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闻】彝族老银匠勒古沙日打造银质“嫁衣”:一套近10万元

2018年11月02日 新西兰TV33




鹰爪银杯、龙纹酒壶、凤冠胸牌……在中国彝族有一位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叫勒古沙日。节目的最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非遗传人,能工巧匠手下的精美作品是何等的具有魅力。


  

勒古沙日告诉记者,手工银器制作需要锻造、錾刻、焊接、酸洗、漂洗晾晒等步骤。其中錾刻最为复杂。一套彝族姑娘婚嫁时披在身上的银胸牌,光錾刻其中的凤凰配饰就需要三天时间。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勒古沙日说,画的差不多一两个小时,画完錾刻太复杂了,差不多两三天才錾完。学工的时候,以前我打的手全部都出血。 

布拖彝族民间银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打造精巧,饰有动植物纹样的项圈、戒指,也有不同纹样镶嵌而成的镂花领扣、还有雕刻别致的头饰及胸牌。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勒古沙日说,那个胸牌和头饰最大的十六、十七斤,最小的小娃娃戴的两三斤。一套的话头饰和胸牌,一个人打的话一个多月。一天差不多打12个小时左右 。它的数量比较多,差不多三百多个须须,还有各种各样的圈圈,差不多(有)二十多个组成,全部都安装在一起。一套胸牌,我卖出去最贵的是七万三千(元)。 

彝族人喜爱打扮,以佩戴金银为时尚,姑娘们自小就佩戴银质饰品,十四、十五岁便请匠人打造自己的婚嫁饰品。勒古沙日说,彝族银饰手工艺制作没有模版。全部靠要靠记忆来进行制作。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勒古沙日说,它需要设计,它有多种。她喜欢什么图案,她自己来简单的说一下。这些图啊,什么花型好看全部都在我的脑筋里面,然后我把它图案画出来以后再慢慢的做。(一般)只画一半,转过来就是另一半,像这对胸牌就没有了。 

今年64岁的勒古沙日从12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这门手艺,一晃已经50多年了。身为非遗传承人,他打破了彝族银饰手工制作技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传制,将这门手艺传给喜欢学习制作银饰的人。如今,勒古沙日的店铺年营业额已达到40多万,徒弟们也大多到到西昌、成都等地经营银饰手工制作店铺。勒古沙日说,现在布拖的彝族银饰已渐渐走出大山,未来他会继续授课教徒弟,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编辑整理新西兰TV33电视台

TV33观众互动微信

新西兰

TV33

电视台

公众号微信:TV33_NZ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