这一个标签,难免陷入身份缺失的焦虑。
所以,美国家长(至少我接触的)会对中国家长追着孩子喂饭、需要陪做作业、帮忙整理书包、孩子一哭闹马上花样哄乖这些本该孩子自理却让家长手忙脚乱的事特别不理解。
陪伴也要有“分寸感”
当我们说起“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时,一定要注意分寸。
“分寸感”这方面我们可以向美国父母靠拢。
美国家长在淡化陪伴、培养孩子情感独立方面最常做的事情有哪些?观察和采访了身边的美国家长后,发现这3件事他们最常做。
1. 让孩子尽早结识同辈关系网。
在《画家与黑客》这本书里,保罗•格雷厄姆这位硅谷创业之父在开篇用了大量章节控诉同学。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是美国人成长中不可绕开的话题,但有趣的是那些很多取得瞩目成就的人——比尔.盖茨的微软、扎克伯格的脸书——也是与同学、同辈人一起取得成功。可谓败也同辈、成也同辈。
因为同辈人才能一起走得更远、有更一致的三观,所以同辈关系被美国家长看得格外慎重,家长们在二三岁时就会开始帮孩子“搭建人脉”,那些在美剧中看到家长尽心尽力为孩子操办生日party、做好吃喝隆重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都是真的。
《教养的迷思》中说:“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 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一种美德。 父母没有教给孩子的东西,社会会教给她。”美国的父母对此笃信不疑。
2.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高期待。
美国家长会特别认真地向孩子提出高期待,这种期待更多是偏向成长和发展而非成绩。比如,“我希望你具有什么品质”、“我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你能对xxx负责”。与考高分这类期待不同的是,发展和成长上的高期待会让孩子在情感、品行和操守尤为重视。
3. 也陪伴,但不一定是“本尊”,且仪式感格外重要。
美国家长很会“偷懒”,懂得动用偶像的力量陪孩子成长。我身边的美国家长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让他们“选定”自己的偶像,迪士尼的米奇、神奇女侠、汪汪大队长、漫威英雄……应有尽有。家长会通过偶像、或者某些有意义的物品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
除了动用偶像、物品的力量外,美国家虽然陪伴少但陪伴的仪式感特别强,比如定期举办某个纪念日、家庭日、特别活动日,让孩子珍惜陪伴。我认识的一位美国教授每年7月的前两周都会带上妻子和两个儿子去另一个州自己的小木屋出海钓鱼,这个习俗已经维持10年了。
父母的陪伴肯定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但分寸和质量的考量更为重要,正如泰戈尔在《流萤集》里说的:“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我,又给我光辉灿烂的自由。”
公众号简介:“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防止在信息流中与你走散
给美国高中留学加个星标或置顶一下吧
如果您对于留学有任何疑惑,欢迎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与我们的咨询顾问直接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