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成小山的文件包裹,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领取快递的本校师生……这个烟台大学综合商店一角的快递网点的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延边大学历史系的在读博士——谭超。因其双重身份,谭超也成为学生创业典型登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
8年间的创业,也有老师指责谭超:“这么一个高学历的人抢低学历的活,脑子是不是有病。”谭超却一点也不认同通过学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他说,“我是接地气的博士,境界到了就知道,快递和世界史是相通的!”
很多人在看到“博士送快递”的新闻时,大概也会产生与上述老师类似的困惑。这也是我们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某种文化习惯,大家衡量知识水平的标准不是看一个人有多少真才实学,而是他获得的文凭与学历。
而在这种文化习惯上,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美国的文化不会对学历有着盲目的崇拜,更多注重的还是个人能力,只要你能表现出你的价值,那么你就可以被录用。在美国硕士或博士的就业不如本科的最重要一点是,大部分的工作并不需要技术含量那么高的人员去从事,仅仅有本科的知识就足以胜任。
那么,在美国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生出路如何拓宽呢——创业!这也是近10年来美国“创业教育”逐渐铺开的主要原因。如今每年有20%—23%的硕博研究生涌入到大学生创业队伍中,这种创业潮流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竞争性格,同时,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正是这种创业潮流的推动,美国商务部创新创业办公室直接与美国各大学进行对话,在2013年7月正式发布了《创新与创业型大学:聚焦高等教育创新和创业》的报告,明确大学创新创业中的五大核心活动领域,即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鼓励教师创新和创业,支持大学科技成果转换,促进校企合作,参与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都颁布了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以支持全程创业,制定创业人员使用研发实验室和科研设施的规程,成立创业基金或种子基金,制定灵活的人事政策,给予研发人员专利费用返还或奖励政策,开展创业培训等。
像谭超这样的博士生选择这样非常接地气的投递行业创业,不论是在被视为创业梦土的美国,还是在发展中的中国,都应该被鼓励!这种创业已经不仅仅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高知识、高学历的创业者对社会大众所带来的引领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