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国内的一切移民到异国他乡肯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加拿大的华裔移民大伟先生却说移民后自己变得越来越“有钱”了,听听他怎么说。
受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土豪们带头移民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将“移民”误解成了只有投资移民一种方式,这是大错特错的。仅仅是对于移民加拿大来说,可供大家选择的不同路径可能就有上十种之多。一般来说,还算是比较常见的移民方式有这几种:
一、联邦技术移民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
二、魁北克技术移民 Quebec-selected skilled workers
三、创业移民 Start-up visa
四、投资移民 Immigrant Investors
五、自雇移民 Self-employed
六、家庭团聚移民 Family sponsorship
七、省提名移民 Provincial nominees
八、住家保姆移民 Caregivers
九、难民移民 Refugees
以上每一种渠道都可以对应不同特点的群体,而且并不是说每一个人只能走一种渠道,现实中不少人为了保证自己移民的成功率,会同时走两种甚至更多的渠道。
都说加拿大人不存钱,到了这才能体会。邻居两口子40多岁没有孩子,都是名牌大学硕士毕业,有着令人羡慕的白领职业,开着奔驰,对生活要求很高,可就是租房租了十几年。
虽然他们没什么大钱,但消费却一点都不低,生活质量也不比任何人差。该旅游旅游,该下馆子下馆子,该玩帆船玩帆船。我之前对这种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嗤之以鼻,都是当笑话看;但现在,自己却正在向这条路大步迈进。
很多朋友都非常好奇,我移民之后在加拿大生活,钱到底花在哪里了?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在加拿大我是怎么花钱的。
在加拿大,人们往往会把最贵的东西用来装扮自己的家。如果加拿大也有藏富这个概念,我相信也不过如此了。曾经参观过一个西人的townhouse,房子不贵,但里面的东西却把我惊到,全套的智能家居,从窗帘、灯光、到家电、安防全部由手机掌控,屋子里的装潢也是极其精致。我想,这屋里的陈设可能已经超出了这个房子的价值。
孩子是另一个花钱“大户”,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私校、课外辅导、国外夏令营,给孩子买玩具可能更有代表性。加拿大的孩子玩具都多,哪个孩子都有一间玩具室,甚至有的家庭将整个地下室一层作为孩子的玩具乐园,家里的地方大呀!
一次去朋友家,几个小混世魔王玩捉迷藏,找到最后一个小朋友怎么都找不到。后来大人们也着急了,七八个大人楼上楼下的地毯式搜索,居然还是没有。真是撞了鬼,就差报警了。原来孩子躲到了门房里套着的洗衣房,连大人们都忽略了。
加拿大孩子的玩具多,首先归功于到处都有玩具买。几乎每个超市卖场都有玩具,尤其以沃尔玛为甚,变态的几乎囊括了全套的乐高和nerf枪。我们会堆满一地的乐高,满足挑选的乐趣;一人手里一辆赛车,嘴中模拟着引擎声追逐竞速;每人身上插满nerf枪,幻想着消灭四处的僵尸......玩具上花了多少钱已经数不清了,而它们所带来的快乐,也一样数不清。
以上列举的只是花钱的一小部分,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让你很难统计。以至于时间长了家家都开始入乡随俗,习惯了加拿大的消费习惯,甚至有时候也会发生跟西人一样入不敷出的情况。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国内,受益于蓬勃发展的工业和互联网科技,我们可以很轻易的买到各种便宜实惠的数码产品、衣物、食品、生活用品。而在加拿大这样的西方社会,它的物质条件有着上百年发展的基础。
很多产品可能都是几十年历史的老品牌,质量和设计都已经极为完善。虽然也能找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但慢慢你也会习惯去享受那些高质量商品所带来的愉悦。一件可以穿上10年的始祖鸟,一个可以用上20年的电钻,一架可以传宗接代的梯子,总能够让你忽视或者忘记价格。
自从来了加拿大,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攒钱”这个概念。除了消费高、生活水平高、赚钱少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没什么后顾之忧。
全民医保,外加自己买点额外的商业保险,没人为医疗担心;
孩子上大学,每家银行都有政府和家庭共同积累的教育基金,自己再填个万八千儿的,在加拿大上大学绰绰有余,更何况很多孩子都是考自己打工来支付大学的费用,不用家里帮忙;
老了政府有发养老金,虽然不多,但吃饭生活足够了,一般老人也会选择把大房子卖了downsizing,拿到的钱用来旅游或者买辆跑车;
甚至连我们在中国的父母,受益于不断利好的加拿大父母团聚移民政策,越来越多的老人跟随子女来到加拿大,也能享受加拿大的医疗条件。
所以还有什么理由省吃俭用地攒钱呢?即使每年有些盈余,我想更多的人可能用来换辆新车,或者全家出国旅游了。
在国内打拼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懵懂的不安全感,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父母住院,孩子上学,房价攀升,人情世故而孜孜不倦的、日复一日的忙碌着。久而久之,自己已经忘记了什么是享受生活。
尤其在物质上,快乐大多是来自于攀比所带来的虚荣。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包包,苹果的手机,或者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电子产品......而这些东西现在留给我的印象,在短暂的快乐之后,省下的大多是空虚,原来拥有后也就那么回事。
来了加拿大后,我没有买过一件奢侈品,手机很久没换过了,豪车豪包更是不见踪迹,我们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来换取家庭的快乐和希望。我们会尽最大的可能给孩子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我们会跟孩子一起收集各种玩具;也肯花大价钱来买一件舒适漂亮的家具;开始有心境来享受一瓶好酒或者一块好牛排......
移民前,我的收入比现在高很多,但那时我们是钱的“奴隶”,钱似乎就是数字,能带给我们的快乐总是短暂的。现在虽然花销更大了,但反而有种驾驭金钱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因为我们成熟了、感悟了或是看透了,而是身处在这个“返璞归真”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改变。
所以,你说我是不是越来越“有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