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澳洲百利通留学移民"↑ 关注百利通,您身边的留学移民专家
您身边的留学移民专家
还记得小时候看电影,有个很高很黑很壮的黑人嚼口香糖,我一直惊奇,啊,原来外国人也是这样吃东西的,为什么口香糖在他嘴巴里那么小?
现在反过来看,从小时候很幼稚的一些想法,到现在出国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体会。国内外的区别,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做个对比,而是延伸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体系,以及人际关系。
01
想象的阶段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专属于他们的特性。可能有点带刻板印象,但一说起中国,外国人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功夫。那么中国人谈到外国,第一想到的是什么呢?我想到的是自由。
虽然现在正儿八经出国了,发现其实没那么自由。
我初中的时候,互联网几乎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每家都安装上了新电脑,没有电脑的也会去网吧,而我恰恰因为那个时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很喜欢看电影,看美剧看英剧,从而想象他们拥有怎么样的一个生活,如果把我放在这个环境里面会怎么样,总之就是戏很足。
小时候对于国外的认知,不是来自于他们的文化,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或者是他们的历史,而是来自于好莱坞。
那时候看爱情片,觉得外国人就是比亚洲人省事,韩剧拍个80集都没说清楚的事情,外国人90分钟结婚生孩子都搞定了。初步形成了一个,噢,外国人谈恋爱是一种感觉,可能是个微笑,可能是个眼神。喜欢了直接表白,不喜欢也可以好聚好散。后来也有看到相关新闻说,外国人比亚洲人开放云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但之后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就想给他们加个BUFF。
看一些灾难片,动作片,电影里把美国的个人英雄主意发挥的淋漓尽致,自己内心也形成了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有正义感的对比。
有个电视节目叫what would you do? 简单来说就是一群演员演一些比较受争议的话题,比如当地人对外籍人员的歧视,演员故意说一些带有明显歧视性的话,或者直接就是挑衅了,再观察旁观者的反应,大多数人都选择站了出来。
他们敢于发出反对的声音,在反观国内,一个老太太讹一个带着善心扶人的热血年轻人,导致国内更是冷漠,更是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为了求个”自保”。
有时候从电影里也可以看到外的小孩上学很轻松,下午2、3点就放学,丢下轻的快飘起来的书包就出去玩,每天做做白日梦,随时可以亲近大自然,长大之后就从家搬出去,自己完全独立生活,父母也不会干涉你的生活。看着自己当时近40斤的书包,觉得这一切简直要爽翻天好嘛。
那时候,仅仅通过电影和互联网,外国人在我心里的人设就是“热情,奔放,大好人”。
然而,等我长大了,学习历史,了解一些人文风情,知道了那些不一样的世界,特别是现在在枫叶国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真的想对以前的自己说“too young too naive”。
看过我之前写的文章的同学,应该也记得我一再强调,在外要保护好自己,因为外国人不是都很热情善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渣。
出国的经历,把我想象中的外国和现实中的外国结合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差距会有多大呢?
02
学习的阶段
大家可能都是在外的学子,或者是目前准备留学的朋友,那我就以读书来举个例子好了。
现在对于国内外教育制度,普遍的一个观点是:
中国的孩子学习成绩甩外国的孩子几十条街。我们初中就刷烂的数学题,他们高中才开始学点皮毛,甚至我们还经过了残酷的高考。
可是,为什么拿诺贝尔却是那些高中才开始学我们初中学的东西的外国人?
如果有在国外上过课的人,不管什么课,就算是语言班也行,你会清楚地感受到,在国外学习是真真的靠你自主性。老师会布置作业,但是他不会检查你做没做。他会把每一章的重点归纳成 PPT,预习复习以PPT为主,教科书为辅,课后练习题做了不懂的问老师,他们都会很耐心的为你解答。
自主学习的好处是什么,不会扼杀你的思维,你的创造性。
你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你会看下定义,发现还是没懂,接着看看书上举的例子,还是没办法理解,就去google一下到底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过程一直不断的重复这个新的知识点而且变着法的对它加深影响,等你了解之后你会想,那和它相关的还有什么呢?
比如,我们知道脂类有顺式脂肪和反式脂肪,了解了他们定义之后,你可能会想这两个脂肪对我们人体有什么用?除了这两个脂肪还会有其他脂肪么?那它会是对我们健康有益的还是无益的?
当然了,学校不会真的让你完全自主学习,校内有免费的学习中心帮助你各科的学习。
对,各科,你学商科的有商科的老师或者牛逼的学姐学长给你辅导,你学工程的可以借个工具来用用了解到底这个东西怎么运行的,基础学科,数学,化学,生物,英文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想要,没问题,学校会告诉你怎么找到想对应的人给你辅导。
那国内是什么状况呢?填鸭式教育啊,题海战术啊,因为国家人口基数不一样,我们没办法用自主式的教育来筛选那么多的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最高效率选拔优秀的人出来,但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扼杀了我们的创造性,联想性。
养成了固化思维之后,就很难再发散,因为很累,你自己要去做许多研究,调查,对比分析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是可用的。而现在我告诉你,不用找了,结果就是它,不管理解不理解记住就好了!是不是so easy。
还有就是师资力量不够,一个是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二是老师数量有限,他们为了应付中高考,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做免费的课后辅导了。
在国内肯定听过一种言论,”在国外读书特别轻松”。我只想说”怕不是个傻子吧”。
每天被due支配的恐惧只有我们懂,每天和暗无天日的assignment奋战。
所以国内看似很累,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但那只是刷题啊!重复性的练习啊!只要掌握了,简直就是无脑操作好嘛。
国外看似很放飞自我,但实质上呢?作业必须自己写,不能照搬,查重超过3%你就零分了(雅思的词汇替换技能此刻能保命)大量的自主学习,你一天得看多少本书?得查多少资料?这一套下来脑细胞基本不够了。
03
文凭和能力
还有一个观点是“国内强调文凭,国外强调能力”。其实不然,哪个老板不愿意雇佣更专业的人。
对于一些工种来说,老板第一要求工作经验,第二要求资格证,这两个对于应届生来说都是致命的。
为什么?
第一,你才毕业,哪儿来的工作经验?
第二,一些资格证是要求毕业多少年后才能考的,或者是需要工作一年以上才能考的。你没有工作经验就考不了证,没了证书也找不到工作,不就一个死循环嘛,那怎么办?
对于应届生来说,相关的志愿者经验是个很好的拉分项,不是说非常夸张的让HR就只要你一个人了,而是说相比同等条件的毕业生而言,他更愿意选择你,因为你会更快上手工作,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国内的同学在申请大学的时候,不管是校方还是中介,都是希望申请人有一些志愿者经验的,这表示他不是读死书的人,读书是为了应用,但因为学生的身份又没办法参与实质性的工作,那就从志愿者开始做起吧。有一些志愿者要求相当的高,不要小看它了哟。
如果你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了,你也可能知道,HR喜欢招什么样的人。综合能力强的一般都是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外加实战经验的,而文凭只能单单的表示你有这样程度的学习能力,并不能过多的代表什么。
但可惜的是,国内很多人就是被敲门砖给挡了。现在国内招人随随便便就是硕士博士生起。硕士一抓一大把,不像以前那么值钱了。于是有人就去找关系通后门。而国外对学历的要求相对就宽松很多,diploma比master更好找工作。走后门?不存在的。于是就有了“国外讲实力,国内讲人际”这样的类似言论出现。
但其根本原因,是就业环境不一样。国内不管你做多少,虽然有劳工法,但是公司真的会给你加班费?每个月6K,不管你干多干少就是6K。但国外就不一样了。超过规定工作时长是需要给加班费的,一般是时薪的double。不给告他,一告一个准。所以到点老板就开始撵人。
而且硕士以上的人是有最低时薪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硕士,我必须给你的时薪在多少钱以上,而如果只是本科生就可以按照最低时薪来了。打个比方,比如现在多伦多最低时薪是11块,老板是不能低于这个钱的。但如果你是研究生,最低时薪就会变成16,也就是说,如果你时薪低于16了,老板就违法了,告他去。而且相比较而言,一个diploma能做的活我干嘛要多花钱找一个master?
国内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们被迫放弃了独立思考,因为常常坐在教室,动手能力也不是那么强了,他们想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披上了“不务正业”的称号。高考之前还有个目标,到了大学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了。只能随波逐流。
而国外?一切都是独立的,你学习是独立的,你生活是独立的,独立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有Canadian tire和Rona,里面有一切家用电器和家装材料,在人工费巨贵的国外我学会了换纱窗,装窗帘,通马桶,修洗衣机。因为国外都有这些材料买,看着示意图就可以做了,很简单。
您身边的留学移民专家
百利通 |留学 移民 专家