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济学家:你以为的理性消费,只不过是被洗脑罢了

2018年11月14日 美国投资移民EB5经验谈



本文转自公众号:国馆(ID:guoguan5000)


法国经济学家:你以为的理性消费,只不过是被洗脑罢了


  • 生活变好,是从把消费决策攥紧在自己手里开始的。


 01 

我工资4000,每天花60打滴滴回家


新世相做过一份调查,主题大概是关于精致生活。“你为了看起来精致,做过哪些认为理性的消费”。

 

有三个故事记得很清楚。

 

第一个故事:

 

一个在广州工作生活的姑娘,月薪4000,为了让自己省去做地铁和公交的麻烦,她每天花60块钱打滴滴来回上班。

 

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每天打车来回,虽然花费多,但这让她有一种在广州这样一个一线大都市里活得很体面,很踏实,很精致的感受。

 

“我喜欢这种让自己看起来体面、精致的感受。”

 

这种精致的感受,成本也很高,每个月光交通费就是1800,占了工资将近一半。

 



 02 


第二个故事:

 

在一个中部省份的省会城市,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工资不算高,刚好当地的平均线低一些,3000块一个月。

 

他有个习惯,每天下午要喝一杯咖啡,必须要星巴克的咖啡,30块钱一杯。

 

有朋友问他,工资也不高,为什么不喝肯德基里的咖啡呢,更便宜些。

 

他说:“我就是喜欢手捧星巴克走在办公室里的感觉,它不仅是咖啡,更意味着一种生活状态,优雅、精致、从容。”

 

甚至不是为了想喝咖啡,只是为了抓取到这种生活状态,即使是片刻,他也愿意付出这每个月900多块的花费,工资的三分之一。



 03 


第三个故事:

 

在深圳,8000块钱一个月,做广告行业,严格来说,工资不算高,果腹而已。

 

但是这个姑娘,花了4500块钱在市中心附近,租了一个单间,精装修,有巨大落地窗。落地窗外,白天可以看见高架桥和人流,晚上可以看见霓虹灯和月亮。

 

我不是冲着这个房间来的,我是冲着这扇窗来的。

 

她说,每次下班回来,她坐在落地窗前,不喝红酒,只喝凉白开,她也会有一种《我的前半生》里,唐晶独立而精致生活的体验感。

 

这种体验感,是她一直渴望的。

 

为了这份体验感,即使短暂而虚幻,她愿意付出超过一半的工资,压缩生活的其它开支,做个月光族。



 04 

你的收入,够得上你的精致吗?


这三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

 

为了某种看起来很向往的生活状态,花费很多钱在上面,甚至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

 

类似体验,很多人都有。

 

为了去抖音上特别火的网红民宿睡一晚,存了半年的工资几天时间全部花掉;工资不高,只要几千,但衣服穿两个月必换,换一件扔掉一件,觉得很有生活态度;新版苹果机出来了,即使借款,甚至贷款,都要去买,觉得用新版苹果机打电话,气场都不一样。

 

那件产品,于你而言,未必是必需,但你就是痴恋那种体验感。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中国年轻人一代人的消费,超过60%青睐大品牌,贵的,好的,网红款,哪怕一件衣服客单价成百上千,说掏钱,就掏钱,不含糊。

 

蚂蚁花呗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全国范围内,人们剁手已经成为趋势,月均网购3.2次。



 05 

 

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你的收入,够得上你的精致吗?

 

很多人是够不上的。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显示,中国超过55%的家庭是0储蓄。0储蓄啊,意味着全家月光,发下来的工资,就买东西买了。

 

这也就算了,很多年轻人,完全是透支未来在消费。校园贷、裸贷、现金贷,各类贷款渠道拿钱消费。


银行的一份数据显示:

 

2017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315194亿元,同比增长25.8%,为历史最高增量。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68041亿元,同比增长37.9%。

 

中国居民借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负债率也越来越高。



这些消费行为,可以有很多理由,富养自己,善待自己,工作这么辛苦,多花点钱,住好点,省力省时点,给自己更精致的生活状态。

 

都是理由。

 

并且基于这种理由,你认为,这并不是冲动消费,而是理性消费,因为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有理有据。

 

即使一条毛巾1000块,你工资只有4000,在“善待自己的生活”这个观念下,也是理性消费。

 

真的是理性消费吗?

 

不是,你以为的理性消费,其实是被洗脑了。



 06 

法国经济学家:你可能真的被洗脑了


法国经济学家塔尔德专门研究人类的“种草心理学”。

 

对于人类很多消费行为,他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的习惯,而这种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在消费行为上,人类社会存在三种模仿定律:


第一个,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第二个,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发生,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第三个,人类对本土文化的模仿总是优于外部文化。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很多消费行为,花起钱来有理有据,你自己看,是理性消费,是必需的,其实都是因为被洗脑了。

 

洗脑发生于悄然之间,你未曾察觉,但非常强烈地影响你的消费决策。

 

你花500块钱买一条毛巾,很可能是听说李健为了选一条毛巾,走了好多国家,最后买了一条很棒的;你贷款60万买一辆牧马人,很可能并不是喜欢户外,只是看到胡歌开着牧马人在草原上,怦然心动。

 

按照塔尔德的说法,在消费上,所有超出你生活必需的消费,都是模仿行为。



 07 

人设经济学效应:

我愿意为朋友圈花100万


我有一个朋友,喜欢李健,喜欢他的歌,喜欢他为人处世的风格,喜欢他的生活方式。

 

痴恋得深了,什么都要学。

 

李健喜欢喝咖啡,不确定自己喜欢那种口味,索性买了全套各类咖啡器具,手冲壶,摩卡咖啡壶,都有。

 

他也买了,全套买下来,每天换着法儿喝咖啡。每天早上发朋友圈:“今天喝什么咖啡呢?手冲还是机器煮?

 

李健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为了买好的咖啡,专门去了巴厘岛的咖啡工厂。

 

他也坐飞机过去买,买完之后,磨了咖啡来喝,很兴奋地发了朋友圈:“李健同款,专门去巴厘岛买的。”他很欣赏李健的生活态度: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为了这种理想的生活,他变成了月光族,他认为自己一切消费行为,都是正当的。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人设经济学”。

 

所谓“人设经济学”,就是商家捧红一个人,打造某种生活方式的人设,并不断向社会传递这种生活理念,让你在心底接受,并完全认可,然后就可以乖乖让你掏钱了,并且你不会觉得这是被商家套路,相反,你觉得这钱花得正当,花得应该,花得理直气壮。

 

你以为是理性消费,其实还是被洗脑了。



 08 

你并不是为了生活在消费,

而是为了社交形象在消费


“人设经济学”的另一个层面,是社交消费的崛起。

 

吴晓波说:“很多人并不是为了生活在消费,而是为了社交形象在消费。”

 

说得很对,你也应该有相同的感受。

 

当你迷恋上某个人设之后,你就会自动带入,潜意识中,把自己打造成那个人设,在朋友圈展示出来。

 

为了这种人设的社交形象,你疯狂消费。

 

我的那个朋友,喜欢李健,他朋友圈展出的生活,几乎和李健传递出来的人设感觉,一模一样。

 

你可能会喜欢韩雪,自律到极致,每天健身,过着极简主义的生活,但不失精致;你也会去健身房打卡,穿极简主义的风格。你的朋友圈,很可能都是这种风格;你可能喜欢陈坤,健身、旅行、喜欢阅读,你的朋友圈,可能也都是与这方面有关的内容。

 

除了朋友圈,再翻翻你的账单,很大可能,多多少少带着这些人设的影子。

 

这揭开了另外一个可怕的真相:

 

很多人消费,根本不是生活所需,而是为了打造自己的社交形象。



朋友圈的那个你,与现实中的那个你,完全割裂开来,你愿意为朋友圈中那个你,疯狂消费,去旅行,去买买买,为了让那个自己,更贴近想象中的人设。

 

生活中的你,也许在买买买之后,觉得空虚;也许在各地旅行打卡之后,觉得心累;生活中的你,也许根本没有这么复杂的需求。

 

你被你的社交形象反噬了,就这样,你的消费权,被牢牢控制在商家手中。

 

之所以说你是盲目消费,是因为你根本不是为了生活所需,消费,而是为了割裂的社交形象。



 09 

唯有回归生活,才能理性消费


日本生活家有川真由美倡导极简主义生活美学。

 

她讲过一个故事,去旅行时,看到免税店,里面有一件衣服,一下子就抓住她的眼球了,虽然和她平常的穿衣风格不一样,但这件衣服,设计得很好。她试穿了一下,果然很搭,很好看。

 

可是出于消费习惯,她又开始思考:我需要它,还是我喜欢它,如果是我喜欢它,一个月后我还会喜欢它吗?

 

她考虑之后,放弃了购买,因为她深知,这种风格的衣服,于她而言,就是过过瘾,她的喜欢,不会超过一个月。

 

很多人购买行为,都是因为喜欢;很多人的喜欢,都不会超过一个月。

 

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理性消费的原则:真正的理性消费,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依照生活所需,进行消费决策。

 

很多东西,你心动,买了,可能只用过一次;你喜欢,可能喜欢时间不超过一周。

 

你塑造的人设与社交形象,不是活给自己看的,而是活给别人看的。唯有回归生活本质,回到生活中,才会让消费更加理性。

 

这里4条购买原则,在购买一件东西时,先思考,再决定是否购买:

 

(1)该物品是否为生活必需?

(2)该物品如非生活必需,是否是非常喜欢?

(3)该物品如非常喜欢,喜欢周期会有多长?

(4)如购买,下一次搬家,会带走它吗?



 10 

这才是一个人生活的十大奢侈品


对于生活,何谓生活,《华盛顿邮报》曾做过一份调查:“你认为世间最奢侈的物品是什么?”

 

评选出来的结果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没有一件是类似奔驰宝马、LV等奢侈品。

 

这10件东西是:

 

1、生命的觉醒和开悟

2.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气魄

4.回归自然

5.安稳平和的睡眠

6.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7.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8.任何时候都真正懂你的人

9.身体健康和内心富足

10.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你看,没有一件,是和物质相关的,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永远是由内而生,而不是外在赋予;人生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感悟生活,星空与云海;来源于信任与陪伴。



有川真由美说得好:

 

真正精彩的生活,靠的不是堆满房间的东西,也不是用之不尽的金钱。“我经历过怎样的时光?”“我将要度过怎样的时光?”—时间的内涵,才是舒心生活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连同图片转载自“国馆”。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7重磅新书《快乐的人,都有温润的趣味》正火热销售中。如您认为涉及版权事宜,请联系本公司。如有侵权,请直接留言兆龙移民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并在后续文章中声明标注。谢谢!

更多文章推荐

索取资料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在线评估并索取最新项目资料!40多个移民国家,100多个移民项目,哪一个适合您?这取决于您的移民目的、子女年龄、个人背景、移民预算、资产状况、管理经验等多种因素。想快速知道哪个国家、哪个项目最适合您吗?请尽快来电咨询 010-65226899,或在线填写移民评估表,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评估、精准的匹配,帮助您快速量身定制私人专属移民方案。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